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课在运算定律教学环节中应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陆一杰
[导读] 小学运算定律公式比较枯燥无味,反复的练习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增加学生负担
        陆一杰
        横县横州镇新桥村委小学        530300

        内容摘要:小学运算定律公式比较枯燥无味,反复的练习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增加学生负担。因此把微课与运算定律教学相结合,在预习、导入、例题、练习、复习等教学环节中合理使用微课进行教学,把抽象的公式形象化,视觉、听觉相结合,更符合小学生形象思维特性,加深学生对公式的理解与印象。
        关键词:微课  运算定律  教学环节

        运算定律是计算教学中一个重要内容,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定律,把定律与生活相联系,利用定律进行简便运算解决生活问题。但是运算定律公式比较枯燥无味,为了增加趣味性,把形象生动的微课引入运算定律课堂,把抽象的公式利用视频、图片形象展现出来,更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降低学习难度,让学生更深入理解运算定律。

        一、数学计算教学现状
        在调查中发现,农村小学教师在计算教学中大多首先按照课本的例题进行讲解,让给学生推导公式或者理解公式的内涵;然后让学生的通过反复的强调读背机械记住公式;接着通过课内的练习让学生反复练习巩固知识点;最后通过课后练习提升学生的做题能力。这种教学方式可以让学生形成机械反应,大量的练习加重学生的负担,不符合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数学的计算比较抽象,枯燥无味的计算过程,容易产生厌烦的心理,很多学生都不太喜欢上计算课。微课可以使枯燥无味的数学计算形象化,增加趣味性,因此在运算定律教学中引入微课视频,化抽象为形象,增加趣味性。
        二、微课在运算定律教学环节中的应用
        1.利用微课进行预习
        在调查中发现,学生的预习比较敷衍,大部分的学生都是自己浏览一遍课文内容,少部分能够自己提出问题,极少部分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有些学生甚至没有预习的习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利用微课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引导学生预习课文内容。可以通过富有趣味性的微课视频,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欲望。也可以通过微课视频引导学生思考重难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内容,发现问题,并通过微课视频解答简单的问题。还可以通过微课视频规范学生的预习标准,养成良好预习习惯。比如利用微课引导学生预习乘法交换律的知识,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创设生活中常见的排队情境,让学生横着看和竖着看分别列出算式6×7和7×6,两种算法的结果是一样的,引导学生思考这种现象是偶然还是具有规律性的,引导学生探究乘法交换的规律,理解公式的内涵。不能理解的学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学习,更具有目的性,提高听课效率。
        2.利用微课突破教学重难点
        小学生能够高度集中注意力的时间比较短,而微课具有时间短、高效、形象的特点,符合他们认知事物的规律。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微课比较新奇,利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式,集中5分钟左右的时间落实重难点,可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微课可以结合精美的视频、图片、声音等为一体,创设各种形象生动的生活场景,或者把知识点融入动人的故事情境中,增加趣味性。

比如在乘法交换律的学习中,学生很容易记住公式a×b=b×a,但是对定律内涵的理解与应用于生活实践是教学的重难点,例题的讲解学生比较抽象,为了突破重难点,首先利用微课创设生活中常见的厨房转角贴瓷砖现象,计算一共用了多少块瓷砖。利用动画展示计算的方式,3×10+5×10和(3+5)×10,推算a×c+b×c和(a+b)×c,让学生在具体形象的生活现象中推导出公式,理解交换律在具体生活场景中的应用,从而突破教学重难点。
        3.利用微课讲解错题
        微课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利用微课的形式展示错题,利用字体颜色的变化,动态的动画展示,重点标识易错点,学生可以更直观的标出易错点,加深学生的印象,提醒学生不要再犯类似的错误。比如24+127+476+573,学生很容易这么计算:
        24+127+476+573
=24+476+127+573
=500+700
=1200
        这种计算方式,计算的结果没错,但是计算的过程却是很多学生经常犯的错误,为了让提醒学生不再犯类似的错误,通过微课的形式,给24+476+127+573加上括号,并让括号变成红色而且多次动态重复,在旁边配上形象的动画,加深学生印象,降低犯错的几率。而且利用微课展示错题,教师可以在课前录好视频,在改作业的过程中,挑选学生容易犯错的题目,在课前录制好微课视频,纠正学生的错误点,更直观形象,而且可以节约板书的时间,提高时间利用率。
        4.利用练习课后复习巩固
        农村小学生由于受到经济和地域的限制,很难像发达地区的学生享受课后的辅导,微课不受时空的限制,可以让学生进行免费的辅导。随着移动互联的发展,为微课的课后辅导提供了可能性,学生家长基本都有智能手机,只要能够上网就能够利用微课进行课后的辅导。学校都建立有班级群,教师可以利用班级群发放微课辅导的视频,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学习情况,自主选择课后的微课辅导视频。教师可以设计不同的难度的微课视频,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选择不同学习内容,做到分层次教学。相对比传统的课后辅导方式,微课视频具有形象生动的特点,教师可以设计富有趣味性的课后辅导小视频,结合学生喜欢的故事、动画等形式,设计一些富有趣味性的题目,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设计德国著名数学家高斯的故事,计算1+2+3+……+100,让学生思考计算方式,通过高斯的故事,让学生理解简便的计算方式,利用学生喜欢的故事情境,配上动画的展示,增加趣味性。
        微课具有形象、高效、便捷、不受时空限制的特点,可以在预习、突破教学重难点、错题纠正、课后复习拓展等环节中使用,为农村小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便利,可以让学生享受丰富的教育资源,增加运算定律学习的趣味性。在运算定律的教学中,可以充分利用微课资源,精心设计微课教学,提高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丹,赵艳.教师微课制作问题分析及培训对策研究[J].中小学教师培训,2019(03):12-16.
        [2]许新. 小学数学微课的设计及应用研究[D].海南师范大学,2016.
        [3]舒昊. 中小学教师微课技能水平现状与培训策略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5.
        [4]孟祥增,刘瑞梅,王广新.微课设计与制作的理论与实践[J].远程教育杂志,2014,32(06):24-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