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霄霄
绍兴市柯桥区柯桥裕民幼儿园
摘要: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游戏教学意义重大。教师应提升游戏运用意识,优化游戏教学设计,更新教育资源,创新游戏教学模式。幼儿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在幼儿教育阶段,幼儿需要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形成良好的专注力,才能健康快乐成长。幼儿天生是喜欢玩游戏的,利用游戏展开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幼儿教育的效率,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性格,促进幼儿身体和智力的发育。基于此,本文详细分析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
关键词:游戏;幼儿园;教育教学;运用与融合
引言
幼儿园教育隶属于启蒙教育范畴,在教学活动中,应考虑到教育对象的特征以及幼儿活泼好动的天性,制订针对性教育方案,同时要考虑到启蒙教育在开发幼儿情感、智力、体能上的作用,优化教学活动设计,确保教学目标的达成。所以,幼儿园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重视并有效运用游戏,让幼儿的游戏成为幼儿阶段教育教学基本内容、主要手段,确定新型的游戏教育观念,并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实践运用,真正把游戏融合到实际幼儿教学中。
1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价值分析
1.1有助于幼儿体质的增强
幼儿园教育阶段,是幼儿体格发育的关键时期,丰富多彩的游戏活动,能够让幼儿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训练其平衡能力、协调能力,锻炼幼儿的大动作能力,培养动作协调能力,有助于幼儿体质的增强。游戏中包含着大量具有竞技性、技巧性的体育游戏,涉及跑步、跳远、爬行、攀登、投掷等运行项目,这些游戏的开展形式,能够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推动幼儿身体健康成长。
1.2满足幼儿生理发展的需要
幼儿正处于成长发育的重要阶段,我们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要兼顾幼儿生理发展的需要。由于骨骼、肌肉和神经系统发育的特点,幼儿需要不断地变换姿势,进而导致幼儿形成了好动的天性。因此在幼儿上完一节课后,我们不应该急着进行下一步教学,而是应该带着他们或者引导他们做游戏,从而使他们的神经得到放松。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自由地变换姿势,使躯体感到舒适和愉快,也能有效锻炼幼儿的肌肉活动能力。例如,上了一节课后,笔者会组织幼儿进行“老鹰抓小鸡”“跳绳”等游戏,在帮助他们放松的同时,还能满足他们生理发展的需要[1]。
2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有效应用路径
2.1幼儿教师重视挖掘游戏的精神
传统的幼儿教学模式是依据小学的教学模式展开的。幼儿园的教学与小学相比,虽然课程极为简单,但是课程设计不灵活,趣味性较低。由于幼儿年龄特点的原因,他们都比较好动,注意力不集中,这样就直接影响了教学的顺利开展。加之,幼儿园对教学与游戏没有清晰的认知,所以没有将两者有效结合。虽然一部分幼儿教师把游戏与教学融合,但是开展得也并不理想,造成幼儿并没有完全感受到游戏的乐趣。游戏不只是娱乐的一种方式,幼儿教师可以有意识地挖掘游戏精神。而且,幼儿做游戏时可以感觉到游戏蕴含的精神,在日后的生活中还会运用。游戏精神不只培养了幼儿的各方面能力,也助于他们良好习惯的养成。例如:做领路人这个游戏时,让一名幼儿引导另一位蒙着眼睛的幼儿穿越障碍。
做这个游戏可以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也可以让他们懂得信任别人。但实际教学中,幼儿教师并不重视挖掘游戏的精神,通常只是借助游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调动幼儿的情绪等,当幼儿过于沉浸在游戏里,教师便会进行阻止。这样,游戏自身的价值就很难全面地体现了。如果采用了游戏方式教学,而幼儿没有体验到游戏精神,任何一种的教育与教学都是脱离幼儿精神世界的。功利性的教育理念、高效率的干预方式,这些只是快速驱动了幼儿的节奏,而丝毫没有顾及他们的内心感受。对于游戏活动无论怎样指导,如果没有游戏精神,都缺乏实质的意义[2]。
2.2设计符合幼儿认知的游戏
幼儿的认知还处于形成的阶段,他们对于生活中的很多内容都没有任何概念,那么就要求幼儿园在使用游戏展开教学的时候能够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的游戏。例如,幼儿主要以形象思维为主,他们对于看得见、摸得到的事物能够给出直接的反应,而对于生活中的一些抽象概念就没有很好的思维去理解。如果教师在利用游戏展开教学的时候,在游戏中用大量的抽象内容如数学概念,就无法让幼儿很好地理解,其最终的教学结果就是幼儿无法在游戏中获得很好的游戏体验,相应的教学内容也无法完成,对于幼儿的发展没有任何好处。因此教学时要想设计出符合幼儿认知的游戏,教师就需要对幼儿的认知能力和认知行为进行深入的了解,并且能够在设计游戏的过程中去剖析幼儿的心理,从而能够让幼儿在游戏中找到乐趣,学会知识[3]。
2.3更新教育资源,创新游戏教学模式
游戏的应用,应遵循时机适当、时间适宜的原则,应始终贯穿于幼儿园教育过程中,比如说,在学习到水果的相关词汇时,可以引进“萝卜蹲”的游戏,将幼儿划分为“苹果”“葡萄”“荔枝”“香蕉”“菠萝”“火龙果”等多个组别,由教师指挥,发出“苹果蹲,苹果蹲,苹果蹲完火龙果蹲”等指令,为了区分不同群体,同时也是为了增加游戏的趣味性,可以提前为幼儿制作不同水果样式的头牌,让幼儿佩戴,如若是英语课,可以将词汇转换为英文,游戏形式不变,这样既能丰富游戏形式,同时也能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提升游戏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应该不断更新教育资源,引进多种形式的游戏,采取室内游戏加室外游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比如说室内游戏,可以引进绘图、剪纸、折纸、制作表演服的手工类游戏,锻炼幼儿的精细动作,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引进角色扮演、讲故事等口语游戏,锻炼幼儿的语言能量与社交能力;引进猜灯谜、脑筋急转弯等文字游戏,锻炼幼儿的思维能力[4]。
结语
综上所述,在当前的幼儿园教育中,教师要善于运用游戏教学法,将教学内容和游戏进行充分的融合,从而能够很好地完成幼儿的教学任务。游戏教学也能够很好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有效提升幼儿的综合能力,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刘赟晖.浅析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考试周刊,2019(97):167-168.
[2]吴道平.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J].家长,2019(34):147.
[3]张金文.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要求[J].当代家庭教育,2019(33):41.
[4]崔惠文.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运用与融合方法初探[J].科幻画报,2019(11):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