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贵
贵州省金沙县第二小学 551800
摘要: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是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关系到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的优劣。因此,进行生活化识字教学是非常必要的。小学语文教师应优化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识字环境,培养学生识字能力,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夯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 识字教学 生活化教学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到,“语文课程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育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识字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它是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的基础,也是其他学科学习和生活的基础。因此,识字教学不仅是语文教学的基本内容,也是语文教学的难点。
一、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重要性
读写能力,读写速度,读写风格是好是坏,都会对日后的学习和生活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阅读和写作水平的优劣。让低年级小学生学生积极地进行阅读和记忆大量的汉字,仅凭课堂上四十五分钟的教学时间是远远不够的。同时由于部分教师对识字教学仍采用一板一眼通过反复默写记忆的传统教学方式,虽然可以让学生记住,但低年级学生受年龄、心智的影响,长期枯燥乏味的识字学习只会逐渐降低他们的学习欲望,消磨对识字学习的兴趣,造成学得快忘得快的学习状况。
语文来源于生活,并且在生活中处处被应用。对低年级小学生来说,学习是无聊的,生活是有趣的,让低年级学生在学习中产生生活代入感的非常重要,也是能够让他们容易接受的。教师如果只将重点放在对课本知识的讲解,而忽略对课外教学的延伸,很有可能会造成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分离的情况,就会使学生对识字感到陌生。将生活化识字引入课堂教学,使学生产生熟悉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率,提升教学质量。低年级小学生心智还不够成熟,受年龄、思维等条件的限制,平时接触的大量内容都来源于生活,因此将识字与生活化结合起来是非常具有必要性的。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传统教学观念,顺应教育趋势,创新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案,营造良好的识字环境,将识字教学生活化、普遍化,注意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习惯,帮助学生更好的成长。
二、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生活化策略
1、利用生活物品识字
很多文字的形成都来自于生活,因此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教学资源重现文字组合的情境,脱离刻板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识字学习过程中学会观察、学会分析,通过形象的演示自然而然地完成识字任务。例如,在一年级上册《小书包》一课的学习中,要求学生能够认识关于书包的十一个字,会读会写,还要知道学习用品的名称,了解它们的用途,学会爱护文具、摆放文具,整理书包。教师在进行课程导入后,开始对“书、包”二字进行简单拆分讲解,通过儿歌的方式使学生对书包产生基础印象。接下来可以让学生介绍自己书包里的文具,将文具一一摆放在课桌上,对照教师展示的PPT图片找出对应的文具并大声喊出文具的名称及用途。在带领学生对这些文具进行简单的认读后,教师可以创设游戏情境,通过“小火车”的游戏方式,让学生复习所学的内容。把文具放在有盖的盒子里,给盒子贴上注音标签,以开火车的方式挨个对盒子上的汉字进行认读,答对的小火车可以顺利开走,答错的小火车则要将这一节“车厢”断掉,最后长度对长的小火车获胜。通过创设教学情境,利用学生自己的生活对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学生自我介绍识字
最能够将识字生活化的方式之一就是认识学生的名字。中国有上百个姓氏,这么多的姓氏组成了不同的姓名,包含大量的普通汉字和不常见汉字。对于低年级的小学生,名字是初进校园彼此熟悉交流的第一步,教师通常会让学生通过自我介绍增进学生彼此间的友谊。学生根据名字记住同学,同时也能记住不同的汉字。例如,在一年级下册《姓氏歌》的教学课堂中,要求学生除了会读会写,还要了解中国姓氏,渗透传统文化教育,提升识字乐趣。教师通过对偏旁的介绍认识汉字,如“弓长张”“木子李”等,在讲解完课本内容后,教师可以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姓名,挖掘名字背后的情感故事。在介绍时可以引导学生加入刚刚在课上学过的内容,通过分解偏旁部首来分析学生的名字和介绍学生的姓氏。家长在给孩子起名字时通常会使用一些蕴含寓意或组合起来带有祝福意味的汉字或词语,学生在介绍自己名字时除了可以增加识字量,还可以揣摩感受汉字背后蕴含的情感,提高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之后将学生的名字制成卡片帖子课桌上让学生可以在课下随时浏览,既熟悉了每位同学的座位,又记住了各个同学的名字,锻炼了语言表达及动手能力,达到了教学目标,还增加学生彼此之间的了解,形成更加和谐的班级氛围。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其中的基础,也是重难点所在。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心理变化及特点,灵活改变教学方式,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与识字教学互相配合,激发识字兴趣,培养识字能力,为学生日后的学习及生活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桂花.浅析提高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质量的有效策略[J].新课程·上旬,2018,(5):49.
[2]马建平,李倩娜.新课标下小学生识字能力培养的实践探索[J].教育革新.201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