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雪榕
(重庆江北区巴川量子学校,重庆江北,400000)
摘要:体验式阅读教学突破了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方式,旨在通过引导学生的情感体验来促进阅读教学的高效开展。基于素质教育体制的背景下,现阶段我国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教育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注重体验式教学在日常教学体系中的重要性。
本文站在人文教育视角,探析了关于小学阅读体验式教学与人文教育之间的紧密联系,引导学生在逐步体会到阅读活动乐趣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希望给工作在一线的广大教育工作者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人文教育视角;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
引言:
以人文教育角度出发,通过在语文课堂中营造出的人文学习氛围,可以使得小学生在充满人文性的体验中做到独立自主的阅读和思考,并在积极发表自己看法和观点的过程中感受语文知识的魅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阅读教学发挥出更加积极的效果[1]。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人文教育是近年来出现的教学新词汇,是素质教育背景下一项创新之举。
一方面,语文阅读教学在于通过阅读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人文教育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和意识活动的教学,让学生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学习兴趣并丰富情感世界。二者在教学目标上存在一致性,都可以有效提升学生的文化体悟能力。
另一方面,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情怀,这也是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促进学生认识语文、喜欢语文、钻研语文的重要前提和基础[2]。两者相辅相成,有助于语文课堂营造浓郁的文化环境,使学生能够由内而外养成文学素质,让学生明辨是非,可知善恶,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人文教育视角下的小学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措施
(一)因材施教,开展个性化教学活动
不同的学生作为单独的个体,拥有不同的个性以及天赋,但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却无法兼顾全体学生的学习需求,将全体学生培养成顶尖人才。在人文教育视角下,教师需要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性、情绪、心理状况、学习能力等要素,并在详细掌握这些信息的基础上,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阅读教学计划和指导,让学生做到“自愿、自主学习”,并能够在个性化发展中感受自我、完善自我。
例如,《地震中的父与子》一文中,其中心思想主要表达的是“爱是永不熄灭的希望之火”,是父亲对孩子、孩子对父亲之间的信任和亲情流淌。大部分学生都认为好的亲情就应该是这样,永远相信,永不放弃。但是也会有一些学生提出一些意见:“这个父亲在别人都已经放弃希望的时候还是执拗的坚持,但是如果他没那么幸运呢?如果他在挖废墟的时候不小心挖塌某个地方砸到别人了呢?在我们不是专业人员的时候,是否可以仅凭着一腔热血去做危险的事情呢?”
这种充满个性化的问题其实已经偏离了课文中表达的“信念与生命”的主旨了,但是教师仍然要给予一定的重视,并要引导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让课文的情境在大脑中再现,把自己同化为文本的角色,让自己想一想如果是自己最亲近的人遇到了危险,会不会抱着永不放弃的信念去和“父亲”做同样的事情,将体验内化为深刻的直观形象之后,感受信任的力量,父爱的伟大。
学生具有了体验的积极性,其情感思维和创新思维也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培养。
(二)转换思路,培养正确的阅读心理
小学生年龄较小,心智发育尚未成熟,认知能力较差,因此无法理解文章提供的所有内容,缺乏对阅读这一过程的认知。究其原因,是因为小学生的阅读过程一般都是根据自己的主观理解来完成的,针对一篇文章的阅读并不能完全理解其中的内容和意义,也不清楚到底为什么要阅读,其作用是什么,所以整个阅读过程仅仅停留在浅层表面。要改善这一问题,教师不仅要将阅读作为一项学习任务,更要引导学生从内心重视起阅读,以正确的心态参与阅读,并在阅读过程中实现人性意识和情感的内化。
例如,教师在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文开始前,教师可先组织学生和自己的同桌展开交流和讨论,并鼓励学生自主发言,讲一讲,自己对“给予”的看法,在自己的生活中,是否也遇到过将自己心爱的东西“给予”别人,或者别人“给予”了自己什么难忘的东西?当时的自己是什么样的心情和体验?让学生在回忆和与同伴间的交流中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课文的题目是:‘给予’是快乐的?”然后学生就可以带着自己曾经有过的快乐体验和互相交流过的情感去自主的展开课文阅读,进一步明白男孩眼里流露出的“喜悦的光芒”,深刻体会"给予"的乐趣,并在思维中建立起"给予"的主动性意识[3]。
(三)深入目标,感受深层的阅读乐趣
体验式阅读教学的关键在于“体验”二字,教师应当重视实践教学活动的组织,使学生能够在实践活动中体验学习内容。既要能体现教学内容,又要能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引导学生徐徐走进阅读的海洋之中,发现其中丰富的内容,寻找其深层的意义,感受阅读的乐趣,培养出学生的人文素质。
例如,教师在教学《有趣的汉字》一文时,可以结合文章内容开展"收集字谜"的主题学习活动,比如“画时圆,写时方;冬时短,夏时长。——(日);一点一横长,两点一横长。你若猜不出,站着想一想——(立)等等,学生通过谜面接触和了解更多的字谜,并在亲身经历中加深对汉字字义和汉字结构的了解,感受汉字学习的乐趣,不仅拥有了不同的情感体验,还获得了深刻的生活体验和心理体验,同样达到了课堂上提升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目的[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人文教育理念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但不可否认,受制于传统的教学理念,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还是以夯实基本功为主,学生学习较为被动,忽视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针对这样的现象,语文阅读教学要在认清人文教育重要性的基础上,结合实际不断革新,深入挖掘语文的文化要素的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人文精神的力量,促进语文阅读教学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 高章岭. 情境体验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课外语文(下),2021(2):47-49.
[2] 王媛媛. 体验式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 新课程,2021(3):144-145.
[3] 赵丽琼. 小学语文低年级阅读教学中进行有效体验性学习[J]. 语文课内外,2021(2):165.
[4] 张瑶. 用体验式教学指导小学生提高语文阅读理解能力[J]. 读与写,2021,18(1):84.
作者信息:吴雪榕,女(1985.4.17-),苗族,重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