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启智类学校如何开展德育教学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李华锦
[导读] 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
        李华锦
        广东省湛江市麻章区特殊教育学校   524094
        摘要:德育教育是我国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们学生的健康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导向作用。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基地之一,在学校开展德育教学对实现素质教育的教育目标起着关键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德育教学的背景,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可以采取的方法,以及要采取何种方法才能有效发挥学校在德育教育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启智;德育教育;教学方法
        
        前言:“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进行正确的德育教学对引导学生未来的成长以及价值观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立德,学校教育要将立德融入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尤其是启智类学校,启智类学校的学生与我们一般学生不同,他们大多有严重的智力障碍,他们所需要的教育方法也与我们大不相同,德育需要在更多方面进行渗透引导,学生只有在这种德育的环境下才会更易受其熏陶,以促进其智力的提高,并增强其社会责任感。
        
        一、现阶段开展德育教学的背景
        习总书记在全国教师代表座谈会上为我国教育事业的指明了前进的方向,总书记在会议中特别强调要重视我国教育事业的良好健康发展,并将其作为推动党和国内各领域工作开展的力量源泉。把德育的教学方式融入到日常课程、传统文化课程、课外实践教育中的各个领域,贯穿所有教育的各个环节。习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我们做好新时代启智类教育起到了关键引导作用,我们教育工作者一定要要高屋建瓴,顺势而为,将目光放远并作出长远的计划,切实办好新时代的启智教育事业[1]。
        
        二、在教学活动中融入德育教学
        学校的教学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主要方式,学校通过教学活动将知识转换成学生理解的方式传授给学生,这对于我们普通学生如此,对于那些在智力方面有障碍的学生们而言更是如此。这部分学生对于各方面的知识了解都很有限,必须通过教师等人的引导,他们才有可能勉强接收到知识。对于德育知识更是如此,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很难接收到有关德育方面的知识,这就更需要教师对他们先进行系统知识的讲解。除了专门课程,也要在其他课程中进行渗透,这还需要教师将德育融入到其所属课程中,通过不同的课程教学,让学生对于德育的知识与能力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除了课堂学习,启智类学校还可以通过开展德育专题讲座等,从而使学生受到德育氛围的良好熏陶。德育应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教学中将主体地位交还给学生,把学生培育成高思想道德素质的新时代人才。
        
        三、在专门主题活动中进行德育教学
        对于启智类学校来说,单纯的课堂教学或讲座等方式对学生们的作用其实是远远不够的,因为对于他们来说,专业的知识其实是很难理解的,实效性最高的教学方法是让他们深入到社会实践中去。学校应当为学生组织种类丰富的课内外的实践活动。

例如开展校园德育艺术节,可以让学生深入到德育实践中去。艺术节中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表演方式,激发出学生的表演热情和艺术天赋,从而提高学生用于展现自我的勇气,进而提高学生们对自己的自信心;同时,可以通过多人合作的表演方式,可以加强学生间的合作,为其培养合作意识并增强学生们的集体责任感;另外,通过多元化的表演方式,能够有效增强学生真实的社会体验感,从而在实践中学会更多的生活必备技能,从而增强学生的社会社会适应能力,为其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在学生生活环境中进行德育教学
        学生们在学校中生活,对他们影响最大的还是生活环境。环境能培养一个人,也能毁掉一个人,而启智类学校需要的是一个能引导学生积极向上适应社会的生活环境,学校因此就更加需要加强学校的环境建设,创建一个干净整洁文明友善的学校环境,加强学校纪律管理,让学生在学校就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带领学生进行校外的集体活动,例如组织学生集体郊游、爬山、看电影、参观博物馆等,让学生多了解校外的生活,通过集体的方式深入了解社会,同时加强与社会的联系,从而提高同学们的人际交往能力,进而使学生毕业后能够更顺利的融入社会生活[2]。
        
        五、借助传统文化开展德育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包含着不朽的真理和经过无数前人总结的智慧,突出的是其中德育的思想积厚流光,值得现在的我们传承并弘扬下去。儒家文化十分注重德育的培养方式。并把德育当作学生成才最基本的一种培养方式,甚至还将“忠、孝、节、义”等思想所引发出来的德育意识转化成规章制度加以强力的规范和推行,将其大幅度的于国家、社会、个人、家庭等各个层面进行渗透,将其作为传统伦理的基本要求。我国的俗语“百善孝为先”就充分表明了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母,在儒家文化中早已将德育思想作为儒家精神的基本精髓[3]。
        任职教师在班级管理中承担着“育人”的关键任务,而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的与教学素材。若任职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能够合理借助我国传统文化开展“育人”工作,那么对启智类学校内学生道德品质的培育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4]。
        
        总结:随着社会的发展,各个阶段的教育活动都显得尤为重要,但特殊教育的学生教育极易被忽视,所以说我们应当加强对特殊教育学生的关注,努力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教育环境。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启智类学校的教育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也更加注重课本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只有更好的整合社会资源,才能让启智类学校的学生更好地融入社会,提高社会生活的能力。为此我们应该更加努力,帮助每一个特殊的孩子成为与众不同的自己。
        参考文献:
        [1]刘晨. 关于特殊教育学校启智数学课生活化教学的探讨[J]. 散文选刊:中旬刊, 2019,1000(011):000193-000193.
        [2]喻尧. 浅谈特殊教育里的启智教学[J]. 明日, 2019, 1000(009):000154-000154.
        [3]邱绍超. 特殊教育启智学校课程目标体系的设计探讨[J]. 中外交流, 2018,1000(011):000136-000137.
        [4]陶德清. 特殊教育启智学校课程目标体系的设计[J]. 中国特殊教育, 2006,1000(006):000158-0001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