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卿
邯郸市馆陶县新华小学 河北省 057750
摘要:近些年,我国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也有了很大进步。语文是小学教学中的基础学科,作为一门应用性较强的主要科目,与我们的生活是息息相关的。写作是语文学科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且占比分数较大,成为很多小学生头疼的问题,更是广大小学语文教师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课外阅读可以丰富小学生的知识储备,有利于小学生积累大量的写作素材。因此,作为小学教师,要想更好地提升小学生的写作水平,就要发挥创新思维,更新教育理念,丰富教育方法,加强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外阅读;主要特色;使用策略
引言
小学是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和储备知识的基础阶段,作为语文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课外阅读,通过开展有效的课堂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水平,从而为小学生的日后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更新观念,积极探索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兴趣,从而使学生真正爱上阅读。
1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常见的问题
1.1学生的阅读内容非常单一,没有做到多元化阅读
小学阶段的学生们在进行课外阅读的时候往往会选择一些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书目来进行阅读,而这样的阅读方式会让他们的阅读面非常得窄,他们往往会选择一些小说或者是诗歌来进行阅读,没有广泛地涉猎到更多的阅读书目,不利于他们对于多方面语文知识的吸收以及学习。
1.2教师的阅读教学形式落后
目前,有很多小学语文教师应试教育的思想根深蒂固,他们还没有完全适应素质教育的改革节奏。在阅读课堂的教学中,经常采取“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模式,经常出现教师一味地讲解,学生被动地接受的课堂氛围。这种以教师为主导,学生被动接受的传统教育模式下的阅读活动,会让小学生认为阅读学习是枯燥乏味的、晦涩难懂的。这种忽视了学生主体地位,没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难以得到充分发挥,久而久之,就会大大降低学生对阅读课程的兴趣,减少学生对课外阅读的积极性,甚至会让小学生产生恐惧心理。小学语文教师阅读教学形式落后,教学效果微乎其微,学生的作文水平停滞不前,写出来的作品差强人意。
1.3课外阅读时间较少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的娱乐活动也越来越多,电视、电影、各种手机游戏软件越来越受到学生的欢迎,与阅读相比,这些更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时间是有限的,将这些时间用于这些活动上,则课外阅读的时间就被大大缩短了,学生变得越来越不爱阅读,从而形成恶性循环。
2小学语文教科书课外阅读的主要特色与使用策略
2.1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生的学习行为与自身的兴趣爱好密切相关,只有在强烈的好奇心的驱使下,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拓展学习的深度。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的语文课外阅读时,应该以兴趣的逐步培养作为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有效引导,使其明确课外阅读的意义和价值。教师可以通过网络信息技术对课外阅读资料进行整理,在课前导入环节以图片、音乐和视频等形式呈现出来,使学生明确课外阅读与课内阅读的关系,在丰富多元的形象当中激发学生自主探索的兴趣。多关注学生的兴趣点,了解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及爱好差异,从而在激发阅读兴趣时更具针对性。教师应该增强自身的网络资源整合能力,确保为学生提供的课外阅读素材符合学生的认知需求,为学生带来新鲜的阅读体验,增强学生在阅读时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信息化教学要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在一起,通过小游戏和小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快速进入到学习状态当中,提高阅读的专注度,真正做到深度阅读。
2.2确保学生阅读时间
在我们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始终坚持只有充分保障学生的阅读时间,才能够让课外阅读真正在学生心中生根发芽。为此我们安排了每周二、四、五早自习作为学生的阅读时间,在这个时间内,可以安排学生诵读一些古诗词和故事,如《论语》《唐诗三百首》《宋词100首》《大学》等经典。为了保证孩子的阅读时间,我们积极寻求了家长的支持与帮助。例如定期开放阅读课堂,让家长参与到课堂教学中,家长看到孩子们活泼与呆板、机敏与木讷的对比,既了解了自己的孩子的学习情况,也促使家长更加配合教学工作,和教师一起想办法促进学生更好学习。在寒暑假中,教师也会为学生安排课外读物,为了保证阅读计划的顺利进行,教师在放假前邀请家长和学生一起参加阅读安排会,将各项阅读任务和计划明确进行讲解,让家长督促学生按时完成阅读任务。假期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对阅读计划实施情况进行点评,对表现优异的学生予以表扬,对没有完成任务的学生要给予相应的批评。为了更好督促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要利用各种时间,充分保障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3创新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核心素养
小学生受思维发展程度限制阅读技巧和阅读方法还没有完全成型,导致在实际阅读过程中往往只会借助自己的经验进行无计划、无目的性的阅读活动。而在小学语文课外阅读过程中,无目的性阅读活动是导致学生阅读效率低下,阅读效果不明显的主要原因之一。针对这种情况,在对实际的课外主题性阅读过程中,教师及时传授给学生一些实用性的阅读技巧,通过对无目的性阅读活动的调整提高学生的阅读效果。比如适用于中长篇文本的快速浏览阅读法,可以有效提高学生对中长篇语文作品的把控能力和理解能力。此外,阅读笔记时学生课外拓展阅读质量的重要体现,教师应当发挥阅读笔记对学生的引导作用,同时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相互推荐优秀且适用的经典文学作品,从根本上推动学生阅读能力的快速发展。
2.4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将写作教学和阅读教学结合在一起,要重视起课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积极作用和重要意义。语文教师要合理安排阅读时间,在开展阅读课程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播放适合安静阅读的背景音乐,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浓厚的阅读氛围里走进作者创设的情境。
2.5优化评价模式
在评价中应该以多元评价模式的构建作为重点,不仅仅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数量,更要从阅读质量上进行全面评估,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采用发展性评价的措施,加强对学生课外阅读全过程的科学评价,分析学生在课外阅读当中遇到的问题,并在教学指导中进行逐个突破。通过网络平台能够监督学生的阅读进度和课外阅读任务完成情况,防止出现敷衍了事的问题。关注学生在阅读当中的表现,从阅读积极性、创造力和参与度等方面入手进行全面评价,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提高阅读的动力。同时,为了能够给学生更好的指导,教师也应该对学生的反馈意见进行全面收集,从而对教学工作加以创新。借助于网络平台的匿名评价方式,获得学生对课外阅读指导的建议和意见,从而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结语
语文的学习是长期的,课外阅读将伴随学生一生。如果学生能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科学合理选择课外读物,这将有利于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文学习能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精神。课外阅读不仅能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日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艳琴,王绘.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存在问题及对策[J].工会博览,2017(1).
[2]陈桂元.浅谈阅读教学中的学生阅读心理问题[J].学园,2017(4):89-90.
[3]杨合献.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中的“四多”[J].教育研究论坛,2017(2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