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新文
四川省威远县高石镇方向希望小学校
摘要:复习课是小学课堂教学课型之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具有回顾与整理、沟通与发展的独特功能。上好复习课,有利于学生消化数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就复习课的目标定位、知识的梳理、重难点等方面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小学数学复习课,复习目标,梳理归纳,思维训练,知识运用
教育家苏霍姆斯基说过:“复习是学习之母”。作为小学阶段的复习课,要达到《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该要依纲扣本,帮助学生进行整理,并使之条理化,并通过查缺补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运用知识于生活,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我认为,科学的复习课,教师只作适当的点拨,重点是营造一个宽松的复习环境,合理安排好时间,孩子们自主复习,与同学合作交流,真正成为复习的主人。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了数学知识,发展了数学能力。下面,我就数学复习课谈谈我的体会:
一、分析学情,定位复习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节课的灵魂。目标定位的准确性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复习目标在整堂复习课中,起着导向、激励、调节和评价的作用,它是整节复习课的指挥棒。复习的目的是为了通过题目的解答过程为学生掌握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提供模式。复习课的功能不但要帮助学生建立起完整的知识网络,更应该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在课前就要考虑到阶段目标,又要考虑每一章节内容的具体目标,从教材的整体性出发,按知识体系或按章节来抓住重难点,让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性进行把握。但是毕竟我们面对的是全体学生,复习的时候既有共同的基本要求,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既要研究全体学生,又要研究个别。我设计了一道计算2014年天数的题,让孩子用他们喜欢的方法计算。交流的时候,有的孩子是把12个月的天数相加,有的孩子是运用了简便算法,有的孩子的方法更为巧妙。我没有要求所有的学生必须学会简便算法,每个人理解不同,思维也不同,对基础不好的学生与基础好的学生要有不同的目标要求,不能“一刀切”。在教学复习课中教师应该围绕目标开展教学活动,让学生既得到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技能的提高,又得到基本思想和基本活动经验的发展。
二、梳理归纳,沟通联系。数学是一门系统性很强的学科,复习课承载着回顾与整理、沟通与生成的独特功能。在小学阶段的知识点教学往往是分册、分散出现。必须对数学知识加以系统整理,依据基础知识的相互联系及相互转化关系,梳理归类,分析整理,重新组织,变为系统的有条理化的知识点。梳理出知识点,抓住每个单元的重难点和学生容易混淆和出错的知识。在复习小数的知识时,我先让孩子们自己整理。完成后,问学生:“目前为止我们学习了有关小数的哪些知识?”有的孩子回答:“三年级下册我们认识了小数,并且会计算简单的加减法。四年级下册重点学了小数的性质和小数点的移动。
”还有的学生说:“三年级认识的一位小数,计算的是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四年级认识的是两位和三位小数,会计算两位小数加减法。”“四年级还学了小数的简便运算,和整数的简便运算方法一样。”放手让学生自己整理,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这样有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孩子们不仅巩固了小数的知识,也做到了举一反三,灵活运用,还把分册出现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体验成功的同时也培养他们的概括能力。
三、思维训练,激发兴奋点。教师要保证学生有充裕的活动时间与思维空间,同时要给学生提出问题及质疑的时间与机会。可以让学生自己回忆一个单元所学的主要内容,教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知识,再采用学生喜欢的方式进行整理。可以是知识树,也可以是思维导图。为了使学生有新鲜感,可以经常改变复习形式和营造问题情境来激活学生的兴奋点。复习完《四则运算》后,我出了一道凑24点的题:有6、2、3和4这4张扑克牌,经过怎样的运算结果得到24?孩子们一会儿独立思考,一会儿与小组内的同学交流,还大胆的与同学争辩。他们不仅运用了本单元的知识进行解答,在思考和交流的过程中,思维得到了训练,认识得到了提高。其实,每一个相对独立的数学知识都是整个知识认知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在纵向上有共同性,而在横向上也有密切联系。复习内容应精选带有关键性和规律性的知识,通过辨析比较,揭示知识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四、总结质疑,抓住重难点。复习应做到数量少容量大,启迪性强,覆盖面广,揭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与本质。复习时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巩固与掌握所学知识,灵活解决问题。问题的呈现形式可以是情境图,表格式和统计图等。针对重点知识设计一些练习题,学生通过练习分析这些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教师可以将学生平时作业上出现的错误进行统计归类,找出相关类型的题做一做,小组内互相检查辅导。并根据不同学生的水平练习不同层次的题,以达到分层学习、分层辅导的目的。设计些条件多余的或答案不唯一的练习题,有利于学生标新立异,也有利于不同水平学生展开发散思维。
五、注重生活联系,运用于生活。数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学习数学的价值就在于应用。复习课中练习题的特点与新授课的不同,应该换个角度多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解决实际问题,体现数学的综合性、灵活性与发展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意识。教师应注意选择生活中的素材,精心设计试题,让学生在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在复习完《年月日》这个单元后,我设计了这样的一道题:妈妈买回来的安慕西酸奶生产日期是2016年2月27日,保质期是7天,在2016年3月5日早晨,酸奶还能喝吗?这样的题目既贴近学生的实际,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检验了知识的掌握情况,提高了学生运用数学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数学复习课要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促进学生的发展,通过多种策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己去完成回忆、讨论、整理、归纳的过程。同时,也要体现不同的人学不同的数学,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只有因材施教,创造每个学生都参与的学习机会,发展学生的潜能,才能使每个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