聂先树
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鹿城中学 726300
摘要:当代初中学生在学习语文这门学科时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随着新课改的实施,学生自主学习这方面的能力也应该被加以关注重视!古文中写道授人以渔不知授之以鱼,老师们要在平时的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通过老师和学生的相互配合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关键词:初中语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探讨;
引言:作为老师来说,首先得改进自己传统的教学方法,结合学生们的实际情况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潜质,引导学生认识到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充分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让他们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一、提升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意义
在初中学习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每个老师必须要重视起来的一项工作,特别是语文这门学科。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结合实际进行探索和实践可以逐渐形成自己的一套学习方法,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探究的兴趣,这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涯都有很好的积极作用。
(一)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有帮助
老师改变了传统的教学习惯创新教学,这也使得学生可以通过自主学习掌握特有的学习方法,同时在解决学习中的问题时,培养了学生探索的兴趣和能力,有效的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课余时间丰富学习素材让学生被语文知识的魅力所吸引,这对于老师提高教学质量有特别积极的意义。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将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寻求探索掌握知识,这样对培养语文思维能力非常有利,通过在学习中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不同渠道找寻自己想了解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创新且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感受语文学习的快乐
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从心理热爱语文这门学科后,学习对他们来说就不再是被动枯燥的接受老师传递的知识了,而是一种自我探寻的路程,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从而使他们发自内心的感受的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如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初中语文的能力
(一)老师教学思想的转变
老师需要放弃掉传统的教学方法,不再一味枯燥的向学生传授知识,而是采取教学手段的创新,让学生也充分地参与到课堂中来,把课堂交给学生来掌握,多和学生进行互动,不让他们过分地只依赖于老师的输出。比如说《雨说》这篇文章频繁使用拟人、比喻和反复的修辞手法,这里就要求学生要掌握好这几种修辞手法的日常使用。那么,老师可以结合学校或者周围环境情境,让学生分别用这些修辞手法来描述自己身边的事物来造句,挑选举手学生进行问答,同时给予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再以《乡愁》这篇文章为例,老师可以挑选自由活动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发组织去排练朗诵解说,这也是对学生学语文积极性的一种调动方法。
(二)老师注重引导,协助学生解决难点
当学生在学习语文过程中遇到难点疑惑点时,老师先不要着急直接给出答案,而是给出线索,让学生自己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最终得到自己想要的满意的答案。就拿《小石潭记》来说,学生一般会在古文翻译上遇到困难,这是老师就得参与其中发挥自己的作用,给学生进行充分的指导和解释,帮助他们更好的理解文章。
(三)积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以学习古文来举例,先贤们的智慧以文章的形势选进课本流传至今,每一篇都有我们从中能领悟到人生道理以及启发的点所在。比如近期我们学到的《鱼我所欲也》,我会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先通读文章,读顺之后再去按字面意思进行翻译,在这个过程中就是一个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索的经历,第二天上课前我会先记录总结整个班级对文章翻译中遇到的重难点,比如“辟”“苟得”等词,这就是我在这篇文章中讲解的重点,理解了通篇的字面意思,学生也就能更好的感受到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感情。我们每个人都会在生活中遇到难以抉择的事情,同学们在学习完这篇文章之后他们会更加明确在选择时自己到底想要的是什么。将知识进行深入内化,把课本知识结合学生生活实际,让学生更好的理解学习的意义,培养了他们自己汲取知识的积极性,那么,在课堂中语文教学的效率也就随之提高了很多。
结束语
总之,以往初中语文教学中老师们的传统思维和教学模式都是需要随着新课改和学生具体情况来相应的做出改变的,我们应该更多的将课堂交给学生,利用情景教学让他们充分参与进来,成为课堂的主心骨,这样子能培养出学生对语文课内外知识去探索的浓厚的兴趣,彻底的改变以往学生只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处境,让他们积极主动的去投身语文课堂,在主动的学习过程中,去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更好的消化知识。
参考文献
[1] 田爱民 . 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J]. 成才之路 ,2017(03).
[2] 明新宇.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升探讨 [J]. 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