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赛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汇宇小学
摘要:书法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之一。在小学阶段开展书法课程,可以促进小学生的人格、身心、创造力和审美素养的培养,实现美育教育。书法作为一门艺术,有着其他学科无法媲美的重要作用。但现今,在小学书法教学中仍然存在着很多问题,尤其是对于小学生美育培养的重视程度不够。本文讲述了书法教育的现状、在美术书法教育中实现美育教育的策略和重要性,帮助美术教师更好地开展书法教育的课堂。
关键词:美育 书法 美术教育
一、美术课堂书法教育现状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手写汉字的机会逐渐减少,开始依赖于电脑、手机等设备打字输入,这不仅造成了常提及的提笔忘字的现象,还导致了书法文化的丧失,将其逼迫至一个尴尬的位置。虽然我国的很多小学设置有美术课,但是多是进行一些简单的绘画和涂鸦,其中锻炼书法的机会少之又少。而且,对于处于应试教育下的压力巨大的学生来说,更多的精力被投入到语数外三门主课当中,常常忽略这些科目,家长也对其不加重视,很多学生甚至连“文房四宝”都没接触过。
二、在美术书法教育中实现美育教育的策略
1.重视教师培训
要想提高书法教学课的质量,教师必须有一定的书法基础和书法水平。教师的一手好书法可以唤醒学生心中对中华文化的向往,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更加高质量地开展各项书法教育。教师地培训包括理论方面和专业方面。教师需了解书法的相关理论,比如书法的发展历史,书法大家的笔风和心理状态。专业方面即是不断培训教师的书写水平,通过考核方式促进教师利用课后时间不断提升自身能力。同时,学校要鼓励美术教师互相交流教学心得,开展书法教学的理论研究会议,集思广益,共同为学校的书法美育建设贡献力量。
2.完善课堂设施
如上所述,当前书法教育发展的现状不佳,尤其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不够完善。学校应加强对书法培养的重视,配备多媒体教学平台,让同学们利用多媒体了解书法历史和其中深藏的文化底蕴,感受书法大家的妙笔生花,同时配备好笔墨纸砚以及书法的教材,让同学们可以时刻练习,感受入笔、行笔、收笔的方式,不断提升自我书写水平。同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教学设备对学生的书写姿势进行录像,之后通过研究录像,教师可以明确每个同学的书写姿势或者执笔方法上的错误,适时指出,帮助同学们及时改正,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书写习惯。
3.开展书法活动培育学生兴趣
书法教育是不能一蹴而就的,需要学生不断练习,用时间和耐力去争取一手漂亮的书法。但是如果只是一味地练习,学生难免会觉得有些枯燥乏味,而失去继续努力地兴趣,这是,教师需要开展一些新颖的活动,帮助学生持续书法练习的兴趣。
首先,班级可以设置书法展示区,每周更换写的好的学生书法作品,这可以激励学生不断借鉴,相互竞争,竞争可以促进学生潜力的发挥;同时学生可以看到身边同学的进步,也能够跟随其脚步、学习其优点,提升自身能力。教师可以让同学分享自己的书法作品,并让学生上台评价,哪个笔触比较好,哪里出现了失误,通过相互欣赏,学生可以意识到自身不足,不会被“当局者迷”所困,同时也增加了审美的技巧,进行了美育的培养。其次,学校可以开展艺术节活动,可以阻止家长一起参与,让家长看到自己孩子在书法上的潜力,也能够提高家庭对书法的重视程度,同时,学校也可以通过邀请书法家现场演示,让同学更加近距离地感受书法的魅力。明白汉字布白的艺术和笔画线条中所透露出的高尚之美。
教师也可利用美术课的特点,加强书画融合创作,开展一些书画社团,让书法和绘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更有意义的是,将书画艺术与传统节日相结合,如:春节、端午等每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都让学生进行书法创作,他们可以临摹古人的诗词,也可以自行创作,将美与活动与生活结合、与文化结合,可以加深学生对自身文化的认可程度,感受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感受书法背后所藏匿的五千年文明,使教育的意义得到升华。
4.评价体系需完备
教师需要对学生的书法作品有完备的、统一的标准,不能有所偏颇,使学生觉得心有委屈而失去学习兴趣。对于书写能力好,或者进步程度大的同学,教师需要提出表扬,鼓励其继续努力,写出更好地字,并为其争取一些参与校级、市级比赛的机会,让其充分发挥所长;对于书写能力差的同学,不要过分训斥,而应给予其鼓励,恰当地指出其书写不到位的地方,有的放矢地帮助他改善书写能力。公平的评价体系是合格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而鼓励为主的教育能够减少学生的学习压力,更有信心去学习书法。
当然这种评价体系也是因材施教的,即对不同年龄段的学生需要有不同的要求,教师不能强迫低年级的、刚接触书法的学生与高年级学生达到同等水平,这是不符合现实规律的,给不同年级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标准,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找寻到自己的前进目标。
5.适当增加练字时间
同语数英教师一样,美术教师也可以给同学们布置少数课后练习,量可不多,但需每天提交,即需要同学们每天都能够提起毛笔,锻炼书法,使之成为一个持之以恒的习惯。想要练就一手好字,必须持之以恒,让手指有一个锻炼的机会,俗话说,“勤而不辍,必有所成。”相信同学们也会在书法中找到美、发掘美,从而养成自己的品性和专属于自己的笔风,爱上书法,爱上中华文化。
三、美术课堂开展书法教育的重要性
书法是美与善的紧密相连,俗话说,“见字如见人。”书法可以陶冶情操,培养一个人的性格品行,使人沉下心来,处于一种淡薄悠远的心境,而不去追名逐利。同时书法也能使学生集中精力,使其做事沉稳认真,这对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极为有效的在练字过程中,只有写好一笔一画,逐字逐篇地写好,才能掌握书写技法,从而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坚毅耐心的优良品质。
加强书法教学,还有利于帮助学生了解民族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这与我们当前的教育理念是完全相符的,带领学生学生参加各类书法交流活动,能够帮助学生对中华文化产生由衷的肯定。同时锻炼书法还能在素质教育中起到开发智力的功能。方块字的学习,其实相较于英文字母,形象的表示能够的、启迪学生的智大脑首先,临摹书法是对模仿能力的锻炼,其中主要锻炼学生的观察敏锐度和中枢神经处理能力,对范本进行揣摩,把形象的文字转为了意象的表达,久而久之,学生就能领会出书法中每一笔的精妙绝伦,感受到通篇书法所展示的浩然正气,这是对学生美商的极好培育。书法,即是通过富有精神力量的实践,让学生不断累计艺术涵养,最终学会创造美和表现美。
书法教育的优点还在于维持儿童身心发育的健康,这既包涵心理健康,也包涵体魄的训练。执笔方式的正确,能够有效地锻炼手部肌肉,书写时,需要呼吸均匀、手眼协调,体态端正,这都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潜移默化的好处。
四、结语
随着近年来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行,“融美育于课堂”这一观点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美术课是美育教育最不可或缺的地方,教师一定要把握好美育技巧,提高课堂质量。注入美育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丰富他们对美的体验,而且能够培养学生理解美、热爱美、创造美的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书法是中华文化一块灿烂的瑰宝,蕴含着无数仁人志士的人文胸怀和道德涵养,绝不可荒废,新时代的青少年更要传承这项民族文化,成为自己之后步入社会的一项储备能力。
参考文献:
[1]邹荣. 在书法教学中实施美育初探[J]. 上海教育科研, 1987(06):38-39.
[2]张留君. 浅谈书法教学中的美育教育[J].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2011(12):232-232.
[3]徐霞.“审美居先”与书法美育生态的构建——浅谈陈振濂书法美育思想的现代性和生存论倾向[J].江苏教育,2021(13):36-38+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