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尚明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水沥小学 广东 广州 510450
摘要:众所周知,独立思考能力是小学生学好数学的重要能力之一,独立思考能力更是小学生学好其他学科的一种基本的学习素养。所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成为了素质教育的题中之义。虽然学校越来越重视学生的思考能力的培养,然而却忽视了学生的独立性,再加上当代学生对父母、对老师的依赖性极强,所以培养小学生的数学独立思考的能力成为教师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故本文从分析当代小学生数学教学中小学生存在的独立思考的现状的根本原因出发,再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助于提升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和方法。
关键词:小学数学 独立思考能力 培养策略
一、当代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的现状
1.1学生学习的注意能力差,不善于观察,缺乏耐心,更不善于总结
据权威的调查显示,当代小学生的注意力水平不容乐观,有百分之四十的学生存在注意力严重不集中的现状,造成此种现状出现的原因除了部分学生生理上的原因之外,更多的是信息化的大背景之下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所带来的的不良后遗症之一。另外也和教师的课堂氛围有着重大的关系。这类注意力集中水平低的学生一般上对于学习新的知识不能静下心来,缺乏耐心对数据和公式进行观察,更不善于总结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所以独立思考的能力几乎没有,基本都是依靠父母和老师进行学习的帮助,学习自然十分被动。
1.2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存在畏难情绪,稍微遇到难题就放弃思考
据家长和教师的交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当代学生的学习抗压能力较差,往往一遇到没有见过的题型就产生消极的负面情绪,长期处于这种条件反射之下,学生养成长期依靠老师和家长做题,自己完全不动脑筋思考的习惯。认真分析原因,一方面和大大改善的物质生活环境有关系,另一方面也和家长和教师的教育方法有着很大的关系,往往这种放弃独立思考的孩子,一方面家长对其十分溺爱,几乎是百依百顺,另一方面,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激发出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
1.3教师不善于引导学生独立思考问题
虽然新的课程改革在不断地实施,但是迫于升学的压力,大多数的小学学校的教育还是实行应试教育为主,素质教育为辅的两套办学模式。所以教师的课堂理论教学仍然占据了主导的地位,教师进行填鸭式的教学,学生在课堂上往往坐如针毡,只能被动的接受老师的碎片化知识,机械性的记忆和模仿取代了学生的自主思考。
二、提升小学生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策略
2.1创设轻松愉悦的课堂教学氛围,提高学生的注意力水平。
小学生是一个在心理和生理生都还尚未发育完全的群体,教师要充分考虑到这一点,注意保护学生的注意力。
一般来说,正常的小学生在一节课中的注意力只有20-30分钟,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水平,创设有趣和多元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课堂的大多数时间内处于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中,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放松自己的情绪,集中注意力到老师的课堂中来,进而做到静下心来思考,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例如在学习《位置》这个知识点时,教师如果通过课堂的直接讲授很难调动学生的空间感觉和空间思考的能力,这时候教师可以利用微课的模式,设置符合学生生活的场景,比如小明同学要从食堂去到图书馆,先让学生学生观看视频中的路线图,再让学生用具体的方位词才确定小明的行走路径,最后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画出明确的路线地图。通过这样的情景式教学,不仅和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而且能调动学生独立思考的积极性,最终提高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2.2将数学与生活联系起来,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排斥感
学生对数学的畏难情绪一直是学生学不好数学的关键,一直以来也是大多数教师忽视的一点。这就要求,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产对数学畏难情绪的具体原因,深入研究后发现,这种畏难情绪的根源来自学生对于数学的不熟悉感,对于数学陌生就对加大这种负面的学习情绪,如果教师将数学学习的便利性告诉学生,时常让学生解决一些和他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数学题,那么学生就很容易从生活中发现数学,认识数学,进而减少对学习数学的排斥感。比如在学习《十以内的加减法》时,教师在布置作业时,全部把作业设置成和学生息息相关的数学题。比如题目1.小明拿了10块钱的压岁钱去买毛绒玩具,得知毛绒玩具只需要2元钱就能买一个,如果你是小明,你只买了一个毛绒玩具,你还剩下多少压岁钱呢?题目2小明又拿着剩下的压岁钱买一一个6元钱的皮卡丘卡片玩具,那么他还有多少钱呢?题目3小明在回家的路上又捡到了5块钱,那么他还有多少钱呢?教师通过3个和学生的生活关联性特别强的题目,全方位的考察了学生1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能力水平,而且题目的设置为学生进行综合运用加减法和独立思考都提出了要求,学生通过计算自己的压岁钱,不仅可以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更能养成正确思考的方法。
2.3创新教学模式,树立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
教师在课堂上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减少自己对课堂的专制使用的时间,尽可能的留给学生充足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如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思考小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其次在进行习题的巩固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寻找小数加减的规律,这样这样才能让学生在积极思考的时候能够做好有逻辑性和有方法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是非常有必要性的,尤其是在小学低年级,不仅有助于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并且能为小学生升入高年级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当代教师一定要采用多元化的方法从小就培养小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参考文献:
[1] 刘多伟.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路径分析[J]. 学周刊,2021(6):47-48.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1.06.023.
[2] 刘加良. 小学数学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措施分析[J]. 魅力中国,2021(5):105-106. DOI:10.12294/j.1673-0992.2021.05.148.
[3] 刘燕. 小学数学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策略探思[J]. 新一代,2021,25(2):170. DOI:10.12242/j.issn.1003-2851.2021.02.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