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钟明
增城区第一中学
摘要 19-20学年第二学期,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我校高三教学被迫延迟复学。“线上教学”这一教学模式随之应运而生,曾经的“在线教育”作为对教育的一种创新尝试,而如今摆在师生面前的却成为了学习的必要手段。在本学期线上教学初期,在年级组的推荐下,我代表高三地理备课组在钉钉直播平台上举行了一节增城区的线上视导课。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及思考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心得,提炼教学经验,把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我总结了一些关于如何提高高三地理线上教学有效性的方法措施,希望以此来丰富增加今后的地理教学手段。
关键词 线上教学;互动;展示;反思
本学期,因为受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影响,我校高三教学被迫延迟返校复学。我校从本学期2月10日开始,便组织全体高三老师开展了线上教学。本学期线上教学初期,在年级组的推荐下,我代表高三地理备课组在钉钉直播平台上举行了一节增城区的线上视导课。作为新的教学手段,在授课过程中,发现许多意想不到的收获及思考了一些有待解决的问题。希望通过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心得,提炼教学经验,把教学实践上升为教学理论,为线上教学提供一些可操作性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线上视导课地理课堂教学片段
(一)课堂训练题目
【2017年郑州一测】丹娘沙丘,位于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中,地处高原半湿润季风区。连绵的沙丘所在河岸青山葱茏,蓝绿色的雅鲁藏布江江水环绕四周,远远看去,如波涛起伏的沙海。下图中右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左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读图完成1~3题。
.png)
1.丹娘沙丘的成因主要是 ( )
A.风力堆积 B.流水堆积C.冰川堆积 D.海浪堆积
2.该沙丘的沙源主要是( )
A.印度洋海滩 B.沿岸疏松的土壤
C.附近沙洲和河漫滩 D.塔克拉玛干沙漠
3.丹娘沙丘增长速度最小的季节是(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我要求同学们提前登录智学网,然后限时5分钟完成上述三道选择题。在限定时间结束后,我马上从智学网“练习中心”后台把结果投影给全班同学看,看了这三道题的正答率后,同学们都吓了一跳啊!原来,选择题的第1题和第3题错得非常严重,这两题全做对的同学寥寥无几,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因此,按照我课前预判的结果,我把这两道题涉及的知识内容作为我这一节课的复习重点。
接着,我投影出一幅雅鲁藏布江河岸的丹娘沙丘景观图(下图所示):
.png)
然后让同学们思考:图中河岸山前的沙丘是如何形成?我的这一问题提出来后,钉钉群的对话框就马上起反应了。也许线上授课对于一些同学来说,真的是毫无束缚,他们可以自由发挥,只要脑海里能想出来的嘴上就迫不及待的马上说出来。不过,从对话框得知,同学们思考的结果跟刚才那两道选择题的结果所反映的问题几乎是一样的。同学们都错误的认为那河岸的沙丘是流水堆积作用形成的而不是风力作用形成的。为了找出问题所在,我在钉钉群里叫同学们踊跃地取消静音来回答我这个思考问题(因为我在钉钉互动对话框里看到同学们的思考方向基本上是错误的)。
二、高三地理线上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探究
通过这一节地理视导课的教学效果反馈,尤其是围绕教学片段中师生活动的展示效果分析,我发现,对比线下教学,如果要提高线上的高三地理教学效果,我课后反思了可以从下面的两个方面入手:一是,线上授课的集备环节必须比线下授课的要详细,同时教学手段要丰富;二是,必须要想方设法跟踪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线上学习自觉性。
(一)、线上授课集备环节必须比线下授课的要详细、同时教学手段要丰富。
1、集备内容必须详细、有计划、易实施。
(1)集备内容必须详细:每周的集备要详细规划好课堂授课内容、复习重难点、知识和原理落实方向(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落实还是背诵记忆落实)、课后作业布置内容,同时还要备好课堂突发情况的应对措施和方法。
(2)集备内容必须有计划:线上授课根据疫情的发展情况及年级的教学安排提前进行规划,必须有明确的教学计划。每个星期的集备内容必须提前一个星期准备好,一定要提前充分的计划好每一天的教学内容,如遇到特发情况导致教学进度受阻,必须经集备后统一好再落实。
(3)集备内容必须易实施:不同于线下课堂教学,线上教学中,师生的互动交流环节较难组织实施,线上课堂中偶尔出现的一些备考难点内容时,由于线上师生交流互动不充分,老师很难有把这些难点内容化解掉,有些较难的问题学生不能及时得到老师的回应和解决,无法深度学习。因此,集备的时候,必须对课堂重难点内容进行分类好,对于太难理解的内容可以暂时不在线上课堂中落实,等到学生返校复学后再一一落实。
2、线上授课的教学手段必须比线下授课的要丰富。
线上授课,老师对学生的把控没有线下授课那么容易。因此,线上授课的教学手段必须要多样、丰富,且容易实施并被学生接受,采用多种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的有效性。
(1)、建立教学资源库,多途径收集各种教学资源。线上授课的好处是可以随时随地的调动各种教学资源来应对各种教学需求,因此,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则非常的有必要。我们可以在集备活动的时候,集备负责人对各个教学内容需要用到或预计会用到的教学资源以任务的形式提前分配到备课组的每位老师身上,并要提前准备好。教学资源库的资源来源主要时通过互联网收集获取的各种优质教学资源,包括图片、微课、短视频、教学课件等。我本节视导课教学中所采用的一幅雅鲁藏布江河岸的丹娘沙丘景观图就是从资源库中调取出来的。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类型对于教师凌驾课堂、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都起到一个很好的推动作用。
(2)、通过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利用多种教育网络平台来提高地理线上训练的检测效果。
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很大程度是通过练习训练的效果来反馈的,因此,如何快速高效的检验线上地理课堂的练习训练效果则关系到线上地理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
地理练习包括课堂练习和课后练习。无论是哪种练习中,选择题都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提高课堂和课后的选择题训练检测和反馈效果,我们可以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和利用多种网络平台来实现。如我们可以通过问卷星的“在线考试”功能和智学网的“练习中心”功能来布置课堂和课后的选择题练习任务,实现即时、高效的获知学生的作答情况,通过正答率的反馈来对错题进行有针对性的点评和对目标生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跟踪。本节视导课中我之所以很快获知同学们那三道选择题的作答情况就是因为我采用了智学网“练习中心”的功能,提前在里面设置好练习内容,学生完成后我就能在后台第一时间获得练习情况的反馈,通过反馈从而能指导我课堂下一步采用的策略和方法。
(二)、必须要想方设法跟踪学生的学习,提高学生的线上学习自觉性。
线上教学是伴随互联网的发展和疫情影响下产生的一种学习新模式。整体来说,对于这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整体效果肯定没有线下效果要好,因此,如果此时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加以提高的话,那要保证线上教学效果的想法就不那么实际了。我课后发现,通过对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有效跟踪,是可以提高学生的线上学习自觉性的。
方法1:课堂教学跟踪
线上教学建议要采用视频模式,如钉钉平台的视频会议模式。通过视频会议的课堂授课可以最大限度减少“老师激情的在上课,而学生悠闲的躺着在床上听课”等之类不良的教学现象。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老师需要与学生们保持良好互动,通过设计多个问题情景来对学生进行提问,以此来提高学生课堂学习的自觉性。当然,老师还可以借此跟踪学生们对知识理解和吸收的情况。我本节视导课的互动环节中就是通过设计多个问题情景,邀请了多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由于是采用随机提问的形式,所以提高了全体学生的课堂注意力,从而最大限度的避免学生在课堂分心,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的现象出现。
方法2:课后作业跟踪
学生学习自觉性很多时候体现在课后作业的完成态度上。因此,对学生课后作业的跟踪关系到整体学习效果的好坏。跟踪学生的作业情况,首先必须想方设法要求学生完成作业;其次,在完成作业的基础上,老师必须对作业完成质量进行跟踪,布置的作业全批全改;最后,在作业跟踪反馈的数据支持下,有针对性的对错题进行点评和对目标生进行辅导跟踪。如:我本节视导课的课后作业,我会通过智学网的“练习中心”功能”设置好作业,然后把在线作业的链接发给学生,按时在群内提醒同学们完成和提交作业。学生利用手机或电脑就可以方便地完成地理作业,并且能第一时间得到平台反馈。由于可以重做,部分学生通过多做几次题目来提高分数,好处是满足学生提高分数的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地理知识和原理的理解和掌握。当然,如果学生作业里面错题较多或潦草应付的话,我还会对这些学生打回重做重改。其实,在线作业实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总之,如果我们无法改变环境,那就必须要自身作出改变。面对互联网发展和疫情影响下催生的一种学习新模式-----线上地理教学,如果我们方法得当的话,同样是能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朱琳. 高三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索[J] ,《学苑教育》, 2011(15)
[2]:曲志敏.浅谈疫情期间初中物理线上教学的策略研究,《中小学教育》,2020(2)
[3]:胡良民.如何强化地理课堂师生对话的有效性[J],《地理教育》,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