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靳晓慧
[导读]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初中院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堂
        靳晓慧
        吕梁市离石区城镇中学,s山西   吕梁  03300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初中院校都开设了信息技术课堂,但因为受到传统教学模式及观念的影响较深,很多学校在进行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时还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化、学生学习兴趣不高的问题。本文中主要分析了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旨在提升初中学校信息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初中信息技术课;应用分析
        信息技术是一门理论与实践结合的综合性课程,初中开设信息技术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并使其掌握一定的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以此来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因为受到传统教学观念影响较深,很多教师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当中采用的还是“讲述+演练”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氛围枯燥乏味,无法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项目教学法是以项目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完成项目,并通过自己所掌握的知识对实际问题进行解决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一教学方法的应用可以很好的解决传统信息技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项目教学法概述
        项目教学法是指教师给大学生相对独立的项目,由学生完成项目的一个过程。项目教学法当中的主线是项目。而教师是这一教学方式的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其强调的是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和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项目教学法可以激发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说在初中信息课程教学中应用项目教学法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现阶段初中信息技术课的教学现状
        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载体主要是计算机,对于初中生来讲应当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当中却并不是这样的,很多学生对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兴趣并不高,甚至存在排斥心理。究其根本还是因为教师在这门课程的教学中,教学方法过于单一化,无法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尤其是在信息技术理论知识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会采用传统灌输式教学法,但这种方法较为枯燥无味,所以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也提不起兴趣。再加上初中生自身的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因此也就无法真正的理解信息技术理论知识。长此以往,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信心也会被打击,自然无法获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现在的初中学校将教学重心都放在了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课程上,对于信息技术课程则较为忽略,这也会对信息技术实践课程的操作造成一定的影响。很多初中院校计算机配备严重不足,在信息技术实践课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两名甚至多名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的情况;还有部分信息技术教师会放任学生在实践课堂上玩游戏,虽然也制定了相应的教学任务,但并没有将其严格的落实下去,这些问题的存在就会导致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效率下降,而通过在信息技术课堂中应用项目教学法则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
三、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策略
(一)为学生创设教学情境
        想要将项目教学法有效的应用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教师就必须要根据所在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教学情境,以此来激发出学生进行信息技术学习的兴趣,使其能够自主的进行项目探究,逐渐的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教师在教学情境创设的过程当中可以先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之后将其引入到设计的学习项目中去。初中学生的生活中也有很多和信息技术有关的事物,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学生生活中的项目,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或者是在对项目主题确定之后,让学生收集和整理一些生活素材。
        比如说在《给网页增加动感效果》的教学当中,教师就可以用项目教学法来进行教学,并联系学生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其自主探究学习。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先将项目教学法的教学目标制定出来,并让学生结合实际在网页上添加图文混排、艺术字等内容。之后教师在进行问题情境的设计,将准备好具有动感效果的网站主页展示在学生面前,进行提问:“在建立这些网站的过程当中需要运用的都有哪些知识?那将动感效果添加到网页的时候应该怎样编排呢?”通过这样的提问能够使学生学以致用,有利于其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
        在项目教学法当中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是最关键的一点,这样学生才能够有更多的学习机会。但是教师在为学生提供学习资源时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来引导,不要不停的催促和鞭策学生,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当中独立完成项目任务。一般来讲,一个信息技术项目中会涉及到多个方面的信息知识,甚至会出现学科体系跨越的现象。
        比如说在《动画设计与制作》的教学过程当中,就会涉及到很多内容,比如说配音、字幕、计算机基础等,而这需要学生对这些知识都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只有这样才能顺利的完成项目。教师在教学时一定要能够事先预估项目中用到的知识,并对这些知识在项目中的作用进行明确,向学生提供搜集到的相关知识资源,这样学生就能够更加高效的完成整个项目。
(三)科学安排教学流程
        为了能够将项目教学法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教师在教学流程安排时就要先明确项目的主题,之后再根据主题对项目内容进行确定。在教学流程的安排时应当充分考虑初中生的特征、信息技术水平以及年龄等,项目设计的难度要适宜,避免因项目过难,打击学生自信心,或是项目过于简单,不利于学生产生成就感,从而导致学生参与项目的积极性下降。此外,在进行项目设计时一定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全面掌握。
(四)评价机制的构建要合理
        在完成信息技术项目之后,教师一定要科学合理的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对于项目学习中态度良好、表现优异的学生给予赞扬,对于一些具有较大进步空间的学生给予勉励。其次,一定要重点关注学生在项目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做好对这些问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改正,避免下次出现同样错误。除此之外,教师还要让学生之间相互评论或是自评,使学生能够了解项目学习中其他成员对自己的看法,并及时发现自身存在的不足。在构建评价机制时不能局限于技能水平和理论知识,还要将学生的协作能力和团队能力纳入其中,确保评价机制的全面性,促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评价中获得进步。
结束语
        总之,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当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使学生对信息技术知识快速的进行理解和掌握,并逐渐提升自身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初中信息教师一定要加强项目教学法在信息技术课堂中的应用,通过多元化的教学策略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提升初中信息技术课堂的教学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罗云.浅析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电脑知识与技术,2015(13):138-139.
        [2]张小兰.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29):138.
        [3]张建.项目教学法在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大观周刊,2020(12):2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