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研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胡婵
[导读] 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常见的课程类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练习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题能力
        胡婵
        云南省建水县南庄镇大寨小学  654303
        摘要:小学数学练习课是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非常常见的课程类型,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在练习题目的过程中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解题能力。如何上好小学数学练习课?笔者认为,小学数学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并在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过程中做好备课、讲解、练习、议论、评价这五个步骤,从而切实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和练习效率。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研究
引言
        练习课是现阶段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要的课堂形式之一,高效练习课的开展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加强小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练习课是对课堂知识的延伸,同时与授课教师教学质量的优劣有着密切的联系。从另一个角度讲,练习课能够使学生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总结问题,是小学生有效提升专业知识技能的有效环节。练习课的高效开展能够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进一步加强对课堂知识的巩固,同时还能够提升小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加强与锻炼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在现阶段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部分小学数学教师对练习课的设计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没有认识到练习课对学生学习、发展的重要性,在设置练习课时,其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式枯燥、单一,将练习课当作学生完成老师布置作业的时间,学生逐渐对练习课丧失兴趣,无法以积极的学习心态投入课堂,甚至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应付过关,抄袭其他同学的作业,这对班内其他同学的学习成长造成不良影响。
一、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意义
        小学数学练习课的出现,是数学这一学科核心与现代教学模式相结合的产物,教师是课堂的指导者,学生是教学的主导者,为了完善小学数学练习课,将教学的龙头交还给学生,与学生共同探索符合当今时代的教学新模式。小学数学练习教学课堂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对学生也是一个新挑战。并且由于新时代所提倡的素质教育对小学数学练习课堂有了新挑战,致使学生的自主练习课堂对教学质量的促进作用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和学生热情配合,不断改变传统教学课堂,促进小学数学练习课堂创新发展,探索一条符合当代社会需求、满足学生后续学习的全新道路。
二、目前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不足之处
        目前,有些小学数学教师在练习课上布置题目时,为减轻授课负担,往往会将课堂练习时间转到课下进行。将学生练习的任务转变成学生父母或者课外辅导老师的任务,然后在学生完成练习题后让家长签字,证明练习课的完成。这种教学方式往往会导致学生让家长任意出几道题目进行练习,学生完成练习题后家长进行签字,回校后交给老师进行抽检。这样,老师给学生预留作业的任务逐渐成为给学生家长留的作业。还有的是让课外辅导机构的老师完成该项作业。辅导机构的培训老师相对于家长来讲有一定的专业性,他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学生对课堂中所讲述的知识进行复习巩固。然而学生家长就不一样了,他们并不清楚课堂中所学习的知识内容有哪些,针对这些知识内容的题目又有什么,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小学数学高年级练习课设计策略
        (一)做好备课
        很多教师认为小学数学练习课只是让学生进行练习,因此,并没有进行精心备课,这种教学思想非常不可取。小学数学练习课对提升学生的解题能力、巩固所学知识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做好备课。教师在备课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首先要有针对性,这里的针对性主要指两个方面,一方面,要能够针对学生,根据学生对新学习的知识的掌握程度来确定练习题目的难度,从而让学生能够在练习中找到自己的短板;另一方面,针对教学内容,结合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围绕重点、难点、关键点和学生的弱点精心设计练习题目,从而达到小学数学练习课的教学目的。

其次,要有层次性,学生会呈现出不同的层次,因此,题目的设计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难度适中,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多层次的练习中进步。最后,练习题的数量和时间应合理,练习题的数量应根据教学内容的要求和难度来确定,要保证学生对基础的理论和知识进行巩固,同时锻炼学生的解题能力;能让学生在适当的时间内完成题目,避免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或者机械重复的练习。
        (二)发挥学生成长性思维积极的导向作用
        学生成长性思维积极的导向作用就是发挥创造性。创造性思维的发展有利于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找到新颖的角度解决数学中的练习难题。教师应促进学生成长性思维的培养,加强对知识的领会,提升综合素质。教师在课堂上还要给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在落后的教学观念下,教师习惯于将解题思路、问题答案直接告诉学生,让学生依据答题套路,毫无更改地背诵答题模板,这样的教学方式,无疑是失败的。教师应要明确责任,而不是一味地仅仅抱着完成教学任务的消极态度,为规定的教学大纲压缩学习时间,这样对小学课堂中成长性思维的发展起着消极的作用。教师应该在教学课堂上为学生留有足够自我思考的时间,观察学生的薄弱区域,与学生共同探讨。这样既可以了解到学生的思维方式,也能拉近与学生的距离。
        (三)整体把握,优化知识结构
        知识点是构建知识体系的基本要素,小学数学教材每一阶段学习的内容都有一定的知识点。教师不能孤立地分析处理这些知识点,应该在理解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树立整体意识,在结构化教学原理指导下整体把握内容。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带领学生回忆一下,或者把学过的内容再重复呈现一次,这样不但不能唤起学生对复习的兴趣,而且会让学生的学习呈现一种浅层学习的现象。因此,当学完一部分有相关联系的知识后,教师就可将这些知识系统地展现给学生,让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这些数学知识,提高运用知识的能力。
        (四)借助多媒体
        在练习课开始前期,授课老师应当将课堂中涉及的题目或者知识内容制作成媒体文件,借助视频或者音频提升课堂的趣味性,营造生动有趣的学习氛围,进一步增强老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授课老师可以组织班内学生分组抢答,小组内最先举手的获得答题权,组内通过协商后给出答案,然后安排一名学生记录积分,回答正确可得1分,回答错误需要扣除1分。此种教学方式能够使学生之间形成良好的竞争,同时还能使学生巩固课堂知识内容,对回答错误的题目学生也会主动去寻找正确的答案,有效提高学生的记忆程度,提升学习效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的数学练习已产生不可或缺的作用。因此,这就要求教育工作者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巧妙利用课堂将练习与学科内容两者相互联结,把握教与学的契机,充分挖掘教材内容的利用价值,在数学知识与素质教育两者结合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同时,面对我国现代网络信息媒体技术的发展,我国小学数学教师还应在数学学科的内容、形式上进行教学练习课堂的创新,并结合时代需求增添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将素质教育全面渗透到小学数学练习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兴趣,强化学生的数学素养,教学实践效果也能因而提高。
参考文献
        [1]朱军.核心素养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的多样化研究[J].科幻画报,2020(05):77.
        [2]张婕.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运用策略[J].科普童话,2020(17):61.
        [3]赵淑君.小学数学练习课教学的实践探究[J].数学教学通讯,2020(13):71+77.
        [4]张剑育.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与思考[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64.
        [5]陈坤泉.提高小学数学练习效率的几点思考与实践[J].考试周刊,2020(35):57-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