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方式的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雷剑英
[导读] 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是字词的积累,三年级阅读量逐渐增多,单靠教师课堂讲解已经不能满足阅读需要,“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
        雷剑英
        横县横州镇宋村村委小学  530300
        内容摘要:小学低年级阶段主要是字词的积累,三年级阅读量逐渐增多,单靠教师课堂讲解已经不能满足阅读需要,“授人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从精读、略读、小组合作、设置悬念、思维导图等方式探究提高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  三年级  自主阅读方式
        
        “书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阶梯。”,通过阅读可以使人获得知识,汲取精神的力量。新课标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等能力,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
        一、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方式培养的现状
        有些教师认为考试经常考查课内知识,死记硬背可以直接拿下分数,指导学生自主阅读的方式,要靠长时间的指导训练,短时间内很难见到成效,有些教师过于功利性,注重字词的积累,甚至让学生反复抄写机械记住答案,导致学生在课内阅读中能够拿到高分,课外阅读却无从下笔。学生也习惯性依赖老师给出答案,死记硬背答案,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失去自主思考探究的习惯,不利于以后的语文学习,因此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注重自主阅读方式的指导,而不是代替学生思考阅读。
        二、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方式培养的策略
        (一)精读、略读
        阅读时有些需要精读,深钻细研;有些只合适略读,概览大意。不同的题目要求应该采取不同阅读方式。在语文教学中重点的篇目要精读,通过精读教会学生阅读的技巧,要求学生学会举一反三。比如诗歌《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通过精读,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学会关键字词分析诗歌情感和表现手法,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能够在以后的诗歌学习中运用这些方法进行阅读。对于课外的一些文学作品尤其是一些长篇小说,大部分的内容需要略读,通过快速阅读在最短的时间之内了解故事情节,理清小说的思路。小说中精彩的地方才需要精读,慢慢品味。略读可以让学生在相同时间内学到更多的内容,可以增加阅读量,开阔视野。要想提高学生阅读的水平,必须先重视学生精读,在精读中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之后才能够提高略读的效率。
        (二)训练阅读效率
        阅读速度是提高阅读质量的关键,当然阅读速度不是说越快越好,而是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达到最好的效果。同样的时间内阅读效率决定了学生的阅读量,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训练学生的速读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速读训练的方法:
        1.扫视法。要求学生以字词为单位,整体性阅读,抓关键词进行阅读,做到看得快,读得快,纠正学生指读、回读的不良习惯。比如《不懂就要问》问学生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采取限时阅读的方式,让学生找出关键句“孙中山小时候在私塾读书”“孙中山想:这样糊里糊涂地背,有什么用呢?”“于是壮着胆子问:先生,您刚刚让我背的这段书是什么意思?请您给我讲讲吧!”“先生讲得很详细,大家听得很认真”。学生找出这些句子,也找到了记叙文的六要素。


        2.搜索法。就是要求学生能够根据问题,快速搜索全文,找到答案。训练学生学会快速概括出段落的大意,抓住主句发现阅读的重点,圈定范围,通过关键词进行搜索。比如《秋天的雨》,可以采用限时阅读的方式,让学生快速找出课文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这些答案都可以在文中找出来,要学生快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找出每一段的中心句,抓住中心句的中心词进行回答。
        3.中心法。要求学生能够快速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教会学生中心句经常出现的地方,比如:题目、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比如《赵州桥》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燕子》中心在在第一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题目就是文章的中心。在阅读教学中要训练学生快速找到中心句,通过中心句理清文章结构。
        (三)小组合作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进行自主阅读,可以发挥团体协作的精神,组员可以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分工合作,解决阅读障碍,提高阅读的效率。小组成员之间可以互相帮助,共同进步。通过比赛的形式,可以激发小组之间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掘学生的潜力。比如在班级以小组为单位举办阅读比赛,让所有的组员分工合作完成阅读任务,包括:字音、字义、关键词语的理解、文章的主旨、作者情感等,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进行合理分工,共同完成任务。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阅读能力比较强的学生在比赛中找到了成就感,阅读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在比赛中也找到了存在感,在共同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提高了阅读能力。
        (四)设置问题
        通过设置问题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最常用的教学方式,通过问题的设计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解决问题。但是在教学中有些教师经常是自问自答,或者不能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思考,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引导,打断学生的思路。教师在教学中只是起到引导者的作用,问题提出之后应该要尊重学生个性的发展,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思考,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探究解决问题。如《赵州桥》设计问题:自主阅读课文,说一说这座历史悠久、世界闻名的赵州桥有哪些特点?从哪个地方可以看出来?我留给学生足够的时安静阅读和思考,然后才开始提问学生,没有经过提示虽然有些学生的答案不够全面或者不正确,但是锻炼了学生自主阅读和思考的能力,为下一次阅读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五)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是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综合性比较强的一种方式,思维导图要求学生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对文章的内容有深入的了解。思维导图利用图像、颜色等直观的表达出自主阅读的内容和感悟,有利于学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扩展思维,帮助记忆,是提高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有效方式。比如西游记师徒四人性格特点的分析,学生可以通过思维导图把人物的性格特点分别写出来,再配上对于的图片,列出主要事件,利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比较简洁明了,有助于学生进行归纳和记忆。
        农村小学三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日积月累的过程,需要教师把阅读的方式贯穿在课堂教学中,通过反复的训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阅读习惯。三年级开始训练的阶段比较辛苦,但是只要坚持到底,学生养成良好自主阅读习惯之后,就会事半功倍。
        
        参考文献:
        [1]吴广财,刘琪.小学语文自主课堂教学策略浅析[J].学周刊,2019(25):44.
        [2]谭燕,杜里猛.浅议语文教学中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有效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9(20):112-113.
        [3]杨颜.自主探究角度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9(23):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