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数学阅读,打造深度学习课堂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李晓梅
[导读]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应该体现在语文学科学习方面,也应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体现。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
        李晓梅
        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实验小学 246410
        摘要: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仅应该体现在语文学科学习方面,也应该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有所体现。数学的学习离不开数学阅读。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学生们理解不了题意、不知数学题所要表达的含义是什么?这十分影响学生们对于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基于此,本文通过对现阶段小学四年级数学学习现状进行简要分析,就如何重视数学阅读、打造深度学习课堂展开讨论。
        关键词:数学阅读;深度学习;课堂教学;教学理念;教学模式;
        数学阅读是数学、科学、人文艺术等的整合阅读。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阅读关注人的知识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发展。数学因其具有逻辑性、科学性、系统性,因而对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培养小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不仅对学生的自我发展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样也是打造深度学习的课堂必不可少的一步。
        一、现阶段小学数学学习现状
        为在本文更好的呈现出小学数学学习情况及学生们的数学阅读培养,本文将研究对象集中于四年级师生群体。而四年级师生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其特点均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1.教师侧重于传授固定知识
        在部分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眼中,四年级的学生鉴于其心智正处于萌芽阶段,因此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主要是以接受老师授课内容为主。事实也确实如此,但部分老师存在过度授课的现象,即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时间与次数占比较少。
        2.“题海战术”经久不衰
        如何“检测”学生们真正掌握了一类或多类知识,在部分小学四年级数学老师的眼中,最为直接且最为有效的方法便是“唯成绩论英雄”,在这种观点的指导下,题海战术经久不衰。基于此,学生们要想学得更好,也就需要多做题、多练题。
        3.学生题意理解能力有待提高
        在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试卷中,无论是选择题、判断题或是应用题等,都离不开文字的阐释,但是部分学生可能因为在阅读题目的过程中造成题意理解的错误,有的可能是因为粗心,而有的则是可能连题意都读不懂。
        二、打造深度学习课堂举措
        通过对现阶段数学学习现状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无论是教师传授固定知识,还是题海战术的盛行,抑或是学生的理解能力有待提高,我们可以发现,造成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学生阅读能力的“欠缺”。那么,数学阅读又是什么?数学阅读是学生个体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阅读数学材料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是学生主动获取信息、汲取知识,发展数学思维、学习数学语言的重要途径。基于对数学阅读的分析,本文将从以下三方面提出具体的举措,以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打造深度学习的课堂。
        1.转变教学理念、合理利用课堂时间
        在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题海战术或是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为什么老师占据大部分的课堂时间,其主要原因可归结为老师的教学观念(或是教学理念)的问题。

对于前者,数学老师基于熟能生巧的教学理念,认为在做题中可以反映学生们的不懂之处;对于后者则是出自于四年级学生们学习能力不高,因而需要数学老师引导的教学理念。但无论是哪一种教学理念,都应该基于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的基础之上。倘若数学老师在观念中不存在对学生数学阅读培养的教学理念,那就很容易出现学生们在考试出不能清楚地理解题意或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们无法在课堂上弄清楚老师所表达的内容。因此,重视数学阅读,打造深度学习课堂重点之一在于小学四年级的数学老师要形成重视数学阅读的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合理利用课堂时间,如可留三分之一的课堂时间让学生们进行阅读,并就阅读的内容发挥自己的看法。数学老师不能仅仅将课堂时间视为授课内容、做习题的时间!
        2.创设情景,吸引学生参与
        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情景教学法进行授课是最为常见且较为有效的方法之一。从某种程度而言,利用情景教学进行对数学阅读的学习也有一定的效果。重点在于如何将两者有效结合。正如上文所言,数学阅读就是学生们在阅读数学材料的过程中建构数学意义和方法的学习活动。数学老师可在进行授课之前,利用多媒体技术等创设适合学生进行阅读的学习情境或氛围,并在情境中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一课《大数的认识》为例,在本单元的教学内容中,重点在于让学生们知道计数单位。因此,在创设情景中,数学老师可通过多媒体技术中的视频播放功能先向学生们展示他人是如何对大数进行划分与“阅读”,在此基础上,向同学展示相应的阅读材料,吸引学生们展开数学阅读,积极参与数学课堂的深度学习建构中。在进行数学阅读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在让四年级学生们进行深度学习与阅读时,数学老师首先需要做的是让学生可以理解自己想要做的内容。
        3.设计课外阅读教学案,阅读贯穿课堂
        在开展数学阅读之前,数学老师自身要有一定的有关数学阅读材料的储备量。如数学老师可在课前利用互联网技术或是向老教师请教经验的方式或途径来获取阅读材料,并对资料进行恰当地取舍。首先,四年级的数学老师通过设计课外阅读导学案,教师为学生们提供丰富的阅读材料,以督促学生们进行阅读,并提供一些相应展示平台,提高学生们阅读积极性的基础之上,扩大学生们的阅读面。其次,在进行练习的过程中,通过抛砖引玉的阅读方式吸引学生们进行阅读与本节课学习内容相关的读物。以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统计》为例。在引入统计图形与图表的相关概念之前,数学老师可为学生们提供一些关于统计的趣味故事或是统计一词等内容的简单来源,让学生们在阅读过程中对统计有一个较为简单的了解;其次,在授课的过程中,如对统计图或是统计表的认识与学习中,数学老师可相应地提供一些比较规范的答案,学生们通过阅读与学习来深入了解如何对以上内容进行分析;最后,即课程的结束阶段,老师以汇总知识点的形式将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呈现给学生们,学生们以阅读乃至记忆的方式熟练掌握所学内容,进一步打造深度学习课堂。
        三、结语
        好的数学阅读可以发挥汲取前人智慧、塑造学生人格的特点。对于四年级的小学生们而言,对于数学阅读的培养一方面要通过数学课程来严格落实,还应当是“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只有学生们将数学阅读内化于心,外化于形,成为自身生命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么打造深度学习的数学课堂才有可能进一步得以实现!
        参考文献:
        [1]邹颖贯.数学阅读,读出数学味——浅谈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J].小学教学参考,2021,(14):29-31.
        [2]许盈盈.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数学课堂阅读能力提升策略初探[J].考试周刊,2021,(34):84-85.
        [3]孙姣.引导小学生数学阅读,提升学习能力[J].教育艺术,2021,(04):5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