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唐瑞清
[导读] 国学经典是一种内涵、种类都非常丰富的文学资源,教师应该把这些资源有效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并且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
        唐瑞清
        湖北省十堰市竹山县文峰乡太和小学 湖北十堰 442200
        摘要:国学经典是一种内涵、种类都非常丰富的文学资源,教师应该把这些资源有效应用在语文教学中,并且促进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将这些内容进行分解,并引入课堂,然后以引导感知内涵、组织表演活动、设计应用任务等方式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如此,教师能够借国学经典知识促进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发展。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与对策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困境;对策研究
引言
        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不仅提高了对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视度,而且也对其提出了新要求,给予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高度关注。但由于以往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式单一,阻碍了教学质量提升,与时代发展需求不适应。因此,为了有效开展国学经典诵读教学,发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应创新经典诵读教学方法,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因此,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小学语文经典诵读对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经典诵读的应用价值
        经典诵读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设计是一项重要内容。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识字教学受到了广泛关注。但在开展具体教学活动时,教材中的生字数量相对较少,难以满足学生的识字学习需求。《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等传统经典篇目具有丰富的生字数量,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识字需求,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识字水平。经典诵读还能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提升。通常情况下,学生在阅读和背诵经典文学作品时,语言表达能力可以得到有效提升。教师引导学生深度解读、反复揣摩经典作品,能使学生对经典作品产生更深刻的认识,帮助其积累更多写作素材,从而提高学生的文本理解能力、写作能力。最后,经典诵读能够有效传承中华民族精神。在我国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许多具有优良品德的人物故事。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有效开展经典诵读活动,能帮助学生更好地传承民族精神、弘扬民族文化。
二、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对策
        (一)提供广阔的诵读平台,丰富经典诵读资源
        经典诵读资源是否丰富多彩直接影响小学语文经典诵读的教学效果。加之在素质教育背景下,要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为了与现代教育发展相适应,有效突破小学语文经典诵读资源不足的困境,学校应该加强对经典诵读的重视度,并提供合适的诵读平台,给予经典诵读教学强大的支持。一方面,可促使经典诵读资源多样化,满足学生不同需求,培养其阅读兴趣;另一方面,可让学生随时随地进行文学经典的诵读,营造浓厚的文化气息,促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有利于促使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高效进行。图书馆是学生进行经典诵读的重要场所。因此,学校需要加大图书馆建设,全面开放图书馆,让学生可以自由的学习。同时,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还应该定期举办经典诵读活动,激发学生阅读经典作品的欲望,提升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效率和质量,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还有助于加强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沟通交流,从而共同进步。


        (二)完善诵读模式
        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应激发学生的诵读兴趣,深入分析学生的认知和性格特点,合理优化诵读形式,满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具体需求,使其进一步适应现代教学发展。因此,教师需要完善诵读模式,确保其多元化,使学生更积极地参与诵读。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创设故事情境,为学生讲述经典文学,同时合理设置故事悬念,激发学生参与经典诵读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效参与诵读活动。在进行经典诵读时,教师需要为文学作品合理搭配音乐,利用音乐调动学生情感,使学生积极参与其中,营造活跃的教学氛围。教师还可以开展飞花令、诗词大会、诗文接龙、角色扮演等多种形式的诵读活动,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学习的乐趣,从而提高学生的诵读能力。
        (三)组织表演活动,提升审美创造能力
        在国学经典的诵读活动中,由于许多学校并不会将国学经典的诵读纳入考核范围中,所以学生在丧失对国学经典的新鲜感后,很有可能会以敷衍态度进行国学经典的诵读。所以,教师需要积极组织表演活动,以表演活动增强学生的诵读积极性。并且,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将自己的理解灌输到朗诵活动中,以此提升学生的审美创造能力。以《论语》为例,《论语》中不仅有许多简单而意蕴深刻的句子,也有一些情景故事。教师在开展经典诵读教之后,可以为学生组织表演活动,引导各年级学生依据自己诵读的内容,自行设计表演活动。对于《论语》这一经典,教师则可以组织学生选择趣味性较强的论语情景故事,然后将情景故事改编成短剧,以表演短剧的方式展现自己对经典的理解。
        (四)提升教师对经典诵读的重视度
        教师作为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重要主体,其综合素质、教学态度、教育思想等对教学成效具有直接影响。要想促使经典诵读教学有效落实,教师应该在思想层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在此基础上才能够积极进行自我完善、自我提升,从多方面强化自身的文化修养,精心进行教学活动设计。因此,在经典诵读教学方面,有必要加强教师对经典诵读的重视度,科学开展经典诵读的教学方案设计,提升教学水平。与此同时,教师自身还需要具备丰富的文学知识,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从而提高教学能力,保质保量完成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任务,早日实现预期教学目标。
结束语
        综上所述,教师需要以多种策略开展经典诵读活动。在教学中,教师首先应当引入分解的资源,以分解资源引导学生积累语言材料。在诵读经典时,教师还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感知材料中的各种元素,以此丰富学生的文化、道德素养。在诵读经典之后,教师还应当积极组织表演活动,以表演活动增强学生诵读经典的积极性。最后,教师还应当将经典诵读活动与写作等教学活动联系起来,以此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充分体现经典诵读活动的质量。
参考文献
        [1]覃娟.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3):122-123.
        [2]薛福山.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研究[J].科技资讯,2020,18(31):118-119+122.
        [3]郎振华.小学语文经典诵读教学的问题和对策[J].新课程教学(电子版),2020(18):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