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沙泓文化”涵育学生核心素养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唐雪松
[导读] 沙泓文化底蕴深厚,纯朴清澈,其内涵就是:立志投身报国,胸怀远大志向,矢志追寻理想,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情系桑梓,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家国情怀和实践创新的进取精神
        唐雪松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三阳小学    
        摘要:沙泓文化底蕴深厚,纯朴清澈,其内涵就是:立志投身报国,胸怀远大志向,矢志追寻理想,乐于奉献,敢于担当,情系桑梓,把自己置身于社会发展、民族振兴的家国情怀和实践创新的进取精神。这是一种地域特色文化,是学校独有的宝贵精神财富。因此,利用沙泓文化涵育学生核心素养恰似细雨润物,让学生的情操受到陶冶,心灵得到净化,增强“我是三阳人”的光荣感,从小树立为三阳增光的使命感,这是沙泓文化无可替代的效应。
        关键词:沙泓文化;学生;核心素养
        
        海门区三阳镇有一条神奇的河流——黑沙泓。数百年前,当地还没成陆时,她是一条港汊,底下冒出的黑沙有别于黄海滩涂涌出的黄沙,便有了黑沙泓之称。黑沙泓畔风光旖旎,民风淳朴,名人辈出。他们以社会发展、民族振兴为己任的家国情怀,折射出了三阳人身上最关键、最根本的品质素养:“担责任、追梦想、会感恩”。我们把这些长期积淀下来的人文元素进行提炼,称之为黑沙泓文化,简称沙泓文化。
        
        创建沙泓文化课程基地
        以沙泓文化为主题,学校创建了相对应的“三阳名人馆”、“感恩文化园”和“七彩梦想中心”三大课程基地,构建了全域学习生态系统的校园空间,努力让整个校园成为课堂的延伸、课程的载体、学习的领域和探究的空间,实现课程、基地、文化的高度融合。
        三阳名人馆:建成了崔维成课程馆、陆侃如和冯沅君课程馆、三阳名人长廊等,让三阳名人事迹、名人精神在学生中传承。
        感恩文化园:创建了舐犊情、思源碑、银杏林、清溪亭、感恩墙、慈竹园等感恩六景,这些景点一起为孩子们讲述着校园内的感恩微故事,濡染着纯真的童心。
        七彩梦想中心:建成了童画E工坊、风雅笛韵坊、清雅国画坊、创客梦工坊、科学探究坊、阳阳剧场、阳阳运动中心等十多个课程吧,给学生提供了充分展示自我、走向梦想的舞台。
        在蛟龙号副总设计师、校友崔维成教授的大力支持下,学校与上海海洋大学深渊中心合作研发深海科学课程,建成了深海科学创客基地,包括“神奇的彩虹鱼”课程馆、VR海洋馆、深海科学探究馆、深海科学实验室,为师生提供体验、实践和分享平台。
        
        建设沙泓文化校园环境
        环境是文化的外显,校园环境设置是学校文化品质的重要内容。学校利用校安工程改造契机,动员社会力量打造“沙泓文化”主题校园,努力营造一个师生眷恋的校园文化环境。
        1.文化的醇味
        学校精心设计 “一水”(裕泰河)、“二路”(永菁路、永阳路)、“三基地”(感恩文化园、三阳名人馆、七彩梦想中心)、“四楼”(裕泰楼、裕阳楼、裕恩楼、裕乡楼)、“五园”(杏园、桂园、慧园、韵园、尚园)系列文化景观。
        2.课程的甜味
        校园应该成为课程资源中心,校园里的每一件物、每一处景、每一个人都是课程,让课程资源在校园里触手可及,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享受探究的快乐、觉醒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学校因地制宜,通过阅读、品鉴、实践三条途径,不断丰富三大课程基地资源,让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成长、提升。
        3.书本的香味
        在每间办公室、每间教室、每个楼道都建立阅读区,并配设藏书架,使每位师生置身于书的海洋,时刻都能享受到书本的香味;同时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以活动引领阅读,以活动促进阅读,通过“晨诵、午读、暮省”等方式,使师生与经典相遇,开启美好人生。
        
        形成沙泓文化课程样本
        依托课程基地,学校研发了感恩微课程群、名人榜样课程群、七彩梦想课程群共60多个子课程的课程样本,每个课程群做到自成体系、目标明确、框架清晰、内容具体、评价到位。

        
        开展沙泓文化主题活动
        一是开展沙泓文化主题阅读。每个学期的阅读节,学校都组织开展“走近家乡名人”的阅读活动,以“黑沙泓畔”为主线,开启追寻家乡名人足迹的阅读之旅。
        二是开展沙泓文化主题实践。“深海科学嘉年华”系列活动持续两个月,活动内容丰富多彩,学生徜徉在“科学阅读汇”、“大咖面对面”、“魔幻科学秀”、“创客梦工坊”、“梦想起航时”等品牌课程中,分享成功的快乐,埋下科学的种子,培养探究的兴趣,激发创新的活力。
        
        建立沙泓文化评价体系
        以“深海科学创客中心”网络研学平台为载体,撬动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深度推进校本名品课程实施。在实施过程中,构建了涵盖课程生活、引领个性发展的核心素养评价体系,关注学生的学习态度、参与度、创新力、实践力、学习成果等方面的发展水平。
        每年六月份的“伙伴节”和十二月份的“感恩节”,组织学生对一年来的课程成果进行回顾展示,使全体师生共同穿越一年来课程学习的历程。
        
        
        实践证明,深入挖掘学校的地域特色文化,以地域特色文化激励人、影响人、熏陶人、濡染人,对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激励学生成长起到润物无声的作用,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为南通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立项课题《沙泓文化引领下学生核心素养发展的实践研究》的研究成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