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涵英
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沟头小学 351100
摘要:绘本阅读是素质教育时代一种新的阅读方式,就是通过绘本书籍来完成阅读,书籍中包含许多精美的插画,可以对文字进行充分的解读,满足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的学习需要,所以在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中融入绘本阅读是非常必要的,将其与写话指导相结合,可以更好地提升学生的绘本阅读能力和语文综合阅读素养。本文从绘本阅读的内涵与要求进行分析,解读了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并探索了绘本阅读与写话指导的相关教学实践,提出几点可以应用的措施加以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绘本阅读;写话指导
引言: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素质教育要求小学语文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对于小学语文基础知识部分的教育应当从阅读方面出发,可以融入绘本阅读的形式,以图画的方式补充学生对文字的理解,逐步增强学生的文字理解能力。写话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阅读中的主要内容,学生初步接触文字写话,必然会面临一定的困难,而绘本阅读以其独有的方式让写话指导更具有探究性,学生能主动的参与到写话训练中,之所以能够从中获得写作能力的提升,正是因为绘本阅读所带来的创作灵感,为学生打下了坚实的学习基础。
一、小学语文绘本阅读的内涵与要求
小学阶段的语文教学融入绘本阅读,主要是为了培养小学生在写话训练中的兴趣,学生从绘本书籍中探索到许多有趣的内容,会想要去模仿、临摹这些内容,在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会逐渐驾驭看图写话的能力,那么学生之后也能够更加轻松的造句、写作。绘本书籍实际上是一种图文并茂、内涵丰富的书籍,故事情节紧凑,有助于提升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绘本最早出现在西方国家,已经具备了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盛行于东方,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公认的最适合幼儿阅读的书籍,所以国内的教育者也对绘本阅读给予高度重视,许多学校已经将绘本阅读引入语文教学的范畴,使其作为一种课外阅读资源,补充课堂阅读的内容。教师应用绘本教材的目标在于借助绘本培养低年级学生的综合素养,将之作为一种快乐阅读的载体,可以形成一种完善的阅读指导模式,用于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和阅读兴趣[1]。
二、小学语文阅读绘本在写话指导中的作用
(一)启发学生兴趣
绘本主要以图画为主、文字为辅,在制作方面讲求色彩丰富、具有内涵,图与图之间的叙事关系明确,可以清晰的向学生传递善良、和谐及勇敢等美好情感,阅读为载体能够促进学生的精神发展,这与传统的文字阅读方式相比,更容易启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尤其是低年级的小学生,对于文字的阅读尚有一定的障碍,单纯依靠文字阅读会感到困难,若是能够在图片的辅助下,使阅读更加流畅和自然,可以有效的增强阅读过程的快乐性[2]。
(二)引导阅读理解
绘本故事以生动的画面和联系性强的故事组成了阅读素材,对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感染力,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绘本故事的文字较少,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不免要通过想象去完成阅读,这也是绘本故事适用于低年级学生阅读使用的原因所在,相较于其他的阅读材料,学生对绘本故事的阅读兴趣更高,对故事情节的理解也更为容易。一些幼儿教育机构也引入绘本阅读的内容,所以孩子对绘本故事的接受能力更强,将绘本故事作为文字阅读的过渡,适合孩子的成长。
(三)结合写话教学
写话教学是基础的写作教学,从遣词开始完成造句。
从其本质来看,写作与阅读之间本身具有密切的联系,学生要先读到有效的信息,才能内化为自己的知识,再通过写作表现出来,如果读的不够多,那么写的时候也就必然难以下笔,绘本教学正是以一种形象的方式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让学生从阅读中可以收获更多,而学生的阅读与传统的阅读方式又有所区别,所以绘本阅读更容易培养学生的创作思维,给学生以广阔的想象空间,让学生在写话训练中可以快速、准确的捕捉到画的主要内容,并通过文字表述出来[3]。
三、小学语文阅读绘本与写话指导的实践探索
(一)注重总结绘本故事的中心
在写话训练中,主要考察着学生的读写能力,为学生构建丰厚的学习智力背景,教师需要在引导学生阅读绘本故事时,带领学生总结故事的中心内容,让学生的语言概述能力更强。或者教师可以根据作品的结构,让学生对绘本故事做出适当的改编,给学生以创作的空间,让学生将想象的内容变为文字。绘本阅读可以让学生对阅读保持新鲜感,在接触大量的绘本故事以后,学生的阅读潜能就会被激发出来,联系看图写话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从绘本阅读中积累的知识则可以成为实践的指导。如《七个名字的猫》的绘本故事教学中,教师品味出这个绘本故事的语言非常温暖、细腻,认真的讲述了作者与小猫的相处,这种感觉也会带给学生,所以教师让学生根据这个绘本故事进行讨论,有的学生明白了要和邻居友好相处,有的学生则说人与人之间要通过沟通来增进关系等等。学生在绘本故事中收获的体验都是不同的,以发言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感受,也是一种“写话”。
(二)脱离文字阅读后发挥想象
绘本故事阅读是一种阅读基础,为学生提供想象的根基和出发点,每一个绘本故事都具有其中心思想,在中心思想之上要想进行拓展和延伸,就需要学生在理解图画的内容以后,掌握这个故事的主题,并进行勇敢的表达。一般来说,绘本故事的图片旁也会配有文字,以便于学生更充分的了解故事的发展,低年级的学生具有较强的想象力,教师不要限制学生的想象力,可以让学生自由的想象,脱离文字阅读之后,让学生合上书本,想一想可能发生的事。如在《我与大树》的绘本故事中,教师带领学生读到“我想要给大树起一个名字”时,教师让学生合上书本,想想如果自己是主人公,会给大树起一个什么样的名字?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自由的想象,有的说要叫它“小绿”,有的说应该叫“树先生”等等,学生的想象力是非常广阔的,在绘本故事的阅读中可以体现的更加明显,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也是学生学好“看图写话”的基础。
(三)引导学生分析绘本并创作
教师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要注重与写话教学相结合,也就是说,在绘本阅读教学中,要将写话教学的内容融入其中,设计学生训练的环节,在概述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对其内容加以简要的分析,掌握故事的具体含义,能够用简单的语言描述出来,就可以在后续的看图写话中完整的表达[4]。如在《母鸡萝丝去散步》的绘本阅读中,向学生讲述了一只母鸡去散步过程中发生的趣事,其中包括很多动词,如走过院子、钻过栅栏等等,这些词汇可以扩充学生的词汇量,丰富学生的文字基础,让学生可以在后续的创作时能够“言之有物”。
结束语:现代教育学研究者提到,小学阶段的学生更适用于形象感强的教育内容,可以增强学生的阅读理解,从绘本阅读中培养学生的文字逻辑,那么学生在看图写话训练中,就可以更清晰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要适当的引导学生回顾绘本,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的阅读思维处于活跃的状态,在阅读吸收知识与表达知识的状态中轻松转换,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所提升时,学生的写话能力就会更加出色。
参考文献:
[1]张慧茹.小学语文绘本阅读与看图写话指导相结合的实践分析[J].当代家庭教育,2020(14):155.
[2]杨微. 绘本在小学低年级写话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扬州大学,2020.
[3]范宝莲.小学语文绘本阅读与写话指导相结合的实践探索[J].吉林教育,2018(Z4):88-89.
[4]栾雪丹. 绘本阅读在小学语文写话教学中的运用[J]. 新课程(小学),2019,(0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