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分析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李瑞兰
[导读] 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也给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向和新的要求,要求在展开小数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和背景
        李瑞兰
        福建省宁德市古田县平湖中心小学  福建 宁德 352256
        摘要:在新课改的推动和改革下,也给我们的小学数学教学提出了新的教学方向和新的要求,要求在展开小数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要以核心素养为基础和背景。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良好的学习习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和价值观念,推动他们更好的学习和发展。基于此,本文就针对核心素养背景下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展开了分析。
        关键词:核心素养;小学数学;教学模式;背景;
        核心素养是新课改下推出来的一种新型教育理念,非常符合新时期下学生的发展需要。众所周知,小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关键时期,所以在此阶段中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是非常正确和重要的。小学数学的核心素养主要是运算能力、思维逻辑能力和以及数感等,通过以上方面能力的培养,能在快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学习成绩和实现教学目标。
        一、结合生活,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运算能力
        运算能力在小学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一种能力,是学好数学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和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需要数学老师要高度重视起来。在传统模式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大部分老师都会采用大量做题的方法来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让学生在题海中提高自己的运算水平,这样的教学方法只会让学生掌握当时运算方法,过后就会忘记,很不符合新时期下的学习目标和要求,而且学生还会在大量的数学习题中产生厌烦和疲惫感,最终不但无法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还会降低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因此,需要老师对现有的教学模式和进行改变和创新,在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添加一些趣味性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可以在兴趣的推动下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从而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1]。
        例如,学生在学习“100以内加减法的时候”老师就可以给学生创设一个学习情境,由于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数学问题,所以老师可以给学生构建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如,老师给学生50快钱去超市购物,利用超市的优惠活动来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如满减活动,打折促销等,让学生通过计算和分析来计算出最合适的购买方法。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在提高学生兴趣的同时,第一时间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而学生也会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运算能力,实现了核心素养培养的教学目标,当然也提高了小学数学教学的效率。
        二、把握数学教学的本质,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逻辑思维能力对小学数学的学习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学习能力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部分老师会忽略掉数学教学的本质,只重视表面知识的讲解和传授,并没有对教学的内容进行深化,导致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受到限制,学生会去模仿老师解决问题的方法去解决问题,失去思考和应用的能力,从而影响到学习质量和教学效率。所以老师在展开数学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将数学的本质把握好,以此来培养学生的思维探究能力[2]。
        例如,在学习“分数和小学关系”的时候,老师就需要在学生掌握分数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去学习和认识质因数的概念,并让学生在学习和思考以后提出问题,发现其中的规律。这个时候有的学生就会发现分数转化成小数是如何转化的,接下来老师在提出问题“将小数转化成分数”引导学生用逆向思维去分析和探究,这样一来,不但能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还提高了教学的质量和效率。
        三、利用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感能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数感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可以说数感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基础。何为数感?简单点来说其实就是学生对数字和运算之间的理解,它也是核心素养中非常重要的内容。数感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依靠理论知识,要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感受和体会,这样才能有效的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数感能力[3]。
        例如,在学习“厘米和米”相关知识的时候,老师就可以让学生用尺子去测量桌子的长度和宽度,让学生通过测量以后,能知道60厘米大概是多长,然后再让学生在厘米和米之间进行换算,加深学生对数量关系的一个认知和理解。在这样的教学模式下,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数量关系有了很正确的感知能力,从而实现对学生数感能力的培养,当然也间接的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达到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结束语
        总而言之,传统教学模式和方法已经不再适合新时期下小学生的学习了,只有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创新教学模式,才能很好的满足学生的学习,重新提高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也才能在兴趣的基础上,提高他们的运算能力、思维和逻辑能力、数感水平以及应用能力等等,因此需要数学老师一定要根据教学的内容以及学生的性格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以此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日后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杨小东.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应用探究[J].科技创新导报,2020,18(10):116+118.
        [2]马兰梅.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小学数学教学模式的相关分析[J].数码设计(下),2020,9(2):198-199.
        [3]张利华.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探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9,(12):74-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