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第8期   作者:陈明岳
[导读] 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的心智成型的关键时期,由此可见,这个阶段的德育非常关键,也非常具有挑战
        陈明岳
        湛江市麻章区太平镇第三初级中学  524084
        摘要:初中阶段是一个人的心智成型的关键时期,由此可见,这个阶段的德育非常关键,也非常具有挑战。就目前而言,初中班主任已经普遍认识到了德育的意义,但是就具体的德育工作开展而言,还存在许多问题需要进一步改进。本文结合新时期的新要求,对当前德育工作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建议,希望能够为初中班主任提供一些有价值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新时期;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对策

        新时期背景下,初中生面临更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德育的现实意义逐渐被凸显。与此同时,新时期对于德育的理论意义有了新的解读,从理论层面强调了德育的价值,指出德育是先于其他方面的教育的,一个人拥有高尚的思想道德和健全的人格是成为社会主义接班人的前提。基于此,初中班主任要重视德育工作,客观分析自身的不足,并不断改进德育方法。
一、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德育观念比较落后
        虽然认识到了德育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些班主任沿用了传统的观念,以严厉为主,认为初中生就是缺乏自制力的阶段,在严厉管教的过程中忽视了一些初中生的心理问题,当初中生产生叛逆的言行,就一味的视为是缺乏自制力,而没有从他们的思想层面出发,去挖掘一些根源性的问题。这就导致德育停留在表面,没有真正去影响学生的内在思想,让学生在改进思想、解决心理问题的前提下,去自发的改进自己的言行。例如,有个初中生头脑灵活、很有主见,但是性格较为偏执。班主任对他期望很高,任命他担任班干部,要求也更为严格,经常给予严厉的批评,并把他的申述、解释视为狡辩。慢慢地他不再向班主任陈述他的想法了,并逐步发展到逃学、沉溺于网络游戏。
(二)沟通方法存在不足
        有些班主任认识到耐心沟通、理解宽容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沟通效果却还是不足。这主要是由于班主任的沟通方法存在不足。对于一些言行出现问题的学生,有些班主任会找学生反复谈话,语气态度也很温和诚恳,但是这些学生还是不愿意敞开心扉。这些学生往往有沟通交流的诉求,但是不敢或者不会很好地表达自己,尤其是对班主任,往往更加紧张和恐惧,而且是在办公室那样让学生有压迫感的环境下,即使班主任沟通语气温和,学生也会觉得这是暴风雨来临前的平静,最终达不到理想的沟通效果。
(三)德育内容脱离实际
        准备有价值的德育内容,也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目前德育内容与学生实际生活存在较大差异,是当下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班主任使用的德育内容没有及时更新,内容非常陈旧,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与此同时,结合的案例也是基于班主任自己在青少年时期的生活经验,脱离了新时期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经历不符,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
二、德育工作的对策
(一)转变意识,提升自身素养
        班主任要摆脱传统的德育思维模式,真正转变意识,提升自身的德育素养。初中班主任要学习先进的德育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总结自身在德育意识方面存在的不足,从意识层面重塑自身的德育观念。如果不从思想层面进行深刻的反思,那么即使学习了新理论新知识,在实际德育工作中,还是用过去的思维模式进行判断,不自觉的沿用了过去的方式方法。新时期初中生的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校园本身,相较于以前的初中生,他们的世界更加丰富多彩,面临的困惑和问题也更多。班主任不能因为对于初中生的困惑无法理解,就妄下判断,认为学生只是缺乏自制力。而是要学会以同龄人的心态理解、宽容他们。

对于学生的困惑和问题,班主任不要立刻从主观的角度下结论,而是要通过多方面的渠道进行学习,去理解学生的心理处境,这样才能够真正去了解问题的根源,真正解决学生的困惑和问题,引导学生端正思想,积极快乐的成长。
(二)走进心灵,打开学生心结
        班主任需要改进沟通方式,对于不同的学生,可以采用不同的沟通方式,以达到沟通效果。例如,有些学生比较内向胆小,或者不善于表达,那么班主任就可以通过微信聊天、写信等文字表达的方式与这类学生进行沟通。除此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一些其他的方式与学生进行间接的沟通,如通过与家长、科任教师的沟通,就可以了解一些学生当前的思想动态,从而找到学生“心结”产生的根源,做到对症下药。例如,某班级的班长在日记中吐露了自己当班长的烦恼,流露出不想当班长的意思。通过与语文教师的沟通,班主任就能够及时了解到这一情况,然后让语文教师写一些鼓励的评语:“你的担忧,证明你关心班集体和同学们的利益,是负责任的。就凭这一点,我们班的班长非君莫属,我相信你。”通过这段评语,班长的心结很快被打开,并继续努力为班级服务。
(三)善用鼓励,引导学生成长
        语言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可以给人带来很大的伤害,也可以给人带来巨大的内在动力。班主任在改进德育方法时,不能忽视提升自身鼓励的能力,这对于引导学生成长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鼓励是具有时效性的,想要鼓励得恰到好处,班主任必须要时刻关注学生细微变化和点滴进步。当发现学生对某件事有畏惧心理时,班主任要及时引导和鼓励,给予学生信心,帮助学生克服这种心理。当发现学生在某方面有进步,比如对同学和老师更加礼貌尊重了,班主任要及时表扬,唤起他们的荣誉感、自尊心,让他们能够再接再厉,不断追求进步,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反思和改进自己的言行。
(四)关注生活,丰富德育内容
        新时期背景下,随着德育内涵的不断丰富,德育的内容也不断充实,除了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内容,还包含了爱国主义教育方面的内容、理想教育方面的内容等等。班主任要借助网络平台,搜集德育相关资料,更新和丰富德育的理论内容。与此同时,班主任还需要关注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兴趣爱好,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寻找和积累德育素材,使得德育内容是有血有肉的,是能够让学生产生共鸣的,而不是枯燥乏味的。例如,学校里最近发现了几只流浪猫,学生对于流浪猫比较有兴趣,那么班主任可以结合一些爱护流浪猫和虐待流浪猫的新闻,让学生进行讨论,引导学生关爱动物。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可以就关爱这个主题进行更加深入的教育,结合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来探讨哪些是一个初中学生应该去关注和关爱的,从多个角度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通过这种由学生身边的生活案例延伸出来的德育内容,学生就能够很好的接受,认真的学习,能够起到很好的德育效果。相反,如果一上来就是大道理,那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德育目标。
三、结束语:
        综合以上内容可以得知,目前初中班主任主要存在德育观念比较落后、沟通方法存在不足、德育内容脱离实际等问题,基于此,初中班主任要提升自身德育素养,转变自身的德育观念,在此基础上,班主任还要改进德育沟通方法,走进学生心灵、善用鼓励策略,在德育内容的改进和完善方面,则需要更新和丰富德育的理论内容,从学生的生活情境中寻找和积累德育素材。

参考文献:
        [1] 朱宁广.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有效思路探讨[J].中华少年. 2020(01):45.
        [2] 张林迪,成春燕.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提升策略[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 2019(23):71.
        [3] 乔云.探究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0(04):52.
        [4] 郑伟秋.创新思路,立德树人——新时代背景下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刍议[J].中国校外教育. 2019(34):1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