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李 萍
[导读] 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重要地位
        李 萍
        (眉县常兴镇马家中心小学, 陕西省宝鸡市, 722301)
        摘要:在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占有重要地位。小学阶段的作文教学是基础,是学生写作的启蒙阶段,尤为重要。很多小学生都怕写作文,感到作文难,无兴趣。要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就要从兴趣入手,想办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让学生乐写、善写。在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可以更好的帮助学生提升写作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作文;写作
        小学生的年龄较小,认知理解能力、语文学习综合能力相对薄弱,学生未能对现实生活进行认真细致地观察,学生缺乏生活的感悟,难以写出具有生活内涵的写作内容。教师可以积极引导学生深入现实生活当中,将自己的生活感悟、生活体验在写作当中进行展现,让学生所写的作文可以成为打动人心的佳篇美文。
        一、培养学生写作兴趣,联系生活写出真情实感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过程中,普遍现象表明,学生没有足够的学习兴趣。传统的写作教学课堂常常让小学生感觉枯燥无味,教师讲解写作手法与技巧后,便为设置一则题目,让学生来完成写作,对写作知识点进行练习。教师如果忽略了学生的感受,没有尊重他们的想法,长此以往,容易使学生对写作失去了兴趣,甚至是惧怕。如果学生不会观察,不用心领会,永远写不出好作文。在学生的作文里如果有更多自己的东西在里面,不是生搬硬套,会让学生更觉得有趣,也有动力写作。大部分学生的内心世界都有很多有趣的故事和感受,有的学生表达不出来,有的学生相互间很会用语言表达,但是将语言写下来,又常常觉得有点难。学生语言表达,或者书面表达往往会绞尽脑汁。
        老师的启发和引导非常重要,在写作前,老师可以先和学生交流生活中发生的有趣的让自己感动的事情,让学生回忆画面,转换成语言表达。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让他们多想象、多观察,这样学生才会有话可说,也有内容可写,才能写出真情实感来。教师要鼓励孩子多进行口头作文,多说多讲。比如,在写作某段有趣的课余生活时,老师可以先提问学生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交流,尽量的让学生张口说,并听取别的学生的表达方式。一个问题可以由不同的学生进行叙述,一个问题也可以让学生多次进行回答,提升学生的语句流畅度,语言组织能力,语句表达方面,从而一篇篇优秀的口头作文就生成了。通过老师的引导和起发,从而提高学生总体的写作水平。
        二、通过深入阅读学习,强化学生语文写作练习
        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当中,教师可采用多样化的教学策略,通过深入阅读学习,进一步强化语文习作练习。教师可指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进行递进式的阅读学习,从中学习与掌握课文当中的写作方法与写作技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渐深入地进行阅读学习。

在运用层递式的阅读学习方式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学习与掌握语文基础知识,对学生开展具有针对性的语文习作练习。比如,开始先让学生初步阅读,理解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了解课文中的静态和动态描写;最后让学生带着一些问题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学生通过自主思考和合作交流学习,可以解决一些学习问题,教师可以布置给学生相关课文的读后感。
        老师对于学生作文的评语也要充分的重视起来。每次的作文都可以给学生留几句观看学生作文的感后感,会对学生写作有很大的鼓舞。老师可以通过短短几句话,和学生通过文字进行心理交流。很多学生会相互看老师的评语,每个学生也会有对别的同学的观后感。所以老师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学生用心交流非常重要。老师还可以运用不同的方式来对学生的作文的评语进行丰富。比如,老师进行评语,同学进行评语,还可以加上父母的评语,让学生对于自己的作文更加有所期待,这样每次作文不仅仅是写作文,而是和不同的人在进行交流,在浓厚的写作交流氛围中,还可以更好的鼓励学生愿意写出心里话。
        三、注重指导平时积累,拓展学生语文写作思维
        作文也像语文基础知识一样,离不开平时的积累。积累作文材料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可以通过阅读、写日记等方式进行积累。阅读和写作是可以互相促进的。教师可以在班级内开设一个“好书交换站”,可以是学生自发购买或从家中带来有益的书籍,利用课间和午休时间来阅读交流,引导学生多看适合他们年龄、社会阅历阅读的各种书籍。无论是诗歌、寓言、童话还是小说,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文学读物,还是科普读物等,阅读的内容和范围不作限制,越广泛越好。教育学生随身准备一个记录本,遇到好的名言、佳句就摘录下来,像背书似的牢记在脑海里,随时积累写作素材。教会学生从生活中汲取原始素材,提醒他们留意身边的任何事,学会评价、鉴赏美丑、善恶、人生世态。
        按照当前新课标的具体要求,语文写作应展现学生自己的心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应倡导开展个性化写作教学。在教学实践当中,老师可以融入个性化的写作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个性化写作学习,可以让拓展学生的思维。语文知识完全源自于现实生活,也是现实生活的一个集中体现。语文教学,要立足于现实生活,让学生依据自身的生活实践经验,认知与理解所学的语文写作知识,能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真正的做到学有所获。
        总之,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作为小学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一定要善于启发引导,教会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做勤劳的小蜜蜂,鼓励和督促学生多思考、多练笔,一定可以培养出学生对作文的浓厚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参考文献:
        [1]周红卫.核心素养在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科普童话,2019(46):16.
        [2]曾燕燕.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作文教学初探[J].中华少年,2017(35):26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