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英语课堂情景教学浅析----以英语试题为例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何增杰 周俊峰
[导读] 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言技能分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viewing)、写等
        何增杰  周俊峰
        山东省博兴第二中学
                                                 
                                                 
        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语言技能分理解性技能和表达性技能,具体包括听、说、读、看(viewing)、写等,学生基于语篇所开展的学习活动即是基于这些语言技能,理解语篇和对语篇作出回应的活动。
一、生活情景在英语试题中的运用
1、由浙江卷的a serpentine line所想到的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指出:知识往往在情境中生成和显现,“任何知识要具有生命力,都必须作为个过在在干一定的生活场景、问题情景或思想语境之中。知识本来产生于某种特定‘境域’,按照科学社会学的观点,产生于知识发现者的生活、情感与信念,产生于研究者的知识,产生于研究共同体内外的争论、协商和各种思想支撑条件”。
        近日我在与学生一起研做2021年1月浙江卷英语试题中的七选五时,看到有不少同学笑了。这是“会心一笑”。
        本文是说明文。文章主要讲述了一个人人都会遇到的超市结账时排队问题,你明明找了一个“看起来很快的队伍”,结果却是别的队伍捷足先登;文章指出这是个概率问题,同时研究人员提出的蛇形队伍的新方式,但是很多超市没有足够的空间或人力,最终作者并没有给出切实的解决方案,而是“Good luck(全看运气了)”。
        这篇说明文并不枯燥,因为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很紧密的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学生都有很强烈的同感。
        果不其然,我一问:“Who would like to share the main idea with us?”很多同学纷纷举手,甚至直 接开喊:“商店排队……”
        我笑着问:“Have you met the similar situation in the grocery?store? ”
        “Yes!Lots of situations like this one.”?他们笑着回答。
        我接着问:“How do you feel when you are caught in the long line?”
        “Upset.”“Anxious.”“Annoyed.”“Impatient.”……
        “Now let us?get more information from the passage about a long line.”
        学生们的情绪被调动起来了。
        接下来的课堂就很轻松愉快了。
        通过这篇文章,学生们了解在超市结账排队时,哪支队伍会进行的快是个“probability”(概率)问题,也明白了排队快慢只能“听天由命”(So wherever your next wait may be: Good luck.)
2、停车场里的viewing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中对教学情景化的作用做了如下描述:第一,情景可以有效刺激学生,不仅使学习过程成为对知识本身的接受,更会使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第二,情景可以使枯燥乏味的知识产生丰富的附着点和切实的生长点,让教育具有深刻的意义;情景增加了学习活动的生动性、趣味性、直观性,让学生在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的交互碰撞中正真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我在教授一篇完形填空时,就尝试着运用了情景化教学。

文章的大意是作者“我”在超市停车场的车里等女儿时,观察(observe)到两位逛超市的女士,一位穿着考究(well-dressed,in high heels),开着豪华越野车(a huge new sports car);一位衣着简陋(cheap),开着破车(burning-oil?& disrepair car)带着四个女儿。出超市时,“sports-car lady”变得“annoyed”“slid into”“out of patience”;而“cheap”女士把买的饼干分给孩子们时,孩子们“They smiled like they were the most priceless gifts in the world”。
        第一句“You can learn a lot by just sitting in a parking lot”,学生们就能体验到这个生活场景,然后对于“衣着考究”女士和“衣着简陋”女士也似曾相识,这样学生的情绪一下子就调动了起来。接着在讲述部分选项时,我稍作引导,学生就能反应过来。例如,第5小题,A. out of condition B. out of trouble ?C. out of date ?D. out of place,我告诉学生,out of?的基本含义是:“在……之外”“接触”“脱离”没有“缺乏”等,他们就能推测处以上四个选项的意思。第11题,A. unpacking B. checking ?C. paying D. unfolding,学生把unpacking和unfolding两个词混淆了,于是我给学生展示了这两个词的英语释义,unpack:to take things out of a suitcase, bag, etc;unfold:to spread open or flat sth that has previously been folded,or to become open and flat。我接着引导学生关注上文语境:They had a week’s groceries in their cart,?学生最终确定选择unpacking。同时,让学生回忆自己到超市购物后,把物品从购物车里取出的情景,结合所学词汇,让他们用三句话来描述。有的同学写了下面的句子:Last weekend, I as well as my mother went shopping happily. After paying the items, we pushed the cart to the parking lot and unpacked my favorites.这几个易混淆的词汇就搞定了。
        在与学生共同学习了具体语言知识后,我再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在文章最后的句子:There are many kinds of riches in life, but the most valuable one should be love. May you fill all your days with love.我们要用心来观察、体验和思考日常生活中的love,妈妈做的一道菜,爸爸的一句叮咛,老师的一个眼神,同学的一个帮助,陌生人的一句谢谢,都包含着爱意。



3、搬家之sadness

        《核心素养导向的课堂教学》一书中提出了情景化的五条特质与要求,其中第三条是情景化要体现学科特点,学科性是你教学情景的本质属性,强调学科性,就要挖掘学科自身的魅力,利用学科自身的内容和特征来生发情景。我们英语教学就可以利用英语的人文性、语言性来创设英语的教学情景。
        在情景化教学的具体策略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创设的情景来进行情景化教学。语言表达的形象性能够使学生脑中呈现出一幅幅鲜明而简洁的画面。

        我在教授一篇英语文章时就采用了让学生找出文章中的关键词,反复诵读,仔细体验英文词汇所表达的感情来生成场景这一情景教学方法。文章描述了一位a once?happy 12-year-old kid对于搬家的不解和伤感以及对于新家的迷茫(For the first time in my life,?I wondered what?home?would be like to me tomorrow.)
        我请学生在文章中找出描写作者情绪和动作的词汇,经过小组讨论,最终确定了一下词汇,描写作者情绪的形容词和副词:bitter , cold?,?solemn , helplessly, sad?, empty,?in a daze;?描写作者情绪的动词:burned a hole in my stomach, had no?choice but to sit, thinking,danced?around in my mind,?march,?like World War?Ⅲ was starting。
        我请学生反复诵读,体会这些词汇所创设的情景:冷风吹着雪花,一个孤零零的小孩子抱着小狗,静静的坐在冰冷的地板上,发呆。父母忙着打包和装车,还有几个陌生人。
        教室里一片寂静。学生也因为作者的伤心而伤感,或许有的同学回忆起了自己搬家时的场景。

        结合英语山东卷新高考写作第一节,是要求学生为学校举办的5公里越野赛跑活动写一篇报道,学生要紧扣主题,展开想象,从参加人员、跑步路线、活动反响等方面进行写作,使每一个要点都得到明确的体现。这样的语篇和任务情境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积极开展体育运动,用心体验体育运动的过程。
        
        情景化教学需要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相连,我们教师需要通过联系生活创设情景。现实生活是教学的源泉,教学只有联系生活,走进生活,才能是人正真体验和理解知识的内在意义与价值。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