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进课堂,提升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周青梅
[导读] 现如今的教育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还是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也逐渐成为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的主要方向
        周青梅
        中山市火炬开发区新苗学校    528437
        摘要:现如今的教育注重的不仅仅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多的还是对于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培育,这也逐渐成为了语文学科的教学的主要方向。让学生对语文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就是提升小学生核心素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深入学习可以使学生的学习不再停留在表层阶段,而是可以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思考问题的思维。因此,本文将结合传统文化进课堂,提升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展开探讨。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语文;传统文化;教学质量
        前言:在当下的语文课堂,教师教学时只注重表层知识,学生学习不深入、只停留在浅层的现象随时随地可以见到。但是语文作为母语教学,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尤其对于小学生来说,语文学科更是比较重要的一个科目。在小学语文中深入学习,进而提升语文学科的核心素养,对学生以后进行更高层次的学习也是有很大帮助的。近年来,我国不断要求提高文化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可以增强学生的民族认同感。教师要坚持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提升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一、营造良好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社会的发展对学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学习语文更应该从小学生抓起,尤其是要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严格要求。对于小学生阶段的学生来说,由于在这个年龄段的性格特点,可能很难将自己的注意力放在课堂上面。单一的语文课堂对于小学生来说又是比较枯燥无味的,如果课堂的学习氛围不好,学生的学习也会没有动力。所以,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让课堂更加有趣一些,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在课堂上,以便让学生学习更有动力,也让学生更喜欢学习语文。学生只有对某一学科有一定的兴趣才能在这一科目的学习上取得进展。将传统文化融入课堂,给学生讲一些传统文化的故事,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
        例如,在教学《京剧趣谈》这一课本文章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对课本内容进行通读,然后可以组织学生对有关于京剧这一传统戏曲进行讨论,让大家谈谈自己听过的京剧名曲和听到的感受。同时教师也可以搜取网上的音频资料,让学生聆听这一名曲并在听后表达说出自己的感受。通过这一课前交流,加深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同时教师也听取了学生的一些意见,进而更有利于开展教学进程。同时还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了解,树立民族自信,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这种教学模式学生们的学习热情也提升了上来,课堂也更加活跃,教师就能将知识传授给学生,提升教学质量的同时也能够让学生们感受到课堂的愉悦氛围,进而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为学生语文学科的深入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引导学生自我探究,提高学生学习能力
        教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注重教习学生一些固有的知识而应该注重教会学生怎样去自我学习。对于语文学科的学习来说,学生经常认为它是一个枯燥无味没有存在感的学科,相比起来学生可能更加喜欢思考数学题而非探究文学知识。因此,教师就要推动传统文化进入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如果学生真的想对语文学科进行深入学习、将其学明白学透彻,也需要对语文学科进行一些深入了解和探究。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不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去学习,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将其解决,学生不再认为语文只是一个读读写写就能取得好成绩的学科。

教师要鼓励学生自己挖掘语文课本里的传统文化、传统故事,当学生深入学习探究语文学科的一些问题时,增进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和理解,同时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进而提升了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女娲补天》这一文章内容时,学生可能只是在教师的带领下完成这一课文的学习任务,而不会对文章内容进行深入思考。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就可以让学生通过整体阅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了解古代神话故事。通过此篇文章,鼓励学生挖掘其他神话故事,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通过探究真正发现一些问题,并在学习过程中提出自己心中的疑惑并通过学习将其解决。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仅仅是学习了表层内容,更能够在这个过程中有一些思考,在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的同时,也提升了学生的一些能力,也能够提升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三、注重学生学习体验,深化学生学习体系
        语文学科的学习不仅仅停留在表层阶段和理论层面,教师更要做到将语文中的传统文化渗透到实际生活当中。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增强对传统文化的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当中,更要做到的是帮助学生体验学习,结合有关实际内容将学生带入到实际生活当中。让学生能够真正体验到课本上的情节内容,将课本的理论知识现实化,更好的理解传统文化。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帮助学生保持对语文学科的学习热情,也能让学生体验课本的情节内容,帮助学生构建一定的知识体系,同时也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好习惯。更能深层次的理解传统文化,推动传统文化更高效的进入课堂,提升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例如,学生在学习《草船借箭》这一内容时,学生可以先播放有关的历史视频,了解传统文化,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楚明白的了解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在学生看完有关视频后,教师应该设立问题让学生回答: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件什么事情,诸葛亮为什么要这么做,如果是你的话你有什么更好的解决方法吗。这些问题都要求学生将自己代入到课本情景之中,并且教师要鼓励学生讲出在学习这篇课文后的体验,注重学生在学习时的感受,同时也能够帮助深化学生的知识体系。增进对传统文化的理解以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思考的同时也帮助了学生深化了学习的深度。
        结束语:在新课标的改革与引导下,提升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越来越成为了重点。无论在哪一学科都需要学生的深入思考和探究。通过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语文,还能够增强民族自信。因此,教师有必要灵活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育理念,在课堂中融入传统文化,成功帮助学生在语文学科的学习上能够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学习,提升高年级语文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雍菊蓉.开展传统文化教学 实现立德树人目标——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学探索[J].丝路视野,2019(3):45-46.
        [2]王凤娟.加强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教育,提高学生人文素养[J].华夏教师,2020(23):48-49.
        [3]金建华.小学语文传统文化微课程资源开发探索[J].新作文:教研,2020(11):0038-0039.
        [4]高丽.二十四节气:小学语文传统文化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20,5(13):18-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