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陈天康
[导读] 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初中时期形成和发展,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
        陈天康
        湛江市坡头第二中学(广东省湛江市524059)
        
        摘要:初中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阶段,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初中时期形成和发展,学校要重视德育工作的开展。结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拓展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和理解,提升学生道德评价等为人处世的综合能力。在初中德育教学活动中,班主任作为班级管理的灵魂人物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班主任通过行之有效的德育教学活动为学生创建一个开发、生动的德育学习氛围,利用班集体的力量推动学生个性化成长,使德育工作与学生的个人成长产生同频共振,让学生自动自发的重视自身的德育培养。有效的激励策略可以促进德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初中德育教育;班主任工作;激励策略
        初中阶段的学生告别了稚嫩的童年时光,开始初步感受社会,认知社会,但是,青少年在这个阶段思想和智力还处于发展的较低水平,身心发展不成熟的初中生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在这个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通过学校开展的德育教育工作,帮助学生认知社会,健康成长。德育是实现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关键一环,需要班主任、学科教师和家长共同努力,尤其是班主任,更要发挥岗位价值,将德育工作落实到班级管理当中,尽可能的为学生提供德育的环境和资源,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树立榜样,激发团队积极向上的热情
        榜样激励法是班主任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常用的教育手段,也是屡试不爽的激励办法。【1】榜样激励是从学生的内心感受出发,是唤醒学生内在的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动力,是对荣誉的渴望,对成功的向往。现在的家庭中独生子女比较多,学生在成长的过程中很少受到挫折教育,由于家长的溺爱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和挑战时,缺少上进心和迎接挑战的勇气。所以,在学生成长过程中,想要学生能够坦然面对竞争,学会参与与合作,就需要班主任在班级管理和德育教育中善于发现优秀的做法,通过优秀的人和事来为学生们树立榜样,从而激发团队的积极向上的热情。
        例如,在学校举办的某个团体比赛中,相邻班级的学生状态好,积极性高,取得很好的比赛成绩。反观自己所带的班级气势和状态都不是很理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班主任一味的指责和批评学生,将会打击学生的积极性,这种教育适得其反。班主任可以拿邻班为学生们树立榜样,让同学们看到相邻班级学生们的状态和优秀之处,并发自内心的鼓舞本班学生。班主任要将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的观念输送给每个参与比赛的学生。在这样的激励当中,学生集体主义荣誉感空前高涨,团结合作的氛围将有助于班级实现制定的目标。作为初中德育中最简单最有效的榜样激励法可以帮助班主任促进对学生道德观的培养,值得在德育教育中推广。
        二、开展提升学生道德观念的主题班会
        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发挥班主任的岗位优势,发挥主题班会这个对学生集中进行德育教育平台的作用。班主任可以结合社会现象和德育工作的要求,将以提升中学生道德品质的内容设置成为阶段性的班会内容,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开展小组讨论。

就某个观点组织进行小组间的辩论,班主任参与到讨论当中,对学生们汇总的观点进行整体的分析和整合,最后结合学生的看法进行评比,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讨论和互动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过程,可以增强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提升自身的价值判断和道德水平。例如,班主任开展“文明在我身边”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对学生们生活中存在文明现象进行讨论,提炼正反案例。对班级中讲文明的学生进行表扬,赞赏他们的正能量;同时指出在文明方面存在的问题,像存在随手丢垃圾、破坏公共设施和辱骂同学等行为是非常不可取的。通过正反对比,加深学生对于文明的理解和认知,从而树立正确的风气,促进学生的成长。
          三、设置不同的奖项,给予物质奖励
        物质奖励相对于榜样激励更容易带给学生直观的吸引力,更加真实让学生感受到来自班主任的喜爱和表扬,尤其对好胜心比较强的初中生们,物质奖励的激励形式在德育教育中发挥显著作用。【2】班主任在操作物质奖励激励法的时候,首先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奖品的价值和大小不是激励的关键点,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参与热情才是根本出发点。在贵重的奖品也比不过学生怀揣的善良和感恩。为了更好的实施物质奖励,班主任首先要和学生们一起制定评比规则,在公平公开的原则下进行某些方面的评比,再通过小红花上光荣榜的形式进行记录,按一定的阶段进行统计,结合统计结果对长期能够在德育学习中率先垂范的学生进行表彰。例如,拾金不昧奖、乐于助人奖等,在奖项的指引下,班级的道德教育导向更加明确,学生个人行为也获得了师生们的共同认可。这种认同和激励可以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对全面推进德育教育十分有利。
        四、荣誉激励,发现优秀做法大张旗鼓的表扬
        道德是来自内心最很切的感受,这份善良和担当是学生自觉自愿的。马克思说过“道德的伦理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可见德育工作的落脚点还是学生自身要发挥作用。班主任要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德育课程,打破固有的说教思维,从教育思路和方法上进行创新,多开展学生们喜欢的德育活动。
        比较实用的有主题班会、演讲比赛、辩论会等。无论什么形式的德育活动,只要在过程中发现优秀的个人和做法,就要及时形成案例,大张旗鼓的进行宣传和表扬。荣誉激励法往往和物质奖励相结合,但是学生和家长往往更看重的是这份荣誉感,这是对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和个人修养的认可,是帮助学生强化道德意识的有效方法。班主任可以采用多种表扬的形式,这个没有一定之规,只要是有利于推广的都要运用到德育教育中,比较常见的有颁发荣誉证书、奖状的形式,要为学生营造仪式感。德育工作的核心点是对学生进行道德品质教育,作为班主任一定要紧紧围绕这个核心点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总而言之,有效的激励办法对初中德育工作是有力的支持。大形势下开展德育工作势在必行,班主任要给与足够的重视,在德育教育中汲取经验,少走弯路,快节奏的跟上初中德育工作的要求。德育工作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班主任教师润物细无声的全面推进。现在德育作为初中课程体系中的内容需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在班主任的有效推动下,要更加聚焦初中思想道德培养,不断丰富激励机制,带动学生每次都有所进步。
         参考文献 :
        [1]张琳楠.激励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中的应用[J].中华辞赋.2019(02)
        [2]张来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J].学周刊.2017(2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