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王先俊
[导读] 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王先俊
        陕西省南郑区新集中学 723112
                                  
        内容摘要:文言文是初中语文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文言文的学习,学生不仅能够掌握更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而且还能提升语文理解能力和综合学习能力。为了引导学生更好地学习文言文,教师要不断地创新和探究教学策略,让学生能够高质量地学习。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策略
        初中语文作为普及语文基础知识,提升学生的表达、理解和鉴赏能力的课程,对学生的发展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的文言文部分,蕴含着大量的语文知识,同时也包含着很多的优秀思想和文化精髓,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有着积极的影响。但对许多初中学生来说,文言文内容和现代生活内容相差甚远,语言离开了日常的交流使用,知识的应用理解难度就会较大,就会导致文言文学习变得枯燥、单调,从而导致学习纯粹是为了应付相关内容的考试,思想层面容易产生懈怠。因此教师如果一味地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知识水平,而且许多学生还会因此丧失学习文言文的兴趣。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教师要多反思和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语文专业水平并优化教学策略,以最有效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高效地学习文言文。
        一、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为了引导学生更积极地学习文言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会有更高的学习效率,并能在日常学习中学到更多文言文知识。可是初中生天生好动,对于一味的知识灌输并不乐于接受,提不起他们的兴趣。针对学生爱听奇闻轶事的心理特点,我们有时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故事趣闻,从而开阔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学生也能从故事中,加深对文言文字词和内容的理解。这种方法可以降低学生学习文言文的难度,消除学生对文言文的畏惧心理,拉近学生与文言文的距离,增强学习的兴趣和信心,能使学生自愿地投入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去。
        在教学过程中,也可以把知识穿插到图片、视频等形式上,将课本内容编排成课本剧,这些方式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热情和兴趣,同时学生在表演过程中也可以不断发展自身的特长和爱好,更好地展现和表达自己。为了让学生时刻保持新鲜感和积极性,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多变换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氛围中更高效地完成文言文阅读的学习任务。
        例如,在教学《陈涉世家》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分别扮演课文中的角色,让他们以对话的形式把课文内容展示出来。为了更好地进行对话表演,参演的学生会仔细、认真地阅读文言文,观看表演的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对话内容也会自主地研究这篇文言文,由此学生就会对这篇文言文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
        二、注重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文言文学习习惯。
        教会学生学习一篇文言文不如让学生掌握怎样学习文言文更重要、更有价值。学生只有掌握了学习方法,掌握索取知识的途径,拿到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才会有兴趣主动去学习。
        如在执教《与朱元思书》一文时,课前布置任务让学生自学课文,书面完成“预习导学”部分的内容。在课前学法指导中,我们提供了这样的自学步骤:
        1、结合课文下注释和工具书,力求读准字音,把握朗读节奏。
        2、再读课文,结合文下注释和工具书,自己尝试疏通文句,把不理解的词、句在课文中作上标记。
        3、搜集、筛选与本文作者及写作背景有关的信息,并结合这些信息再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4、熟读课文并争取背诵课文。


        5、有了这样具体的引导,学生才能知道课前怎样去学一篇文言文,通过读课文、查文下注释和工具书、在文中圈点、做书面预习题、会提出疑难问题等方式初步学习,带着问题走进课堂,为课堂教学做好铺垫。
        三、加强日常朗读教学
        朗读是文言文教学的灵魂,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文言文语感,教师也要多引导学生进行朗读学习,学生通过朗读学习不仅能够加深对所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而且还能提升自身的语言表达能力。教师可以将朗读教学作为课前导入教学内容,这样既能有效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文言文的学习中,又能帮助他们更顺利、轻松地完成接下来的深度学习。例如,在教学《木兰诗》一课时,教师可以在正式讲解课文内容前让学生多朗读几遍这篇文言文,让他们对课文的内容有一个基本的了解和学习,这样教师在进行详细讲解时,学生就能跟随教师的讲解思路高效地吸收课文内容。为了提高学生的朗读效率,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边朗读边思考,将自己在朗读过程中无法理解的内容重点标记出来,这样他们在详细学习课文内容时,也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重点学习和研究。书读白遍,其义自见。反复朗读,有助于领会文章要旨。文言文比现代文更讲究韵律,教学中要注意要求学生读准字音,注意停顿,读出语气感情,让学生在诵读中理解文意、体味情感、感受文章意境,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四、引导学生积累文言文知识
        文言文知识内容十分繁杂,为了促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所学文言文知识,教师要引导学生多做文言知识积累。
        1、引导学生积累文言字词。
    有学者研究发现,古汉语常用字绝大多数任然保留在现代汉语中,而且还保持着相当强的生命力。另外现代汉语要发展,就需要不断从古代汉语中去提取养料,吸纳其中的精华。而在古诗文教学中,字词的积累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我们学习、理解文言文必须跨越的门槛。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指导学生积累一词多义、古今异议、通假字、成语和警句。
        2、积累语言素材。
教材中的古诗文,堪称精品,大多布局严谨、行文简洁、气韵生动、文采斐然。多读这样的作品,会让人受益匪浅,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古诗文积累,不单纯是为了中考,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一种民族精神的延续。通过诵读、记忆,让学生多背诵名篇,引领他们把无意识记忆转变为有意识文化储备,使他们富有诗书,在传统文化滋养中成长。
        3、积累语言现象
《新课程标准》虽然不考查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但在反复诵读,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对文中重点语句的翻译也是有必要的。这就需要了解文言文中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如文言文简洁是一个很重要的特点,所以对于省略句要补出省略的成分;文言文中很多单音节词,用加字法把单音节词译成双音节词;古诗文中一些句子的语序和现代汉语不同,译时要做适当调整,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对这些语言现象进行积累。
        五、在教学中迁移延伸,形成能力
        近些年,陕西省中考语文试卷中的文言文阅读材料取材于课外,对于我们农村学校的学生很不适应,为了提升素养,同时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我们尝试通过一些途径来拓宽学生的阅读面,现有的教学资源已十分丰富,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课外教学资源延伸课本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内容的同时,学到更多实用的课外知识。其中途径之一就是学完一篇课内文言文后,再拓展延伸一篇风格相似、或主题接近、或语言特色相同的一篇课外文言文,并在文后设置若干题目,让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逐步提高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增强课外拓展教学文言文教学中常常会出现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内容,为了帮助学生更全面地学习和理解相关知识内容,教师可以多组织学生进行课外拓展学习。课外拓展学习不仅能丰富学生的课堂学习内容,而且也能让学生更深入地探究和学习所学内容。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
        结语
        教师要想更好地优化教学策略,就要多与学生交流和沟通,多观察学生在日常学习中的状态和实际学习情况,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弥补教学中的不足,进而不断地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质量。除此之外,教师也要多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策略,不断加深对教学方法和形式的思考与认识,只有这样,教师才能设计出更贴合教学内容并适合学生的教学策略。
        
        [1]周同一.新课标下的初中文言文教学.语文教学研究,武汉,2009,12.
        [2]刘长霞.论初中语文中的文言文教学策略【J】.新课程学习.上,2013年第6期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