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教学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李志兰
[导读] 幼儿教师可利用绘本教学来帮助幼儿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幼儿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本中有着丰富的故事内容,十分适合幼儿阅读,幼儿也更容易理解绘本中描绘的内容
        李志兰
        山东省邹城市钢山小学幼儿园   山东  邹城  273500


        摘要:幼儿教师可利用绘本教学来帮助幼儿提升阅读理解能力,幼儿的思维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绘本中有着丰富的故事内容,十分适合幼儿阅读,幼儿也更容易理解绘本中描绘的内容。本文主要针对绘本教学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对策进行研究。
        关键词:绘本教学;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提升对策
        一、绘本教学有利于培养幼儿阅读理解能力
        当前,绘本教学在幼儿园中越来越常见,3 ―6岁的幼儿主要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他们通过具体事物的形象或者表象去联想到一些其他的事物,进行想象、获取知识。绘本教学就是以绘本故事的内容作为载体,因为大部分的幼儿很喜欢听故事,而且故事往往会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所以教师通过进行绘本教学,给幼儿创设一个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让幼儿感悟绘本中的内容,并在此基础上形成对绘本的内容的认知、情节认知以及对绘本主题的理解,让幼儿与绘本之间建立一种双向关系,从而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绘本教学促进幼儿阅读理解能力提升的对策
        1、合理选择绘本
        (1)选择篇幅适中的绘本,有利于幼儿进行阅读
        绘本的种类很多,主题分类也很多,在为幼儿挑选绘本时,应该根据不同阶段幼儿的特点,为其提供符合认知发展的绘本,如3至4岁是幼儿语言敏感期和理解能力发展期,是培养孩子阅读能力的关键期,选择绘本时,简短直白的对话要优于较长的描述。这个时候的幼儿自身的发展进入一个新时期,会对某一类型的书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成长类的:《月亮,晚上好》《小鞋子,走一走》。
        (2)选择有趣味性的绘本,激起幼儿阅读兴趣
        在对于绘本的选择上,应尽量挑选主题简单,且有趣味性的绘本,如《吃苹果的鼠小弟》这个绘本中画面简洁,鼠小弟的形象、动作、十分夸张、诙谐,在绘本教学时,教师在讲述《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发现幼儿的兴趣很高,在看到鼠小弟模仿其他小动物的动作时,幼儿会觉得很有趣,他们忍不住也要跃跃欲试,想学一学鼠小弟,好的绘本给幼儿带来不一样的感受,不一样的思考。这个绘本故事传递了两个很好的精神,那就是鼠小弟的坚持不懈,以及鼠小弟和海狮之间的相互合作精神,互帮互助能让我们的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3)有效的提问,帮助幼儿更好理解绘本内容
         运用有效的提问方式,有效的提问能促进幼儿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表现力等的发展,在幼儿幼儿阅读教学的活动中,设计具有科学性、启发性、层次性的提问,是调动幼儿积极思维、主动求知、开拓智力、发展语言的重要手段,有效的提问会激发幼儿阅读的欲望和兴趣,例如:在教学绘本《想吃苹果的鼠小弟》时,教师提问:“鼠小弟想吃苹果,他能摘到吗?”一下子把幼儿带入到想要阅读情境中。

同时教师在提问上应该更加有针对性,例如让幼儿感受苹果树的高大与鼠小弟的矮小,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提问,“这个鼠小弟想吃苹果得用什么办法?”有针对性的提问能较好的帮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的情节内容,能够激发幼儿仔细阅读的兴趣,当幼儿能够较好的表述出绘本内容时,增强了幼儿的阅读绘本的自信心。
        另外,教师在提问的方式上也应该较灵活,单一的提问方式不利于幼儿理解绘本内容,所以我们在阅读绘本时要采用多种提问方式,猜想式的提问能引发幼儿联想,有利于幼儿大胆猜测、主动表达、与绘本积极互动,增强幼儿主动的阅读意识;开放式的提问能够激励幼儿积极思维、积极互动、积极创造,使他们从从不同途径来进行思考,开放式的提问能为幼儿提供更多表达和讲述的空间,满足不同能力的幼儿讲述的愿望,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使他们能从不同角度、不同途径来思考和探索问题的多样可能性;递进式提问有助于培养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发展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连贯表达能力,能够引导幼儿的思维向纵向纵深和宽度的方向去思考,从而解决难度较大的问题。所以教师进行绘本教学时,应该增强在教学中的提问策略。
        2、采用多样化的绘本教学形式,更好地理解绘本内容
        在绘本教学中,多样化的教学形式能够使幼儿更好的理解绘本的内容,并且从中更好的感悟出绘本的主题。把绘本作为提高幼儿阅读理解能力的载体,引导幼儿走进绘本教学中,但是只是简单的翻页和阅读对幼儿在理解绘本的内容和主题方面,显然是不够的,这样也就不能有效的促进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因此,想要通过绘本教学的干预来获得更好的教育效果,就需要教师运用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来引导幼儿的阅读,教师可以选择运用角色扮演的形式,让幼儿扮演绘本故事中的角色,对故事角色的行为和话语进行模仿,来体会角色的心理活动过程,从而使幼儿能够更好的理解绘本故事的内容和主题,以此来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
        另外,在绘本教学的延伸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把绘本的内容编制成有趣的舞台剧等形式,依据绘本的内容,使幼儿在表演的过程中,更加深入的理解绘本的内容。教师也可以通过比较直观的演示,选取出绘本中能够突显主题的画面并进行对比,从而使幼儿能更好的理解事件发生的时间、事件起因等。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活动时,也可以选取一些轻音乐,来给幼儿创造阅读的氛围,使幼儿的注意力可以更加集中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另外用教学来干预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形式有多样化,教师应该根据绘本的内容与幼儿的实际情况,选出幼儿感兴趣且偏于实施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淡化明显的说教痕迹,运用多样化的形式能够加深幼儿对绘本内容的理解,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3、有效的家园配合,有利于幼儿阅读能力的提高
        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高,家长的积极配合也很重要。例如:在小班的阅读活动中,幼儿在家长的陪伴下进行阅读,能够增加幼儿的阅读兴趣,有了兴趣幼儿可以更好的理解绘本的内容,一些经典故事能陶冶幼儿的情操,从多方面提高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在家长在与幼儿一起进行阅读活动时,也会在一定程度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的能力。家长的陪伴,让幼儿在潜移默化中养成了阅读的习惯,因此,家长应和教师配合与幼儿一起运行阅读活动,让幼儿在无形中提高其阅读理解能力。
        三、结束语
        总之,幼儿教师应加强对幼儿绘本阅读方法的指导,合理选择绘本,设置阅读理解问题,采用多样化的绘本教学形式,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
        参考文献:
        [1]. 杨柳.借助表演的方式教学绘本促进幼儿创造性思维的探索[J].载《教育教学论坛》,2014(49):185-186.
        [2].叶慧玲.大班幼儿不同阅读方式对阅读理解效果的影响比较[J].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2018(5):153-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