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1王明明 2文超群
[导读]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有力的推广
        1王明明   2文超群
        1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一中,四川 成都  610500
        2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区香城小学,四川 成都  6105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理念得到了有力的推广,高中学校、教师根据相关要求加强了对作文教学改革的探索,以期解决传统语文作文教学模式中存在的弊端,优化作文教学模式,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提升,取得了一定的成果,推动了作文教学质量的提升。但目前来说,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仍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发展。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勤于反思,勇于突破,深入分析当前作文教学中的问题,并在教学实践中进行积极改革,以促进作文教学的改革发展。
        关键词: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对策
        一、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问题
        (一)部分教师写作教学观念落后
        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部分教师没有对写作教学形成正确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不注重写作教学活动的开展,认为写作教学对学生作文水平的影响不大,只要让学生学好课文内容,写作水平自然就能提上去。还有一些教师认为,作文在考试中只占60分,学生之间难以拉开太大的差距,而且教与不教对学生的作文分数产生不了明显的影响,所以不重视写作教学。然而,写作教学原本就是一个需要长期坚持的过程,学生需要通过持续的积累和锻炼,才能够实现写作水平的有效提升,同时,写作教学还关系着学生表达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等多种素养的发展,写作教学观念上的偏差对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不利的影响。
        (二)写作教学方法趋于模式化
        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学方法的固化是一个较为常见的问题。有的教师为了迎合考试的需要,为学生提供了写作的固定模板,让学生按照模板进行写作,比如“三段论”的写作模式,开头用华丽优美的语言,中间部分多举一些例子,结尾则要简明精练。这种模板化的写作教学方式,虽然能让学生在考试中得到一个比较保险的分数,但模板化的作文必然是枯燥无味的,抑制了学生自身思维与情感的表达,与作文教学的初衷相违背。关于写作教学,新课标强调要让学生“有感而发”,追求“有个性、有创意”的写作,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模式化的方法严重束缚了学生自身的个性表达,虽然能够较好地应对考试,但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对学生的发展是利大于弊的。
        (三)写作教学评价方式需要完善
        在教学活动中,评价是一个关键性的环节。新课程标准提出,教师在作文教学评价中,应当从写作态度和水平两个方面进行考虑,但这一要求缺乏实际操作性,没有说明采用什么标准和方法来评价学生的写作态度和写作水平。当前,部分教师在作文评价中仍是采用常规的标准,如卷面是否整洁、是否符合主题、语句是否通顺优美等。同时,教师是写作评价教学的唯一主体,但由于教师的工作事务较多,作文批改的任务量较大,因此教师通常没有时间认真地阅读每一篇文章,只能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大致的评价,在评语上也比较相似,缺乏针对性,以至于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写作水平究竟如何,哪些地方还需要提升。
        二、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问题的对策
        (一)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打破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根据新的语文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发展需求,来确定写作教学的目标、内容与方法,构建出符合素质教育理念的写作教学模式。高考会对教师和学生在教学中的取向形成较大的影响,但教师也要意识到,写作教学不仅是为了学生的考试成绩,还是为了健全他们的人格,促进其心理品质的发展,使他们更好地面对人生。

叶圣陶先生提出,学习写作是为了考试,但并不是为了高考,而是为了人生的考试,通过写作学习,能够让学生掌握写作这一技能,在未来更好地学习和生活。作为高中语文教师,要转变传统的写作教学观念,正确地认识到写作教学对于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意义,保证写作教学的课时量与质量,切实有效地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升。
        (二)丰富作文教学的方式方法
        作文教学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要改变过去单一的教学模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适应不同的写作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对写作的主题和方法进行思考,既要让学生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快速地完成审题、立意等环节,又要鼓励学生发散思维,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结合自己所学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从个人的角度出发来理解主题,书写内容,将自己的思想与情感融入作文中去,从而写出感情饱满、内容充实的作文。
        (三)拓展写作教学的范畴
        在高中语文课程中,写作是学生围绕某个主题,结合自己的思想观念和生活经验进行谈论表述的过程。从某种角度来看,写作即对生活的反映,优秀的作文需要建立在生活的基础之上。然而,在传统的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教师较少联系现实生活,将重点放在各种写作技巧、模板的教学上,但学生即便掌握这些内容,在缺乏生活体验的情况下,也难以写出具有真情实感的作文。因此,高中语文教师要把握好写作教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鼓励学生通过生活积累写作的素材和情感,突破语文课堂的局限,让写作真正成为学生自我表达的方式,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去。这样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还可以有效地提高他们的作文水平。
        在写作训练的主题上,教师要尽量向学生的生活靠拢,选择一些符合学生日常生活的主题,让学生通过写作来表现自己的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等,这样可以有效地消除学生对于写作的恐惧感,改变模板化的现象,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话可说,有话想说,学生写作的思路自然就能开阔起来。同时,教师也可以引入一些社会热点,在班级内组织讨论活动,让学生通过思考交流,积累写作的内容,再组织他们进行写作训练,引导学生清晰、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以起到良好的写作教学效果。
        (四)完善写作教学评价标准
        评价批改是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的关键环节,是引导学生反思、促进其写作水平提升的重要途径。通过作文讲评,教师可以了解到学生的写作水平和思想情感,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提升他们的写作能力。在作文评价的时候,教师应当以正面的评价语言为主,既要指出学生需要进步的地方,又要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并进行肯定和鼓励,保持学生对于写作学习的积极性。在传统的高中作文批改中,学生主要是根据教师的意见来修改的,这种方式虽然可以有效地提高作文的质量,但学生自身的反思评价能力没有得到锻炼,很多时候并不明白自己的错误在哪儿,只是一味地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修改,在以后的写作中还可能会出现类似的错误。因此,教师要让学生主动参与到作文的评改中来,教给他们评价作文的方法。
        三、 结语
        综上所述,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内容,也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途径。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中语文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不断反思当前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并积极提出相应的对策,提升作文教学实践的效果,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促进高中生作文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马婧.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与应对策略[J].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2018(12):76.
        [2]王传青.试论高中语文作文教学如何寻求突破[J].试题与研究,2018(35):87.
        [3]苏玉兰.高中作文教学的基本思路及创新策略研究[J].作文成功之路,2018(12):3.
        [4]王海艳.如何让高中生走出语文写作困境[J].作文成功之路,2018(12):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