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英柳
横县百合镇同菜村委小学 530300
摘要:目前来说,在农村小学当中,教师所采取的传统讲授法、小组合作法或者是预习法,学生已经逐渐有了深度认识,感到没有新鲜感,千篇一律的课堂教学也使得学生容易丧失对语文课堂的兴趣,因此探索一种新颖的教学方法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十分重要。本文主要探索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应用路径,促使语文课堂教学结合学生兴趣点,让学习语文与快乐同在,寓教于学,在趣味的课堂教学中增强语文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趣味教学法;小学语文;应用路径;实践探究
引言: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往的应试教育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语文综合素质能力方面的弊端也逐渐暴露出来。为了能够结合小学生的发展特点,通过挖掘语文课中的兴趣点,用相应的有趣策略来进行语文教学,让快乐与学习语文同在,从而增强语文学习的趣味性,趣味教学法就显得重要起来。趣味教学法能够有效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提高学生学习的动力,做到既有趣,又实效。那么,对于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来说,趣味教学法具体的实施路径是什么呢?
一、有效进行趣味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一节完美的语文课堂,导入占到一半的作用。开头完美,后续的教学开展的也会更加顺利。因此,语文教师要重视课堂的导入环节,争取在导入环节利用趣味教学法紧紧捉住学生的眼球,激发起学生对于课堂学习的兴趣,并愿意集中注意力紧跟教师的引导投入课堂的学习[1]。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有效的趣味导入,可以借助很多的因素,例如利用图片、录像、音乐、具体画面创设教学情境作为导入,让学生在情境中进入课堂的学习;又如设疑导入,用学生的生活疑问来带动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探索问题的兴趣;再如猜谜语、说故事、举例子等,通过创新形式的引入来引导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为课堂学习打下基础[2]。
例如,在《千人糕》这一课,我们可以用图片创设教学情境作为引入,用多媒体展示各类糕点的图片,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在结合生活设疑:生活中有没有类似的糕点呢?你可以举出哪些本地的糕点?它们有什么特点?它们跟米糕有什么练习呢?在学生探索生活的疑问中,学生马上就会想到本地的发糕、马拉糕。学生从小时候开始,过年过节家里就会准备一些发糕或者马拉糕,马拉糕跟米糕不一样等等。由此,学生在充分联想回忆解答问题的过程中,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提高,对探索米糕,也就是本课千人糕的主题的欲望就会提高,也会感到语文其实与自己的生活并不远,语文课堂的有趣,为课堂顺利开展有一个好的开始。
二、有效进行趣味教学,在教学中保持学生学习的时效性
在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中,我们发现已经有较多老师探索如何利用趣味教学法来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但是经常访谈我们也发现,目前趣味教学法使用的效果并不理想,部分老师反应在猜谜语、讲故事等环节学生的兴致较高,但是一到学习就马上缺乏兴趣,分心去做其他的事情了。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采用的趣味教学法缺乏时效性和贯穿性的缘故。教师在某个环节使用了具体的趣味教学法,但是没有较好在课堂的开始、过程和结束环节进行较好的衔接,部分的趣味教学环节达不到整节课的教学效果。
因此,教师要注意在整节课都要有效进行趣味教学,在教学中保持学生学习的时效性,让整节课都“活”起来,而不是某个部分“活”起来而已。
例如,在《富饶的西沙群岛》这一课中,教师除了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充分利用趣味教学法激趣引导,进入正常的授课环节后,可以利用识字比赛、阅读比赛来进行正常的识字写字教学和初步学习全文,通过比赛的形式使学生时刻保持较高的兴趣。而在学习海面部分和海底部分的时候,则可以及时借助多媒体的丰富图片展示,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西沙群岛的五光十色、丰富多彩。进入游览海滩和海岛的富饶的环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借助示范朗读录音,让学生跟着录音寻找海底世界的形态各异、千姿百态,感受海底世界不但有各式各样的动物,还有各种各样的鱼,让我们大开眼界。在总结的部分,则可以进行“我是代言人”的环节,让学生说一说这一节课游览了西沙群岛的哪些美景,如果你是西沙群岛的旅游宣传大使,你怎样向他人介绍西沙群岛、怎样做宣传广告等等,来进行最后的激趣,让趣味教学法始终贯穿这节课的始终,保持学生学习的时效性和有效性。
三、有效进行趣味实践,在趣味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语文课堂的教学,不仅仅是让学生在课堂学习理论知识,还应该做到让学生在学习之后能够运用这些知识于自己的生活当中,让自己的生活更加积极、健康。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生活中发现语文知识、应用语文知识指导自己的生活,教师应当从学生的兴趣特点入手,有效在语文课堂进行趣味实践,在趣味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例如,在《蝙蝠和雷达》这一课,语文课堂的练习可以从常见的趣味见闻、趣味生活常识来开展,通过设计一些学生常见的生活练习,既生动有趣,又能够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在练习中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课前,可以预先安排学生收集蝙蝠和雷达的资料、图片或文字,初步进行社会生活的调查;课堂学习的过程中,可以用媒体出示蝙蝠的图片,让学生说说自己对蝙蝠的了解,同时出示飞机在空中飞行的图片,说说飞机在夜空中是怎样飞行的,结合学生的生活所见所闻进行初步的表达训练。在学习了解科学家的试验时,教师的讲解学生不一定能够全部掌握,这时候可以借助小组合作、探究讨论完成试验方法、实验顺序、实验结果、实验证明的实践练习,运用概念图让学生快速生成课文的重点知识框架[3]。在解密蝙蝠探路的秘密的环节,可以用小组比赛的形式,一组模拟蝙蝠,一组模拟飞机雷达,揭开蝙蝠能在夜里飞行的秘密以及蝙蝠与飞机的关系等等。趣味的练习实践,学生不再是课堂当中沉默的大多数,而是参与的大多数,学习的效果自然提高了。
小结:
在农村小学的语文课堂当中,趣味教学法对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明显的效果。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师,需要结合本地小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发出合适本地小学课堂的趣味教学法的具体实施策略,让语文课堂生动、活泼起来,让学生在气氛活跃的课堂中有效学习知识,掌握知识。
参考文献:
[1]孟苗苗.小学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新课导入存在问题与对策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6.
[2]郉丛然.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故事教学法探究[J].人文之友,2019年14期.
[3]杜锦兵.运用概念图,让阅读教学可视化[J].读与写(上,下旬),2015年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