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改进与创新策略探究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郭进胜
[导读] 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计算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物理照亮了整个生活,生活又包含了整个物理
        郭进胜
        山西省大同市广灵县第三中学校037500
        【摘要】物理是一门逻辑性、计算性都非常强的学科,物理照亮了整个生活,生活又包含了整个物理。而物理在初中课程中更是一门让初中生“头疼”的课程,随着教育的改革,在加强素质教育的同时也要改变传统的物理教学方法,教师的纯知识讲课只会给学生带来巨大压力,因此要更加重视物理实验,防止学生产生厌学心理,那么具体如何将新型教学方法合理地运用到初中物理实验课堂中去呢?希望本文能给读者一些启示。
        【关键词】初中物理实验教学         改进与创新策略
        【正文】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日渐推进,社会对物理教育也越来越关注,而初中生的教育则作为重中之重。如何帮助学生增强对物理的理解,则是教师需要讨论的问题,为了提升学生的整体发展,教学方法的创新在初中教学中显得地位超然,它已经不仅局限于对学生的知识传播,更多的则是关注学生能够把物理知识也就是课堂上所学到的用到现实中,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会有更强烈的求知欲,也能够增强学生学习物理的信心,有利于学生成绩的提高。
        一、高中物理目前教育现状
        1.1忽视实验的重要性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和知识两部分组成的学科,高中生通过物理实验,可以发现其中的相关规律和新奇现象,既加深了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开阔了自己的眼界,培养相应的实验精神。但是在现在的高中物理教学中,绝大多数物理教师都已经不在重视物理实验,只是给高中生观看实验视频就认为实验课结束了。不少教师采取纯知识教授,并布置大量的练习题来带动知识点,将物理实验的课程完全取消,甚至认为物理实验占取了高中生有效的学习时间,影响了高中生在实验中学习到的能力,这些都与新课标所提倡的教学完全相反,严重影响力学生未来的发展。
        1.2 将物理的生活性忽略
        物理与生活紧密相关,许多物理现象都可以在生活中找到,特别是高中物理中的电学和力学,可以说生活是高中生最大的物理教师,然而在高考的紧张压力下,高中物理教师比起让学生在生活中得到物理知识,更希望学生能够抓紧有效的时间去提高更多的分数,忽略了物理与生活的实践,依然采用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自己人为的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扯断,只是就题论题,给学生讲这道题的选项为什么正确,却不会告诉他们这个选项联系了生活中什么现象。
        二、物理实验的创新与改革
        2.1 培养物理实验氛围,激发初中生的学习热情
  当身边有着物理文化不断地渗入,那么在不知不觉中初中生就会对物理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了创造这种氛围,首先在物理实验上,教师应该先从概念入手,设置悬念,以提问的方式询问学生这节实验探究的是什么,另外教师要重视初中生在物理知识的实际体验和获得途径,可以合理的利用多媒体为学生传播有趣的物理实验视频,在校园里,学校可以建立知识广播站,在学生的课余时间,可以在学生跑操时、在学生就餐时、学生下自习的路上播放物理实验的幽默现象,缓解学生压力,增强学生的知识量。在楼道的两旁可以设置宣传栏,将牛顿、爱迪生等物理学家的生平介绍做成小橱窗为高中生展示,制造物理氛围。


        2.2合理运用教学模型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在初中物理实验中,教师为学生构建一个实验模型可以让学生更加直白的了解到这节实验所学的物理知识,知道这节实验探寻的是什么真理,另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动手操作实验模型,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用实验模型代替看实验视频,加深学生对实验仪器的使用,教师要教会学生实验探索的公式是什么,这样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无论使用怎样的物理模型,学生都能更好的解决问题,教会学生学会用类比法去比较,也可以运用实验的方法,通过在实验中对物理过程的初步分析、计算和推理,找出其中包含的规律,将物理知识转化为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件。
        例如在做人教版九年级《分子热运动》这一章的实验时,在这节课中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的是影响分子扩散的因素有哪些,因此教师可以在实验课上给每位同学或者小组都准备一杯温水和一杯冷水,然后在分别给学生准备红墨水和红油漆,让每位学生分别在温水和冷水中滴加红墨水、红油漆做成一个简易模型,让学生观察红墨水的扩散程度,并与红油漆的扩散程度相比较,从而验证低温、高温及溶质的种类对分子的影响,也可以设置温度梯度让学生亲自实验,从而加深学生对这章物理实验知识的印象。
        2.3小组合作物理实验
        要知道合理分组是小组合作学习的重要前提,需要教师更加充分的认识到学习物理的重要性,也就是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工作来开展。首先物理教师要了解学生的物理实验水平、对实验知识的把握程度等,然后再对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这样的分组方式能够确保各个小组之间差异越来越小,同时也利于小组合作学习方法的实施,而适当的实验竞赛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因此在日常的教学中,物理教师适当的展开一些实验竞赛,这样做既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提高学生物理的积极性,同时培养了高中生的合作意识、促进了高中生之间的竞争关系,加深了对知识内容的理解。
        例如在做人教版九年级《欧姆定律》这一章的实验时,在这节课中最考验学生对实验的理解和运用公式的变形能力,因此教师可以让学生结组做实验,在组中解决个别同学在实验中遇到的小问题,然后教师为学生演示这节实验的正确做法和注意事项,并让小组改进实验,让学生进行小组竞赛,实行积分制,对胜利的小组进行奖励;同时也可以对“电路图中的串并联”进行知识考查,对电流、电阻、电压之间的三者关系对比,尤其是在电阻实验中更要保证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共同求得待测电阻的准确值。        
        【结束语】
         综上所述,初中物理实验课程的创新与改革体现了当代对教育的重视,也体现了初中生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物理教师应该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创造新的教学模式,一切的课堂教学方法都要传达出以“创新与改革”为核心,以学生的未来发展为起点,加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物理思想,让学生理解学习的真正内涵,让他们自主学习,更加健康的生活,建立良好的三观,而不是成为为了考试而学习的机器,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为适应时代洪流打下基础。
        【参考文献】
        [1]吴敦华.基于实验探究的课前预习策略优化——谈初中物理学科的预习策略[J].启迪与智慧(中),2021(06):2.
        [2]葛小波.图文并重促教学提升——谈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启迪与智慧(中),2021(06):8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