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勇
昭觉县东方红小学校 四川省 凉山州 616150
摘要:科学现象的发生源于生活,学习科学知识也必须用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小学这一基础学段的科学学习是小学生步入科学殿堂的重要基础,也是学生打开未来科学之门的有力支持点。因此,开发有效的基础科学课和接近学生生活的科学教学途径是提高小学学生科学学习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
关键词:小学;科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策略
引言:小学时段的科学是具有综合性知识的一门课程,基础科学课程的内容包括四个学科,包括物理科学、生命科学、地球与空间科学、技术与工程、物理学、化学、地理、生物学等等各类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与生产与生活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为了深化课程改革和学生终身发展,基础科学必须实施生活化的课堂类型教育,教师可以将以生活为导向的教学策略应用于基础科学教育过程,以加强知识学习与生活现实之间的联系,并培养学生开展立足生活调查进行学习的相关方法,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生的科学素养的培养。
一、建立以问题为核心的生活课堂环境
在当前的基础科学教育中,教育工作者必须坚持以探究为核心的“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并充分调动小学生的参与热情,以确保小学生对科学知识保持高度的热爱。同时,教育工作者应精通建立以生活为导向的课堂环境构建策略,选择有趣的教育内容,让小学生亲身体验各种科学探究,并提高小学科学课堂教育的效率。例如,在小学时段《材料在水中的沉浮》教学过程当中,可以指示小学生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检测物质的物理性质,然后通过比较,学生们就能够发现物质的其他物理性质,在介绍这门新课程时,老师先是讲述了乌鸦喝水的故事,并问:“谁知道为什么水会上升?”小学生积极举手回答,科学教室充满活跃的气氛,这一课堂之上允许小学生轮流谈论他们的认知,并在小学生做出回应后,老师及时指导小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其他材料的应用,以科学地使用这些材料,并更好地制作各种材料来为日常生活服务。老师还为学生布置了探索性的作业,要求学生探究如何在现实生活中减少木材的浪费。
二、发现有效的教科书并提供面向生活的研究材料
小学时段的科学教科书接近于学生的实际情况,并起着相应的指导作用,初级教育者应有效地发现贴合实际的教学内容,以扩大小学生的知识面,让小学生在科学教室中充满生机和活力,并对于敢于提问的小学生的学习态度给予高度鼓励。同时,还必须向小学生提供面向生活的研究材料,例如小学生使用的牛奶包装,可乐瓶和泡沫,以便这些可以用作科学研究实验的材料。例如,当涉及到基础科学《生活中的静电现象》教学时,教师首先为小学生演示了最经典的静电实验,教师用桃木梳子梳了梳头发并使得头发产生了静电,然后教师让学生谈论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看到的静电,一些小学生说,冬天脱衣服时会发出“咔嚓”的一声,这是一种静电现象;还有一些小学生说,动物毛经过摩擦可以在泡沫板上吸附,这是一种静电。还有一些学生说,他们经常在电视屏幕前有触电般的感觉,这也存在某种静电。然后,使用多媒体课件向学生讲解产生正负电荷和静电的原理,使学生更清楚地了解到“具有相同电荷的物体会相互排斥,而具有不同电荷的物体会相互吸引”。教师所设计的这种面向生活的交互式的教育活动可以培养小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三、激发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科学生活实践
在新课程的背景下,小学科学教育应与时俱进,鼓励小学学生将科学知识应用于教学空间当中,以最大限度地提高他们对知识进行探究的渴望。由于小学生缺乏生活和学习经验,教育者必须选择学生熟悉的对象和环境进行教学实践活动,以使小学生更具创造力和想象力。例如,在谈到小学的“风向和风速”科学教学时就引入了新的生活情景,以进一步提高小学生对天气现象的兴趣和好奇心。“你能听见风吗?你可以用什么词来形容风?”然后教师在多媒体课件中向学生展示了各种图片,然后询问学生,“可以从图片相关方面进行思考吗?”通过这种教学方法,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改变了小学生的被动学习状态。在课程结束时,还可以要求学生测量风向,并可以规定在特定的一天测量风向,以达到提高生活化教育的效果,也可以使学生思考,还有哪些其他方法可以用来确定和测量风向?通过这些实践,小学生可以有更多的生活经历,从而促进小学生的整体成长。
四、每天分配作业,以改善学生的实践技能
在科学课程中,教育者必须组织小学生完成生活任务,以改变传统科学课堂当中枯燥和单一的教学状况,促进小学生了解科学学科的重要性,并增强小学生的工作能力。例如,在小学时段科学《食物包装上的信息》课堂当中,小学生经常会拿到食品包装袋,但很少注意袋子上面的信息,这项培训就要求小学生对常见的食品包装袋有事先的观察,这样能够鼓励小学生从更广阔的角度探索食物成分,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回家后,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观察他们的食物包装袋,并充分观察例如食物名称,有效期和配料表等相关信息。通过各种有效的指导,学生们能够意识到,虽然食品添加剂可以保持食品的味道,但过多的食品添加剂却不利于人体的健康。
五、将生活内容引入课堂当中,以促进生活教育的顺利进行
良好的开端对于提高小学时段科学中生活化的教育有效性是非常有意义的,因此,教师应重视在开展生活化教育的早期阶段的教学质量,以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端正学习态度和提高学习热情,教师必须以面向生活化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
例如,当教师描讲述“水”这种物质时,教师可以在上课前准备几个不透明的塑料袋作为容器,然后将沙子,石头,棉花,纸片,水,酒和新鲜的牛奶分别放入容器中,然后让学生通过触摸容器以识别容器内的物质,并找出哪个容器装满水,然后学生通过感知来回应。学生在进行了短暂的考虑之后,老师将请学生回答每个容器的物质,其中沙子,石头,棉花和纸片由于质地明显不同于水,所以学生基本上可以通过触摸来排除这几项答案,但是,却无法精确识别其他三种液体。此时,老师可能会问学生:“什么原因找不到盛有水的容器?”学生回答: “由于所有这三个容器都是液体,因此无法准确确定哪个容器是水,仅通过触摸难以分辨。””除此之外,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检查哪个容器装满水吗?”有的学生根据其不同口味判断,有的根据气味判断,从而准确找到了水。
结语:小学科学教育必须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并积极开展以生活化为特征的基础性的教育。科学知识来自生活,所以不应与生活现实分离,教师必须使用生活化教育材料,在日常生活中通过不断的适应和创新来进行小学科学教学工作,使得教学在与生活紧密结合的同时,小学时段的科学教师也能够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并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
参考文献:
[1]朱海燕.关于小学科学生活化课堂教学的策略探索[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6(02):205.
[2]章华娟.科学课堂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研究[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1):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