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丽
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第二高级中学 陕西渭南 715300
摘要:一篇优秀的作文直接关系到学生语文分数的高低,甚至在某些时候会改变一个人的前途,本篇文章主要从用心揣摩情感、活用学过的素材、关注热点材料等方面来着手分析,为学生写好作文提供有效的方法。
关键词:语文;考场;作文
语文考试正如打仗,作文则如炸碉堡、发起冲锋一样,直接关乎着这场战斗的意义和胜利。考场作文不仅考查学生的应试心态、语言基础,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语文素养的积累等方面的能力。要写好一篇优秀的考场作文,我们需做到:
一、用心揣摩情感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版):“应当树立坚持立德树人,增强文化自信,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以核心素养为本,推进语文课程深层次改革”。[1]确实语文素养的提升需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真善美,感情真挚。它需做到事要真、情要真、情要浓、情要美。“父母双亡”“父母离婚”,其情感自然令人质疑,高分的考场作文大都是考生自己浓烈感情的结晶,只有高尚的真情实感,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欲筑室者先建基”,写作之“基”就是情感,倘若能捕捉到内心深处的“动情点”,一般就可以创作出让人感动的好文章。“动情点”即情感的触发点,通过它能够引起读者的种种情思。古人见柳思别离、望月念故人、赏秋悲人生、遇水生愁绪……在那一刻,柳、月、秋、水即诗人的“动情点”——和心境吻合的情感触发点。
学生何佳隆的《一缕染霜,半世牵肠》中以父亲让他拔白头发的对话开始,“我一边嘟着嘴说着,一边极不情愿地扔下手中的书,向父亲走去。父亲听着,脸上的笑容一僵,而后又慢慢舒展,眼角愈发的弯曲。头微仰,双目轻眯,像是沉入了回忆。我停止了手上的动作,也不出声,静静地看着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竟流露出如此神态……父亲,您的半世牵肠我该如何报答,您的一缕霜发我又该怎样墨染?”前苏联作家高尔基说:“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语言的真正美,产生于言辞的准确、明晰和动听。”[2]文中语言细腻感人,看到父亲头上的白发则是作者的动情点,描写人物动词抓得很到位,将父亲失落转而平静的心理刻画得淋漓尽致。
二、活用学过素材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作文最忌无话可说,无材料可写。学生在平时记一些材料,但到考试时记得零零散散,不全面。学生们可以将课文中学习到的内容加以提炼组织,巧妙地运用到作文中去,既对课文内容有了深刻的理解,又写好了作文,岂不两全其美。
1、课本素材
高中生接触最多的阅读材料就是语文课本,而课本也往往被学生忽略。“从功能的角度看,课本是读本学本所不能代替的。”[3]课本素材数不胜数,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进行总结、归类,加强记忆。
比如励志类,有“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屈原,有激扬文字、挥斥方遒的毛泽东,有把人生看作探险,有志有力的王安石等;比如爱国类,《沁园春·长沙》中革命领袖毛泽东年轻之时,就非常关心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和命运,对动荡的时局高度关注与思考:“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与志同道合之士“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辛弃疾“求田问舍,怕应羞见,刘郎才气。”他一直到66岁高龄仍怀抱强烈的抗金复国理想,对朝廷不任用自己抗金,愤慨地问:“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苏武传》中苏武出使身陷匈奴,面对威逼利诱,不为所动,坚守节操,历尽艰难最终归汉。确实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记得一位学生考场写感恩的作文,选取了李密的《陈情表》,效果很好。以上这些文章都是学生在课堂上精心分析过的,所以记忆掌握起来就很容易,在写作的时候可以信手拈来。
2、练习的阅读材料
学生平时练习所用的阅读材料可以加以运用,包括文言文、诗歌、散文、小说等,引导学生对这些材料的处理不仅仅是做完题就可以了,要更加有效的运用,因为他们稍加整理就能变为写作时不错的素材。比如学习贾谊的《过秦论》时,教师提到了毛泽东和李商隐对贾谊的评价,毛泽东的贾谊“贾生才调世无伦,哭泣情怀吊屈文。梁王堕马寻常事,何用哀伤付一生。”李商隐的贾谊“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这里教师介绍贾谊和梁王是师生关系。2019年全国卷1文言文选自《屈原贾生列传》“居数年,怀王骑,堕马而死,无后。贾生自伤为傅无状,哭泣岁余,亦死。”学生不仅做题准确率提高,而且为作文也准备了素材。
三、关注热点材料
每周四教育局电教中心整理的莘闻天下就会按时播放,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紧张的学习生活,而且可以开阔学生的视野,让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代。曾有个同学不想读书了,但看到莘闻天下里面一个孩子和他一样痴迷地玩游戏,最后家庭里父母的伤心,学业的荒废,心里非常难过。看到别人就如看到自己,这位同学从那之后好好学习,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每年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的颁奖词,事迹鲜明生动、文辞优美,又是紧跟时代的新鲜有力的材料,组织学生观看,并记住其中典型的人和事。学生在写作的时候如果能恰当充分地使用,的确能为文章增添一抹亮色。
学生谢天放在一次期中考试“勇担时代使命,不负美好青春”的作文中,“古有岳飞抗金今有秦玥飞投身乡村,古有花木兰替父从军,今有黄文秀永驻扶贫之路,黄大年说:‘即使把我燃成了灰,每一粒灰也是爱国的。’”作者的文笔潇洒,知识视野宽,既有历史的五四运动,又有鲁迅的名言,还有抗疫英雄钟南山和大学生村官,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高分作文是令人羡慕的,但是想要达到高分并不是那么简单,我们需要做好真情的抒发,学过素材的灵活运用,还要关注时事热点,针对社会上的出现的问题,能够运用平时积累的素材正确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形成良好的价值观、世界观、走好人生路!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
[2]高尔基.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3]王荣生.对语文教科书评价的几点建议——兼谈语文教科书的功用.中国教育学刊[J].2007.(1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