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丽
重庆市永川区上游小学 402160
摘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融合信息技术有利于攻破教学难点,使语文课堂教学的内容变得更加丰富,为学生提供无限的想象空间,加深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本文主要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信息技术的融合策略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信息技术;融合策略
1利用信息技术突破学习难点
利用信息技术的画、声、色,动感的优势,能使学生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这样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更快、更好、更准确地把握教学中的重难点。如在教学《月光曲》一课时,就充分运用信息技术学习,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了解《月光曲》的创作过程,难点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和表达的意境、感情。笔者不仅在上课伊始让学生听《月光曲》的音乐,初步感知音乐,走入情景。更重要的是,在教学中反复运用了数字化情境,让学生通过看、听完成学习目标。笔者让学生边听音乐边想象画面,把听到音乐感受到的画面简单地记录下来,学生对《月光曲》就有了初步的感知。接下来让学生看《月光曲》展现的三幅画面,对比自己的记录,学生对《月光曲》所表达的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实现不了的。
再让学生听音乐想画面,朗读展现三幅画面内容的段落。这样,让学生在可感、可听的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从内心深处真切地感受到了《月光曲》。学生在形、色、声的可感基础上用感情朗读来表达了自己对《月光曲》的感知,有的学生甚至还用了自己的肢体语言来表达自己对《月光曲》的感受。如果没有运用信息技术学习进行教学,很难达到这样的效果。运用信息技术教学不仅突出了这一课的重点,还有效地突破了难点。学生看了《月光曲》所展现的三幅画面:月亮从水天相接的地方慢慢升起来,此时一片宁静。接下来月亮越升越高,乌云打破了宁静,一切开始动起来。最后海面上风起云涌。学生看了画面后,仿佛亲自看到了贝多芬创作的过程,乐曲所表达的内容和情境也有所体会,贝多芬的心情的变化过程:平静-----激动-----悲愤也感受到了。因为三幅画面正是贝多芬心情的写照,也正是他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学生通过信息技术学习,学会了重点,学懂了难点,这是传统教学方式所不能实现的。
2利用信息技术,提供丰富形象
信息技术在激活学生的兴趣这一方面作用也是非常大的。比如在教学《黄山奇石》一课时,在导入新课的环节中,教师给学生们播放了一个黄山风景宣传的视频,学生们观看完视频轻松就总结出了黄山风景的特色:云海,奇松,怪石,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也为没有亲自体验登黄山的同学带来了难以取代的第一手经验,这对课文之后的学习具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在上《丑小鸭》这一课时,先出示了安徒生的其他经典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在上《父亲和鸟》这一课时,用鸟的叫声进行课堂导入。
传统课堂教学是单一的、单线的,黑板仅有黑白两色,教师的语言也使得学生在听觉上丰富而在视觉上匾乏,难以建立丰富的想象体验。然而借助现代教育的信息化优势,学生即可体验丰富的多元化教育资源,丰富的感官体验能够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3利用信息技术,助推学生自主学习
《鸟儿的侦察报告》是小学的一篇阅读课文,以童话故事的形式,用作者的鸟儿朋友发来的四份侦察报告贯穿课文的始终,诉说了鸟儿们遭到人类破坏的种种行为。结构清晰,语言充满童趣,根据三年级学生的阅读学段要求和信息技术能力,将教学目标设定为继续练习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写提纲,培养从几件事中提炼主题的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这样的教学目标达成,需要花费较长的时间,由于孩子们对思维导图的形式不熟,需要耗费较多的时间在纸上画图进行,在作图形式上花费的时间会远超阅读文本、提炼要点的学习重点。因此,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后,在电子课文中进行勾画批注,标注要点,选用“思维导图库”中的不同结构图式,复制粘贴文字,很快就完成了对文本的阅读,用思维导图写出了提纲。在完成的过程中,有信息技术学习的助力,孩子的自主阅读,自主完成提纲也提高了效率。
教师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和教材特点,制定适切的教学目标,通过与新知有关的文字、动画、音频、图片、视频等信息技术,创设出符合教材内容、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上传学习平台,更好地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4合理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适当地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将课堂教学内容逐步丰富起来,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确保学生更好地理解和体会所学内容,强化语文教学效果,拓展学生知识。比如,在教学《詹天佑》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在开课前为学生们积极地展示詹天佑所处的时代背景,并运用多媒体播放八达岭和居庸关的相关视频,使学生直观地感受这个工程的严峻形势,加深对文章内容中所涉及的“两端凿进法”和“中部凿进法”两种方法的认识,促使学生对“人字形线路”建立起一个相对清晰的概念,从而增强学生的爱国情感,促使学生对詹天佑为中国铁路做出的贡献产生敬佩之情。
5结束语
总之,信息技术的合理运用可以强化学生的理解和认识,确保其学习的质量和效率明显提高。小学语文教师应利用信息技术合理补充课堂教学内容,助推学生自主学习,突破学习中的难点,加深学生对语文知识的记忆和理解,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赵俊丽.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用的意义及制约因素分析[J].科技信息,2013(26).
[2].杨毅.信息技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策略探究明科教文汇(下旬刊),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