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郎敬红
[导读] 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学教学提倡在减少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效果
        郎敬红
        沈阳市铁西区肇工街第一小学     110024
        摘要:近年来,随着教育改革力度的不断加大,小学教学提倡在减少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基础上,提高教育教学效果。立足减负提质角度,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进行合理设计,主要是改变传统的作业观念,注重学生个体化差异,丰富作业内容。本文立足减负提质角度,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关键词:减负提质;小学数学;作业设计

        当前,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在新课标要求下,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提倡减负提质,更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针对小学数学教学,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会布置大量课后数学习题,学生整天被困在作业堆中,造成睡眠不足,长此以往,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然而传统的作业设计方法,已不能满足当代学生的教学需求,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笔者根据自身多年的小学数学教学经验,立足减负提质角度,分析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优化策略。
1.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的问题分析
        (一),作业观念较为传统。对于小学数学教学,由于数学逻辑思维较强,学生学习兴趣较低,作业完成效果不佳。在实际课堂教学时,教师对于课堂作业的设计,没有结合学生实际状况,只是通过辅助工具、教学工具进行课后作业布置,利用题海战术,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效果的提升,而传统作业设计,对学生积极性造成严重影响。
        (二),不注重学生的个体化差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由于学生学习能力、思维方式不同,在数学作业设计时,不注重学生与学生的差异问题,统一布置作业,不能体现作业设计的针对性。而传统设计方式,对学生学习兴趣造成严重影响,无法适应不同层次的数学能力,对教学活动开展造成严重影响。
        (三),数学作业内容较为单一。对于小学数学作业设计,教师一般通过教材练习题,通过练习题辅导方式,引导学生计算正确答案。由于这种方式十分单一,学生的数学学习也十分枯燥,从而导致学生的各项能力培养受到限制,长期以往学生就会出现厌烦情绪,进而影响后续学习。
2.“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
        首先,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开展实践性的作业实际。开展小学数学教学,主要是为提升学生的数学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立足减负提质基础,教师必须注重学生创新、应用能力提升,确保学生保持良好学习观念,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学生今后数学发展奠定基础。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与学生实际生活相联系,积极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数学知识,实现作业种类丰富,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

如在“认知图形”的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实际生活,让学生描绘生活中的常见图形,如篮球--圆形、桌子--方形、红领巾--三角形,在实际课堂教学时,教师引导学生积极开展图形讨论,通过学生的共同讨论,不断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
        其次,开展探索性设计,不断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开展探索性设计,积极引导学生开展探究学习,进而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对于传统作业设计,教师十分注重问题数量,而忽视了学习、思维能力培养。为此,教师应不断完善教学作业,不断巩固学生的作业内容。如在学习“角的初步认识”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进行作业设计,设置“为什么两个直角的结合,可形成什么角”,也可结合生活进行设计,如“汽车轮胎属于圆形,那如果轮胎是长方形会怎样”,积极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知识解决该类问题,促进学生思维能力提升。
        第三,设计趣味性作业,有效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针对小学数学教学,由于传统作业设计十分枯燥,学生极易出现抵触情绪。为此,在课堂教学时,为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教师应将传统作业趣味化,通过数学图形绘制、联系生活等方式,让学生享受解题乐趣,进而巩固数学学习内容,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
        第四,分层次设计作业,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教师必须充分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按照学生实际状况,开展数学作业设计,确保学生学有所获,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同时,学生属于一个独立个体性,由于生长环境、学习环境的不同,知识接受程度也存在差异。对于课堂教学,必须开展差异设计,分层次进行作业设计,让学生在不同层次作业解题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立足减负提质角度,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必须按照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实际状况进行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作业需求,进而不断提升教学质量,促进数学基础知识的巩固,有效促进教学活动开展。
3.结束语
        综上所述,立足减负提质角度,在教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必须改变传统作业设计方法,通过多元化设计,对学生课后作业进行科学设计,积极引导学生自主解题,享受解决问题的乐趣。同时,在作业设计时,必须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开展分层次设计,不断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进而促进学习质量的有效提升,为后续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士模. 解读"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 新课程,2020(22):202.
        [2]罗素蓉. "减负提质"背景下的小学低年级特色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 散文百家,2020(15):247.
        [3]陈小媚. 减负提质背景下小学低年级数学作业设计策略[J]. 文存阅刊,2019(12):10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