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曼
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王家峰小学校
摘要:小学数学教师如果想要取得高效的教学成绩,需要在教育制度改革中下足工夫,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加适应新时代课堂的发展。小学阶段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最佳时期,所以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该多加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汲取知识,从而体会到团体精神的重要性。对于实际教学工作来说,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数学教学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的地方,在不足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有效地提升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学数学;合作学习;教学法;应用
1小学数学构建合作课堂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属于一门抽象性较强的学科,知识点需要学生探究得出规律。小学生正处于爱交朋友和贪玩的年纪,小学数学教师可以抓住学生们的年龄特点开展合作课堂,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另外,学生们合作学习的过程中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互相监督,从而高度集中注意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师需要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合作课堂教学模式帮助学生们来更好地理解掌握数学中的逻辑知识,在师生互助、生生互助中给学生们带来学习的空间,从而学会更加简便的学习方法。
2小学数学课堂中“合作学习”教学法的应用
2.1进行科学的分组
在数学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模式,其前提就是能够对班级内的学生进行科学的分组,分组的标准是“组内异质,组间同质”。也就是说小组和小组之间的数学学习能力应当是不相上下的,而小组内的成员数学能力应当是有区分的,这样就能保证每个小组之间的竞争是公平的,每个小组之类的数学学习氛围是浓厚的。而涉及到具体的分组标准就需要教师要对班级内每个学生进行充分的了解,不仅仅要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更重要的是去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在小学中通常会存在这样一种现象,有一些数学接受能力特别强的学生,但是因为贪玩等各种原因他们的数学成绩并不是很好,但是如果教师能够采用一些教学策略,这部分学生的数学成绩能够快速地提升上来;有一部分学生其数学接受能力并不是很强,但是他们靠着勤奋和好学,依旧保持着较好的数学成绩。需要注意的是,在课堂上的学习是需要学生短期内去学习新的知识,利用新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同时也需要学生对旧知识有很好的基础,所以这就需要小组内有知识基础较好的学生和新知识接受能力较快的学生,这样的搭配能够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加的显著。
2.2营造和谐的课堂环境
情景式教学法对于探究式课堂的开展和应用是必不可少的方法之一。贴近课本、有趣活泼的课堂环境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调查研究发现,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对于提高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开展小学数学探究课堂的实践教学当中,应当有意识地为学生营造情景教学,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和学生一起学习《轴对称图形》这节内容时,老师可以小组为单位,为学生准备好剪纸和剪刀等素材,然后老师提出轴对称的问题,比如“轴对称的图形需要满足那些要求呢?”让学生思考。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用现有的素材将生活中轴对称图形剪裁下来,然后以小组形式为同学们展现出来。这样一来,老师在课堂中应用剪纸的方法来讲授轴对称图形,不仅使教学内容更加贴合生活,方便学生理解,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问题的探究能力,促进探究式课堂的开展。
2.3明确学习任务,引导学生合作讨论
交流探讨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主要环节,但是由于小学生年龄的原因,他们不具备良好的自我约束能力,在学习中很容易受身边事物所影响。所以,教师要将自身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
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可以利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另外,也可以利用小组的形式让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带动能力较差的学生,以此来提升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比如,在进行教学《四则运算》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将教材中的图片展示出来。然后向学生提问,在展示的图片中人们在做什么,冰天雪地中总共有多少活动区,每个区中有多少人,你是怎样找到的?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多媒体所展示的图片,并且共同讨论教师的问题,得出算式。接着再提问是怎么样列出这个算式的,每个算式的意义是什么,这些算式能不能组合运算。用这样的方式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使学生充分了解将要学习的知识,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四则运算的知识探究中。接下来在出示教材中的第二个例题,提问学生怎样使用线段图来表示五天接待了八百人,那么使用线段图怎样表示十天接待了多少人。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展开讨论,思考怎样解答问题并且讨论算式中的实际意义,综合算式的运算顺序是什么样的,从而使学生了解到四则混合运算需要遵循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利用这样提问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指明合作学习的方向,将学生的探究效果提升上去。
2.4采用关联性教学,丰富学生想象力
关联性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数学内容的特点和教学目标,利用数学教具或推理等将数学知识同其他事物相关联并进行教学探究。数学学科也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建立与其他学科(如科学、劳动、思品、语文)的联系,不仅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让抽象的知识变得直观、具体,更有利于学生掌握其他学科的知识点,促进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例如:在教授如何计算圆的面积的内容时,笔者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圆形学具,并把所有的学具等分成16份或者32份,然后沿着圆的直径从中间分开,拼接成一个自己没有学过的图形。通过操作,学生可以把圆形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或其他图形。学生操作完之后,让他们重点观察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并摸一摸、比一比、说一说圆形各部分与平行四边形各部分之间有什么关系,在交流的基础上小组试着探索推导出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接下来,让学生小组交流拼成已经学过的其他图形,如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学生在尝试从不同角度验证推导圆面积的公式时,加强了所学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也使学生的数学知识更加连贯。
2.5科学合理的评价,提高合作学习的质量
学生在完成数学合作学习知识后教师可以对学生合作学习的情况进行有效的评价,总结出合作学习的好处以及短处,同时对合作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探讨,探索出更加有利于合作学习的方法。科学合理的评价可以分为教师的有效评价,也可以是学生间的评级或者是组内成员间的评价等多样式的评价方式,通过有效的评价方式可以取长补短,择优选择,让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例如,在合作学习任务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观察,对各个小组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总结,对于表现好的小组给出积极的表扬,对于表现不认真,学习任务没有及时完成的小组给出相应的惩罚,同时也要提出下节课的要求。教师也要要求成员间相互评价,指出组内混水摸鱼的学生,也可以要求学生指出组内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出现问题是否已经解决,是如何把问题解决的等,通过有效的评价总结经验,提升合作学习质量和效率,进而构建高效的小学数学课堂。
3结束语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心理、认知、情感等特点,充分利用多种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小组学习能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然,在提高学生小组合作学习效率的过程中,教师也要根据自己的教学特点来选择合适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冯德军.运用自主合作学习,构建小学数学高效课堂[J].当代教研论丛,2020(12):31.
[2]林琳.小组合作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组织与设计研究[J].数学大世界(上旬),2020(12):13.
[3]胡兴旺.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策略[A].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新教育时代教育学术成果汇编(3)[C].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天津电子出版社有限公司,20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