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彦春
(黑龙江省绥化市第一中学 1520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对教育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出,“核心素养”这个教育理念近来出现频率有所增加,中小学基础教育和高等继续教育都逐渐开始重视学生的核心素养教育培养。在核心素养的培育要求下,加强高中政治课程教育,创新政治教育理念方法,提升政治教学有效性,对于加强学生的综合核心素养和思想政治修养、促进我国思政课程教育教学具有十分重要且迫切的实际意义。
关键词:核心素养 高中政治 课堂教学创新
引言
高中政治课堂是我国德育教育建设工作的首要教育阵地,包含了我国德育教育的工作内涵,承载了“以文化人,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但是,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和社会教育理念的进步,传统的政治教育已经不再适用于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和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了,需要政治教师转变一定的教育观念,革新教学理念,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和方法,提升教学有效性,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价值理念教育,使学生具备成人成才的知识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素质,成为新时代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青年。鉴于此,本文将针对核心素养视野下的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创新进行初步的现状分析以及策略浅析。
一、背景及现状
当下,核心素养的内涵要求包括了社会参与这一要求,具体表现是拥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感。思想政治教育一直是我国教育的核心任务,青年学生的思想方向正确了,国家社会的发展方向就不会出错。因此,国家对全国各学校思想政治课程教育十分地重视,下达了许多建设性的指导文件,指派了众多专家学者到各学校开展教育指导工作、传授教学经验,取得了一定教学效果。但是,我国现阶段的高中政治课程教学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有待优化和改进,例如:政治教学规划设想与实际情况差别较大,个别地区思政教学情况不理想;教学模式固化死板,缺乏创新;学生对思政课程不重视,缺乏积极性,课堂参与度不高;部分教师教育观念落后,自身思政知识与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有机结合……
二、促进高中政治课堂创新的必要性及实践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核心素养能力。创新政治课堂教学,能够增强学生的政治文明思想,提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个人价值实现。同时,也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公民意识和社会责任感,推动社会发展进步,成为对国家社会发展有贡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二)促进我国德育工作的发展。高中是德育工作的重点宣传阵地,构建高效政治学习课堂,提高政治教学效率和质量水平,有利于德育工作的创新长远发展。
三、创新高中政治课堂教学的策略探析
高中政治课堂落实核心素养内容,需要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及时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活跃政治课堂氛围,拉近师生关系,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激发学生注意力,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提升。
(一)创新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形式多样性。政治课堂教育要及时转变教育模式,革新教育理念,摒弃传统的“照本宣科”的应试教育模式,增强教学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教学过程的灵活性。可以学习借鉴国外课堂的优秀经验,开展灵活有趣的课堂实践讨论活动,增加政治课堂学习的趣味性,同时,也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加深学生对政治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例如,教师可采用让学生课前自主查找资料预习、课中小组合作交流讨论、课后总结汇报成果的教学方式,组织开展日常政治教学。
(二)以学生为教学中心,提升学生主体地位。在传统应试教育模式下,学生主要是跟着老师的教学进度按部就班地学习,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时间比较少,学习积极性不高,在课堂中属于被动学习,往往实际学习效果不是那么理想。教师可以合理设置课程环节,提高学生的参与度,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到课堂学习活动中,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应逐步引导学生深入主动学习,可采用创新型的互动提问方式的进行教学,让学生从思考问题锻炼思维能力、从解决问题中锻炼实践运用能力,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性。
(三)在实践活动中渗透政治教学,提高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教师应将政治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将德育工作渗透于学生的日常学习中。例如,教师可以将政治课堂教学内容放到一个实际的教学情境中,让同学们在一个情境中学习新知识是一个非常高效且有趣味的教学方法,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的政治核心素养。同时,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客观的理性政治认知、社会参与度和责任担当意识,具体表现为社会责任感和国家认同意识,这些都是核心素养中的重要内涵。
(四)注重爱国主义教育,培养理性政治认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价值观念和理想信念的培养和塑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坚定爱国主义政治立场,自觉维护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例如,教师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向学生展示爱国主义教育性质的纪录片或影视片段,增强学生的政治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
结语
高中政治是德育的重要内容,在核心素养的培养下,教师教授政治理论知识时要运用多样化实施教学,结合实践活动,实施创新的教学模式中,渗透“以德树人”的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开展教学,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促进学生成长为一个拥有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世界观的人才。教师应把握核心素养培养这一重点,创新政治教学理念方法,提高学生主体地位,在实践活动中渗透德育教学,增强学生的政治认知,以文化人,以德育人,使素质教育落实到学校教学的每一环节,促进青年学生政治知识水平的整体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娜玲.核心素养视阈下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J].考试周刊,2021(29):155-156.
[2]张永超.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路径探析[J].高考,2021(15):123-124.
[3]倪朝虹.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政治德育渗透路径分析[J].高考,2021(14):150-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