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喻丽艳
[导读] 写作时语文教育培养的核心教学目标,其不仅是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检验,亦是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
        喻丽艳
        黑龙江省穆棱市八面通林业局初级中学校  157519
        摘要:写作时语文教育培养的核心教学目标,其不仅是对于小学生语文学习成果的检验,亦是对学生写作技能的培养。然而在具体教学期间,由于种种因素,致使写作教学一直成为教学的重难点环节,且直至至今仍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成为难以突破的教学瓶颈。为此,本文将探析小学写作教学的方案策略,以推进写作教学的有效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语文写作教学;问题与对策
        引言:
        随着小学生语文知识的积累以及能力的提升,写作环节的教育通常从三年级则逐步展开教育教学。依据时下对于写作教学的困难点,教师需明确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而针对性探寻策略,以更为高效的方式推进学生的写作学习,促使写作教学水平得以有效提升。
        一、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学模式传统,学生兴趣不足
        由于整体教学仍趋于传统形式下的教学模式,导致写作教学的方式单调且乏味,形式化的教学手段更是深刻的渗透于学习的语文学习氛围当中,如背诵古诗文、格言名句、美词佳作、写作模板...等等,不仅使得学生的任务量更为繁重,亦是逐渐降低了学生的写作兴趣。
        (二)基础知识薄弱,缺乏写作素材
        基础知识是写作教学中的基本支持,包括丰富的词汇量、修辞表达手法的运用、文章体裁的涕泪结构及特点特征...等等,而在目前的教学中,教师虽注重基础知识的教学,但进存在于课内阅读的字词句,而对于学生写作部分的基础知识未能够有效全面的普及,在不了解学生具体掌握情况的基础上展开写作教学,导致教学效果难以提升。此外,在写作素材方面,教师并未意识到学生写作难以开展的因素,而是一味地让学生进行写作,导致学生因缺乏写作内容而无从下笔。
        (三)作文教学模式化,缺乏真情实感
        由于作文内容的匮乏,教师往往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学生积累写作内容。如此一来,学生的内容不仅缺乏创意,且不具备情感元素。同时,更是局限了学生未来写作的提升与发展,使得学生的思路逐渐固化,逐渐形成摘录写作的不良习惯。另外,在生搬硬套的写作模式下,学生自身情感亦是难以体验于作文中,致使文章缺乏真情实感,难以有效实现新课程下对于写作教学目标的要求[1]。


        二、教学解决对策建议
        (一)转变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兴趣
        由于学生普遍存在于对于写作的兴趣不足、畏惧写作,因而教师在优化写作教学的过程中,则需要首先针对学生的写作兴趣进行培养,通过教学模式的转化,以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增添课程学习的趣味,从而促使学生写作兴趣的有效提升[2]。例如,在五年级写作课程“缩写故事”的教学中,教师则可先调查学生时下喜爱的故事类型,包括学生正在观看的动画片等内容,进而依据学生的兴趣所向,利用互联网搜集相应的故事动画,并只作为多个短视频推送给学生,亦或者直接播放至课堂中,让学生自行选择更感兴趣的动画故事,进而将学生所选择故事的相应文章资料提供给学生,让学生在阅读后进行缩写。
        此外,教师还可构建个性化写作教学方式,让学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性,以自己的方式进行写作,从而开发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例如,在课文《四季之美》学习后,教师则设立主题为“四季”的作文,让学生围绕这一主题展开写作。在形式上、内容上不做限制,学生可挑选其中某一季节进行写作,亦可结合自己兴趣挑选两个季节以对比的方式进行写作,还可以依据课文的形式将四季全部体现出来;或是在内容文体上,可以是借助某一具体的地点描写其季节的景象,亦可以将季节中的人们的形态描写出来,还可以写某个季节中发生的故事...等等。在这样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平台上,让学生自由发挥,以其兴趣角度为出发点,从而促使其在此过程中得以增加其写作动力,促进兴趣的有效提升。
        (二)增加素材积累指导
        丰富的素材积累能够有效改善学生“无话可写”的现状,其亦是写作中的重要内容,因而教师要特别注意素材积累的教学指导,从根本上帮助小学生提升写作能力。在此过程中,可从两个层面出发。首先,充分挖掘教材中的素材内容,包括文章的基础知识如词汇、修辞表达、故事内容以及拓展知识等。例如,在《他像一个挺脱的树》中,是以写人为主题的文章,在此教学期间,教师则可借助思维导图的方式展开教学,针对词汇、修辞表达等内容,带领学生对于文章进行提炼,以将文中的基础信息直观体现在图表中,帮助学生掌握记忆。另一方面,则可通过群文阅读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拓展相关知识,促使学生掌握更多的任务描写方法,并在拓展阅读中汲取相关的文章素材,如文章例举的具体故事等。
        其次,教师需注重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与鼓励,同时,结合小学生自控力不足的特点,可设计具有计划性、监督性的课外阅读活动,让学生在任务驱动下有效完成课外阅读任务,以通过长期坚持的方式,帮助学生塑建课外阅读的习惯。
        三、结束语
        写作对于小学生的学习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教师应提高对于写作部分的教学重视。针对于目前写作教学中存在的教学难点,教师应从实际出发,及时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结合时下现状探求解决的策略,以优化写作教学的实施过程。本文对此提出了几点建议,以期能够对写作教学提供相应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张丽丽.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应对策[J]. 中外交流, 2018, 000(042):269.
        [2] 赵付会. 浅析小学语文写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 新课程(教研版), 2018, 000(012):12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