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发挥教室布置的积极作用 创建优秀班集体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李佳萍
[导读] 教室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和基本组成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场所,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基本单位
        李佳萍
        绍兴市越城区斗门街道中心小学   312000
        【内容摘要】教室是学校的基本单位和基本组成细胞,是学生学习、生活、交流的主场所,是教学活动发生的基本单位。一个理想化的教室必定能激发每位学生学习与成长的热情,陶冶其思想情操,从而形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笔者将从教室环境的积极作用、教室布置存在的误区、如何布置教室这三方面浅谈如何巧妙发挥教室布置的积极作用,创建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关键词】教室布置;班级文化;班集体
一、教室环境的积极作用
        学校是学生学习和生活的场所,班级是学校教育管理的基本单位。学生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班级的教室中度过,教室是学生健康成长、个性化发展和人才成长的摇篮。教室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校园文化建设以及人文核心素养的提高。
        教室的布置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教室布置在教学情境中,是十分重要的一环,它具有欣赏、教学及创作的功能,若能发挥得当,能激励人心,鼓动、激励学生。反之则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结果,甚至影响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二、如何布置教室,巧妙发挥积极作用
        教室布置要符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班级文化建设的特征,为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班集体的凝聚力形成创造有力条件。教室布置不能单纯地作为作为一种装饰,而忽视班级文化渗透。下面,就班级布置谈谈个人的做法和看法。
        1.明确核心价值,建立适当有度的导向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场所,是对学生进行文化熏陶的重要场所,因此班级布置一定要有独特的文化内涵。教室布置要能够让学生明确班级目标,增强班级凝聚力,积极引导学生树立自信,不断奋发进取,但也不能过于单一的暗示。
笔者旨在创建积极向上,团结友爱的班集体,班训“乐学 团结 深思 进取”,是班级每位同学对自己提出的要求和标准。经过努力,班训已成为学生生活学习中的行动指南。班名“小天龙中队”,寓意积极向上、一飞冲天。
        围绕核心价值,教室里设立“漂流书屋”,摆放着同学捐赠的课外书籍,同学们根据图书漂流的活动方案有效地开展着读书活动。良好的阅读氛围,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知识,也大大减少了同学之间因打闹等引起的矛盾。
        “能量墙”,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把自己看到的,了解到的一些正能量的事,通过表扬信的形式展现在“能量墙”上。如“今天我生病了,小舒同学让我在教室里休息,她帮我去做值日,这让我感到非常温暖。”“我数学基础不好,我的小老师小语经常在课间教我题目,有时也会督促我背诵数学公式,在她的帮助下,我这次数学考试进步了10分,我非常感谢她。”类似这样的表扬信在能量墙上随处可见。“播下一种思想,收获一种行为;播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在这样的氛围中,相信学生会在潜移默化中懂得感恩,也懂得去主动帮助他人,班集体也会更加团结。
        2.确定文化主题,开展班级特色的课程
        教室是学生学习生活的主要场所,是老师授业育人的阵地。一个教室布置应积极向上,有利于营造和谐的班级文化氛围,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教室布置不能堆砌,什么都往里中塞,这不仅起不了效果,反而会使教室显得杂乱无章。

所以,教室布置要突出一定的主体性。
        笔者所带班级由一年级教至六年级,见证了孩子们的童年时光。孩子们在校园中健康快乐地成长,因此,在征询班级同学意见后,“灵悦教室”布置的主题就定为了“五彩童年  快乐成长”。教室的布置也都围绕这个主题进行展开。如文字标题制定为“五彩班栏”、“收获的味道”……这样的标题与传统名称相比更符合学生成长特点,学生更容易接受。
在教室后面墙壁以大草坪为背景,五彩的风车随风转动,一个小女孩坐在一朵大花上,六个圆圈分别表示一至六年级,每个年级都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事件呈现。
        3.更新填充内容,树立动态的布置观
        苏霍姆林斯基就如何发挥环境的教育功能曾经说过:“让每一面墙壁都会说话”。教室布置的内容,要坚持常换常新,不能一劳永逸。班主任要懂得充分利用好班级布置,不断地进行补充,不断地调动学生的兴趣与积极性。
更换不一定是大规模的,可以是小范围的,有针对性的。如笔者所带班级布置中,三年级的“Happy English”圈内,有英语小报、美文摘抄、谚语等;四年级圈内的国际跳棋,每周进行新的布局;五年级圈内的盘子贴画,有线描形式、彩色画形式、黏贴画形式;六年级的圈内,开学初张贴了新年写下微心愿,愿自己心想事成;3月份植树节,“爱绿护绿”,写下植树口号和如何护绿的方法;5月则是“劳动最美”,寻找身边最美劳动人,并拍下照片。照片中有交警、环卫工人,也有班级同学在劳动时的情景。中国梦,少年梦,6月,临近毕业之际,同学们在圆圈下面筑起了自己的梦,把对自己未来的期望书写在翅膀上,怀揣着梦想展翅高飞。教室内容每周、每月都有更新,这不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也会给学生及时的教育和启发,能增强学生对班级的眷念感,而且每一个同学都有机会参与进来,笔者规定每一期的内容更换都要由不同小组的同学担任完成,因此学生对于内容更新也都比较期待。                 
        4.发挥主体作用,培养“我是小主人”的意识
        新课程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发展的主体,真正以学生发展为本,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班主任首先要确立“班级是学生的”这一理念,充分意识到学生的主人翁责任意识不是班主任“给予”的,而是在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的活动中形成。在教室布置的时候,班主任要发动学生,鼓励学生,让全班同学都来计划组织教室的布置。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只有创造一个教育人的环境,教育才能收到预期的效”。笔者所带班级以往每学期都会因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不注意而被扣班级三项竞赛分数,但布置教室的这一学期,三项竞赛实现了0扣分。而在这一学期,班级参加的所有集体活动都能获得第一名的好成绩,这在以往学期中都是没有出现过的。一个理想的教室环境能给学生增添生活与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念,激发学生热爱班级,热爱学校,热爱学习的感情,促进学生的奋发向上。
参考文献:
        [1][苏]B.A.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杜殿坤编译.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2]唐伟红,崔华芳.影响孩子一生的36种好习惯[M].北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3]魏书生.班主任工作漫谈[M].文化艺术出版社,201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