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堂如何进行培优补差

发表时间:2021/7/13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任刚锋
[导读] 培优补差是学校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任刚锋
        陕西省咸阳彬州市蒙家岭九年制学校  
        摘要:培优补差是学校教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为了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发展,体验学习的快乐,进步的乐趣,达到优生更优,差生不差,共享成功。对此,我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一线的教师,经过认真的分析和全面的考虑,结合目前农村学生的现状,谈谈自己在数学课堂进行培优补差一些不太成熟的做法。 
        关键词:数学 课堂 培优 补差
        一、学情分析:  
        农村学校学生大多是留守、单亲或贫困的孩子,大部分是由爷爷奶奶照管,只能负责孩子的衣食住行,对孩子的学习束手无辞,只能任其自由发展,好就好,差就差,只是认为学生的学习是学校的事,未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谈不上指导学生的学习。同时由于农村学校各种条件的限定,和不同学校之间的水平差异,造成了学生发展水平在升入中学前就有了差异,升入初中学生更是两级分化严重,严重制约了学生的发展。
        二、培优补差的作用:
        培优补差是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课堂教育学的有效补充和完善。培优主要是要让优等生学生课堂上吃的饱,课后及时进行提升能力方面的训练和指导,使其优生更优,从而作为班级领头羊,创造好的学习氛围和班风,带领全班学生搞好学习。补差是对于学习有困难、学习能力差、成绩滞后的学生课堂上多关注指导,逐步养成良好的习惯,促使每节课都能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进步和提升,激发兴趣,提高能力,培养学生生活和行为习惯。通过学生的培优补差工作,挖掘学生数学天赋和潜质,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发现教学的优势和不足,并不断改进,不断提高,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方法措施:  
        结合我校学生的具体情况,谈谈自己在平时数学课堂中采取的“培优补差”方法,与大家相互探讨学习。  
        1、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树立学习信心。
        首先,我认为学困生主要是由于学习基础差、习惯不好,态度不端正、目标不明确、方法不得当等原因造成的,因而补差不仅仅是补知识,更多的是将补爱心、补耐心、补自信心、补意志力、补学生的学习方法与补知识结合起来。因此教师应经常和学生谈心交流,关心他们,关爱他们,从而真正了解学生的现状,进行针对性的教育活动,做学生的良师益友,使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其次,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个体有不同的差异和发展水平,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很好把握学生的个体特征,成绩好的学生应该在原有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力争学习上有更好的发展结果。

学习成绩不好的学生要勇于学习,克服学习困难,充分认识到学习对自己今后的作用,争取学习上能够进步一点,哪怕是一天一小点的进步也是可以的。从而逐步引导学生克服畏难心理问题,产生学习上的兴趣,树立学习自信心。最后,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提不同的要求,让其在点滴进步中体验学习的乐趣。只有学生在思想观念上有了明显改变,从而产生一定的上进心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才会对未来充满信心,进而产生内在的动力,这样才会慢慢取得进步。
        2、抓好课堂教学,向课堂要质量。首先,课堂教学是提升质量的主阵地,教师要对学生严格要求,循循善诱,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指导学生开展课堂学习,是学生掌握学习的方法、技能,进而会理解、识记概念、公式、定理并会简单应用。其次,根据课堂教学及学生实际,应实行分层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达标要求,同时应兼顾大部分学生,对课堂上未掌握的学生,课后要及时进行单独辅导并跟踪针对性训练,尽量做到堂堂清。最后,课堂训练要精讲精练,重在身体过程的分析和思维方法点拨引导,规范解答的解答过程书写,使学生做一题,学一法,分一类,通一片,真正做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3、科学安排学生座位,积极开展学生结对帮扶工作,实行“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各学科教师应根据学科学习情况,安排优生帮助中等生,中等生帮扶学困生的“一对一”结对帮扶活动,并及时对其进行学法指导和帮扶活动的培训引导并明确任务,加强督促检查,使学生逐步养成勤学善问的良好学习习惯。特别是教育引导学生要主动自觉督促被帮扶学生完成作业、辅导功课、弥补前位知识的漏洞,必要时你问我答相互鼓励,使双方的知识与能力都在原有的基础上得到提高和升华。
        4、做好分类作业布置,及时做好学生作业的批阅与讲评。加强学生练习册、绩优学案、课堂笔记、纠错本的建立的督查,让学生课堂上养成记笔记的良好习惯,同时教师要紧盯学生的作业和练习,认真进行批阅并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补课,使学生知其所以然达到“堂堂清”、“天天清”“周周清”和“月月清”。
        5、采取灵活多样的激励机制,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课堂教学中应多关注学生,对于学生的点滴进步要及时肯定,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奖励方法,以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培优补差的作用与效果。   
         总之,培优补差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我们每个人都投入足够的耐心和信心,多动脑筋、多想办法并且长期坚持下去,才会有所收获。在培优补差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本,因人而异开展教学,对学困生给予及时的辅导并给与多的关爱,使学困生的学习成绩逐步有所提升,使优生更优,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学生的两极分化,从而提升数学课堂的教学质量。今后,我们还应该多琢磨、多探索,加倍努力,争取把这项工作做得更扎实、更有效,使每个学生都能朝着健康的方向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乔鑫娟. 小学数学高效课堂下的"培优辅差". 教育科学(引文版).
        [2]张继兰. 农村初中数学教学培优补差工作初探[J].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2, 000(004):288-28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