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燕霞
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市杭锦后旗陕坝小学
摘要:新课改提倡学生积极、主动、自主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合作学习是当前小学数学改革的热点话题,利用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得到诸位数学教育工作者的一致认同。以新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三课《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教学为例,分析小学数学课堂中小组合作教学的具体组织策略,为小学数学教学改革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应用;新人教版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指出: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应当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掌握数学思想与方法。基于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这一要求,我们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应用。
由于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小学数学教学中满堂灌的教学方式已经对学生产生了很多不良的影响,不仅遏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还束缚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索精神,这将不利于学生成长,也会滞缓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改变传统地接受性学习方式,倡导新的学习方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能够有效改善当今教学当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人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认为主要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有效促进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和发展。
一、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合理分组
由于学生们各具特点,在性格、性别、爱好、学习能力以及交流能力等方面都存在差异性,因此,教师应该在充分考虑学生特点的基础上,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分组的原则应该做到求同存异,所谓求同存异是指,小组之间应该求同,而小组成员之间要求存异。小组之间求同指的是每个小组之间的实力要差不多,这样才能保证小组学习的正常进行;小组成员之间要求互异,目的是让学生之间能够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共同进步。当然,教师还应该为每个小组分配好角色,应当包括小组长、记录员、实验员、汇报员,他们之间各自有着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相互配合,有条不紊地进行学习。教师应该在一段时间以后将小组成员之间的角色进行互换,目的是让每位学生都体验不同的工作,尝试完成不同职位的任务,对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二、通过情境创造来提高学生合作学习的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的前提就是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和热情,学生只有对合作学习产生兴趣,才能保证教学的顺利开展。所以,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之前,教师要进行相应的情境设计来使学生产生解决问题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在教学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这一课时,创设联欢会的情境,并提问学生,从情境图中了解到了哪些数学信息,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然后列式解答。在解答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动手摆小棒,组内交流计算方法,并及时汇报。整理并呈现算法—交流并理解算法,由具体到抽象地使学生掌握算法,并体现了算法多样化思想。
在学生们操作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指导,在这个环节结束后,教师会对学生的方法进行交流,交流完后指出,教材呈现了两种算法,每种算法的呈现仍以小棒图与口算过程算式图相对照呈现,突出了算理,并且以“先算......”突出了这两种算法地不同,进而突出了每种算法地重点。这种情境的创造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具有重要作用,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
三、利用比赛竞争的方式,提高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数学知识有时候比较枯燥乏味,小组成员之间会提不起精神,这时,就需要引进一定的比赛活动,激发各小组织成员之间的斗志和活力。面对比赛竞争,各个小组之间会摩拳擦掌,跃跃欲试,在比赛的过程中,各组成员相互配合,解决难题,体验获得知识和获得成功的喜悦,教师对获得胜利的小组进行表扬,对失利的小组进行鼓励,这样学生们会对下次的知识比赛会产生期待。当然教师也要对比赛进行友善引导,小学生年轻气盛,面对比赛难免会出现尴尬的局面,所以教师要做好协调导向的工作,引导学生友善比赛,积极帮助学生发展和谐的人际关系。
四、适时对小组合作学习进行激励,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
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时,教师要适时地对学生的学习进度、学习效果进行科学有效的评价。对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实际表现进行有效的激励,这样的激励措施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在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自主学习欲望,还能够培养学生对小学数学学习的兴趣。对于心智还未成熟的小学生而言,小组合作学习是以学生个体的心理活动为基础,从而达到认知与情感统一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获得的不仅是知识,更多的是学生的整体意识的形成,一种以小组为整体的集体荣誉观和合作意识的形成。这些非智力因素的形成,将会促进其今后的学习、生活。而作为小学数学教师,在学生形成合作意识的过程的激励、奖励措施,有利于鼓励每个学生的小组合作的参与度。
五、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帮助学生达成合作学习的目标
在小学数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学生总会遇到不少困难。因此,要想促进小组合作学习的成功,就要求教师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进行正确的引导,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帮助学生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教师在学生进行合作学习之前,要为学生制定切实有效的学习目标,要为学生解释合作学习的具体要求等。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引导,也是教师参与合作学习的一种具体形式,有利于提高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培养教师与学生的感情。而对小组合作学习制定具体的目标,有利于提高学生们自主学习的效率,促进小学数学的发展。
结语: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激情,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取长补短,提高合作能力,教师更应该完善和改进合作学习的方法,促进合作学习的有效发展,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适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曹廷和.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J].学术研 究,2011,(5):137-137.
[2]李杨.浅议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的应用[J].教育教学论 坛,2014,(2):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