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丽如
莆田市荔城区教育中心 351100
摘要: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已经成为当前贯穿整个小学教育的核心理念,小学生通过对音乐学科的学习,能够对小学生的欣赏能力、兴趣爱好以及审美能力等多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地培养。因此,当前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提高对音乐学科教学的重视,对现有的教学模式进行不断地改进与创新,积极构建多元化教学情境,创设优美和谐的音乐课堂,让小学生充分体会音乐作品中的精神内涵以及表达的情感,感受音乐的独特魅力,激发小学生对音乐学科的热爱。本文将以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为研究主题,对情境创设在小学音乐教学实践中的有效应用路径进行探析。
关键词:情境创设;小学音乐;教学实践
前言:音乐是小学教育中主要的艺术启蒙教育学科,是小学生陶冶情操、培养兴趣、提高欣赏的重要学科之一,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教学中合理的创设各式各样的教学情境,可有效烘托音乐课堂气氛,提升小学音乐课堂魅力,引导小学生积极参与音乐课堂学习活动,让小学生在愉快的音乐课堂中感受音乐作者在音乐中所抒发的情感,充分领会到音乐精神内涵,提升小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与欣赏能力,培养其对音乐的学习兴趣,进而实现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培养的教学目标。
一、利用教学设备,创设直观教学情境
由于受陈旧教学思想影响严重,小学生的成绩一直最为体现学校教学质量的最强说服力。因此,小学生的考试成绩已经成为当前学校与家长的共同关注目标[1]。小学音乐一直作为小学教育中的副科存在,由于不参与学生成绩考核,自然而然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忽视,进而导致小学音乐无论是在教学模式、师资力量、教学器材、教学质量等多个方面与其他学科相比一直处于较为落后的状态。因此,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改变陈旧的音乐教学思路,对当前的音乐学科的教育模式进行不断创新与改进,积极学习先进的教学理念,结合多媒体教学设施,将抽象的音乐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地呈现在小学生的面前,提升小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力,帮助学生充分掌握良好的音乐理论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欣赏水平。
例如:对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采莲船》的学习。在这一节课的教学过程是,首先,教师要准备《采莲船》的视频与其他民族的民歌视频作为教学素材备用。在学习教材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先播放一段其他民歌的视频。如:《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是典型的维吾尔族民歌、《嘎达梅林》是典型的蒙古族民歌等等,让小学生们根据自己所掌握的音乐知识,分辨一下这些歌曲都是什么民族的民歌,并说出他们各自的特点。最后教师在播放《采莲船》的教学视频,让学生感受一下湖北民歌与其他民歌相比有哪些特色。再根据《采莲船》的视频进行简短的情景导入:“《采莲船》是一首民歌,主要兴起于湖北仙桃洪湖一带,是人们依据洪湖驾船采莲的劳动情境演化而来的一种载歌载舞的艺术形式,它的外形就像一只小船,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在不同的地区,《采莲船》的名字也发生了变化,有的地方叫彩龙船,还有的地方叫跑旱船。并且人们将小船用色彩鲜艳的绸缎进行装饰,增加了采莲船的美观性,然后由撑船的艄公与坐船采莲女为一组,进行对唱表演,还可以采用一人领唱,众人合唱的表演形式,创造一个非常热闹的活动场面。”然后让学生在观看一遍采莲船的视频,根据教师的接受充分感受采莲船的表演形式。最后教师在带领学生一起学习《采莲船》这首民歌,掌握这首民歌的领唱与齐唱的演唱特点,并可以选择一名学生作为领唱,其他同学齐唱进行表演,充分感受一领众和的演唱方式,同时通过对湖北莲乡民间风俗的理解,激发起对传统民族文化的热爱之情。
二、利用角色演绎,创设体验教学情境
强烈的好奇心与表现欲是小学生典型的年龄特性,并且具有极强的模仿能力[2]。
音乐教师可以充分利用这一性格特点,在小学音乐课堂中,音乐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为学生营造体验课堂教学情境,让小学生通过各种角色的演绎,体验音乐中蕴含的丰富情感以及精神内涵,充分感受音乐的独特的表现方式。
例如:在湘教版小学音乐教材《小黄帽》的教学活动中,本章节主要是帮助小学生体会到交通安全在生活中的重要性。音乐教师首先要准备一些交通标志道具、小红旗、小黄帽作为教学素材备用。可以做一个课前引导,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播放几种生活中常见的交通标志,并与学生们一起交流这些交通标志代表的含义以及作用,进而引导出今天的学习内容《小黄帽》,首先,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学念儿歌部分,帮助学生掌握儿歌节奏,然后在引领学生学习演唱部分。然后再将各个部分进行连贯演唱,让学生充分体会这首歌的演绎形式。最后教师可以带领学生走向操场,并将事先准备好的道具分发给小学生,让小学生自己选择想要扮演的交通参与者,一起表演《小黄帽》。通过学生对这首歌的演绎,体验交通参与中遵守交通安全的重要性,充分感受这首歌所表达的含义,提升小学生的交通安全观念,在日常交通参与过程中时刻遵守交通规则。
三、利用生活元素,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
所有的艺术灵感大多源自生活,音乐的创作也并无例外,音乐教育工作者将生活元素合理的添设在音乐教学中,创设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教学情境,可有效促进小学生体会音乐与生活之间密不可分的关联,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感受音乐的魅力[3]。与此同时,让学生学会利用生活中无处不在的音乐元素,感受音乐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带来的积极作用,加深对音乐的认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致。
例如:在湘教版音乐教材《浏阳河》这一章节的学习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们播放李谷一版本的《浏阳河》,然后让学生说一说自己听到这首歌的真实感受,让学生在歌声中感受到作者对家乡赞美以及热爱之情。同时可以让学生们说一说我们的家乡除了歌曲中的描述的美景之外还有哪些家乡美景,进而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的情感,充分带动学生的课堂情绪,然后在开展对这首歌的学习,让学生准确把握这首歌的演唱情绪以及歌曲的演唱节奏,掌握这首歌的演绎技巧。为了加深学生对湖南民歌的了解,音乐教师可以对教材内容进行延伸,选择生活中耳熟能详的湖南民歌如《刘海砍樵》、《又唱浏阳河》等歌曲让学生进行赏析,同时还可以帮助学生将《刘海砍樵》编成一个音乐节目,让学生用当地的方言进行表演,激发学生对家乡与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良好人生价值观念。
结束语:总而言之,为了充分满足当前小学生全面发展的学习需求,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加强对小学音乐学科的重视,对当前的音乐教学方式进行积极地创新,学习先进的教学思路,创设多元化音乐课堂教学情境,让小学生对音乐拥有一个更加深入的认知,认识到音乐在我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中的积极作用,深刻感受到音乐的独特魅力,并通过对音乐知识的学习,培养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提升学生的欣赏水平与审美能力,为学生养成健全的个人修养以及良好的社会品质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在现阶段我国新一轮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实现小学生综合能力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 情境激趣美在"乐"中——探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J]. 北方音乐, 2019, 039(013):135,215.
[2] 徐春英. 情境教学模式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科技资讯, 2020, 018(004):186-187.
[3] 李苗. 让音乐课堂"活"起来——小学音乐教学中情境的创设艺术[J]. 北方音乐, 2020(5):175-175.
课题基金:本文系莆田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课题“情境创设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研究”(立项编号:PTJYKT19117)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