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朱素兰
[导读] 所谓的名著是在各国文学历史上占据了一定地位的经典作品
        朱素兰
        河南省周口市鹿邑县实验中学  
        摘要:所谓的名著是在各国文学历史上占据了一定地位的经典作品,它代表了某一文学艺术领域的最高水平,其无论是在语言方面还是在精神方面都位居时代的领先地位,非常适合已经具备一定认知能力和文学功底的初中学生学习。在初中阶段开展名著阅读工作需要语文教师能巧用多种教学技巧,从多个层次、多个方面出发,推动名著教学的进行,找出名著阅读活动与学生能力发展的最佳结合点,切实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本文就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工作展开论述
        关键词:初中语文;名著阅读;实践策略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增添进名著阅读是为了让学生在阅读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将“学语文”和“学做人”结合在一起,文学名著中承载着大量的人文精神和时代风貌,作者将这些精神内容与文字语言巧妙的结合在一起,是帮助学生精神成长最好的养料,能够让学生的精神世界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树立起正确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中学阶段语文教师更应该巧妙安排教学过程,让名著阅读与语文教学深度结合在一起,扎实推进阅读教学的发展。
        一、在初中阶段开展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首先,由于受传统的语文教学阅读方式的影响,语文教师在开展名著教学时总是将其流于形式,安排学生自主下去阅读,但是却较少给予学生相应的阅读反馈,也没有采用具体的教学法去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如何,甚至让学生教一篇读后感即可。并且一些语文教师自身也没有对安排给学生阅读的名著详细分析、深入感受过,只是将名著阅读作为可有可无的教学任务,忽略了名著本身所蕴含的人文性光辉。针对这种教学情况,语文教师更能够应该转变自身传统老旧的教学理念,认识到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要性,充分发挥名著的人文特性,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习遣词造句手法、汉语言语法、诸多典故名言以及其中特殊的人性光辉,在提升学生阅读能力、积累写作素材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其次,在现代社会中学生对于名著阅读学习兴趣较少,较之于生涩难懂的名著文学,学生更喜欢阅读科幻类、寓言类以及魔幻类的书籍。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大,家长更喜欢用学生的学余时间带学生去补习主科与上兴趣班,发展学生课余的兴趣,但这也侵占了学生大量的阅读时间,使得学生的名著阅读量急剧下降,因此加强开展名著阅读教学的已是大势所趋。加强名著对语文教学渗透工作能够使学生的思想从初中开始受到名人思想的感染熏陶,让学生的思维方式变得成熟深邃,更爱读书写作,增加学生的课外阅读量,还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成长,帮助学生培养形成坚定的意志。


        二、在初中阶段开展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引导者。”语文教师在开展名著阅读教学时应该注重激发学生对其的兴趣,让学生能够在导读阶段感受到文学名著的魅力,能够被其所吸引,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阅读探索文本内容,吸取文化知识,丰厚文化积累,陶冶学生的情操,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品质,让学生能够在当前时代的语文学习中拥有坚定的学习志向,能够坚持不懈地阅读学习下去。比如八年上册的名著导读板块为初中学生推荐了法布尔的《昆虫记》,该本文章主要讲述了法布尔观察昆虫,写实验报告的全过程,为人类揭开了昆虫世界的面纱,整篇文章彰显了高度的人文精神与科学态度。那么在该书的导读阶段,教师可以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播放“螳螂“的3D投影,让学生仔细观察螳螂的外形,将事先发下的研究调查表填写好,通过科研观测的方式将学生代入法布尔视角,深度感受写昆虫记时作者的心理感受,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
        (二)教授学生阅读方法
        名著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思想深度和文学深度的,其中的语言、典故、语法等构成因素距离学生所处的时代是比较遥远的,并且名著的主要以小说为主,字数较多,无法在课堂上进行学习,长时间的阅读也会引起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语文教师应该教授学生一定的阅读技巧和方法,让学生在阅读时能够巧妙地运用这些手法去阅读名著文本,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也排除读书时的烦闷。首先教师可以在学生阅读之前做好相应的准备工作,让学生事前去搜集相关的作品信息、作家背景、内容梗概等,使学生对名著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其次教师可以在课堂上挑选出名著文学中几个有趣的故事来分享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学生对这些故事感兴趣后,自然会主动去阅读。最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学习做读书笔记,能够自觉采用概括法地将读的精彩的内容摘抄在本文上,巧用荧光笔勾画文章的美句美段,将不懂的内容批注下来,之后用搜索引擎进行搜索。
        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的名著导读工作中存在一些教育问题,语文教师要能够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缓解学生读书时的畏难情绪,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效率,让学生能够对名著文学产生兴趣,达到博览群书的目的,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
        参考文献:
        [1] 苏宁宁.由“点”及“面”论初中语文名著导读[J].  学周刊. 2017(16)
        [2] 古文波.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实践与做法[J].  新课程(上). 2011(1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