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初
四川省阿坝州黑水县红岩寄宿制小学校 623500
摘要:无论哪一阶段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都是极其重要的。小学教育不同于其他阶段的教育,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能为其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接受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提高学习效率,还能够形成创新思维,养成创新习惯。鉴于此,文章结合笔者多年工作经验,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仅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数学;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探究
引言
小学数学的特点之一是抽象,对学生的理性思维和逻辑思维具有较高要求,因此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尽可能提高对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的重视程度。相较于传统的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而言,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思维活力,有助于使其更好地理解并掌握数学理论知识。在开展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还要充分遵循创新意识的培养原则,在此基础上采取合适的教学方法来实现对学生创新意识及学习能力的有效培养。
一、创新能力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含义
大多数小学数学教师在授课过程中惯于延续传统的教学理念,在上课时运用的方法过于死板僵硬,促使学生只能采用单一模式学习。在传统授课过程中,教师以“满堂灌”的模式进行教学,学生一直处在被动学习的状态下,无法提升学习数学的积极性。针对这样的教育现状,应当改变教学的方式,将教学重点置于找到合适有效的方法上,从而利用数学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思维。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教学目标不在于对学生单一能力的培养,应该进行综合考量,利用不同层次的教学任务培养和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在培养提升学生的数学创新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学生的开拓创新精神,提升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能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也能通过多种思维方法解决其他学科甚至是生活中遇到的难题,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现状
(一)教学设施落后
众所周知,好的教育还离不开先进的教学设施。先进的教学设施不仅可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效率,还有助于教师开展丰富的教学活动,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但由于教学资源不均衡,各地对教育的投入力度也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一些乡镇学校由于资金有限,很难对教学设施及时进行更新换代,从而导致教学设施落后,降低了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效率和效果,不利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
(二)学生对数学丧失兴趣
传统教学会使得数学课堂变得枯燥乏味,在进行数学教学过程中形式过于单一,教师采用一贯的教学模式,没考虑学生听课过程中是否能够有效吸收知识点,无法激起学生对于数学的兴趣,导致学生在练习数学题的过程中,只采用自己习惯的方法,极易导致学生做了大量习题后成绩不升反降,对数学丧失信心。
三、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策略
(一)培植知识生长点来孕育创新意识
小学数学老师在教学活动中要注重强化学生对课堂理论知识的学习能力和探究意识,通过引导学生学习新知识来完善认知结构并培植知识生长点,其有助于打好数学理论及技能基础来孕育创新意识。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要尽可能引导学生将课本上的理论概念转化成易于探究的知识形态,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来拓展知识领域,逐步完善数学知识框架并培养创新意识。例如:学习乘法的简便运算时,学生先明确各运算定律,再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观察、计算来解决问题,然后小组交流、全班分享,比较出哪种方法最简便,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小结出如何根据数据的特点来灵活把握解题方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简算意识、运算能力,还有助于提高课程教学质量和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培养优秀的教师队伍
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教师是实施培养策略的主体,因此教师的专业能力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据此,学校层面要注重对教师的再培训,通过举办专家讲座等方式,对全体教师进行再培训,这不仅有利于丰富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其掌握先进的教学方式,还有利于教师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从而助力学生发展。除此之外,学校也可以通过提高招聘条件和待遇的方式,吸引优秀教师前来应聘,从而打造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整体的教学水平,这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促进作用。
(三)借助游戏教学法进行创新教育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由于年龄较小,贪玩心强,游戏教学法很好地利用了小学生的贪玩心与好奇心,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趣味性,使学生深入体验学习数学独有的魅力。游戏教学法具有多样性与互动性的特点,多样的游戏促使师生间有更多的交流内容,师生关系也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教师在准备上课的教案时,应根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性格特征、个人能力,结合实际设计不同的游戏形式,这样才能更好地因材施教,达到创新教育的目标。
(四)大胆猜想验证来激发创新思维
鼓励小学生对数学知识及概念提出猜测可以有效激发其创新思维,同时有助于实现对数学理论知识及概念的进一步归纳总结,因此“大胆猜测验证”环节对于培养小学生创新意识具有重要意义。小学数学老师要鼓励学生在掌握知识内容及思考逻辑的基础上对公式定理进行推理验证,其作为数学学习的重要过程,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对思考环节和探究过程的重视程度。在教学活动中,小学数学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对部分知识点进行合理猜想,并在此基础上借助合作讨论等方式来验证猜想并获得答案,这不仅可以有效提高小学生的推理能力,而且有助于实现不同思维模式的碰撞,最大程度培养小学生的探究精神及创新意识。
(五)数学与生活有机融合,提升学生创新思维
数学来源于生活,把小学数学知识和现实生活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能够让学生了解到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学生形成在生活中学习和在学习中生活的意识,促使学生在现实中研究数学知识,提升创新思维。如学生在学习了面积和体积后,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自己房间的装饰方案。在这个实践操作活动中,由于受到空间和价格的限制,学生先要认真、详细地测量,计算出房间的面积和空间的大小,还要到市场上了解建材相关的价格等,经过多方的调查、研究和计算,才能设计出最优的装饰方案。这一过程分小组进行,教师跟踪某组活动并全程录拍,课上展示交流。将所学知识与生活有机融合,为学生创造了实践活动的机会,通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现实生活,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和应用意识,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了学生的思维品质。
结束语
通过数学课堂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是因为数学能够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去体会创新,从而培养自己的创新意识,完善自己的思维,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作为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应该根据学生具体学习的实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并且能尊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差距,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制订不同的教学方法,借助数学课堂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让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在寻找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创新能力,实现高效的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李静.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研究[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24):113-114.
[2]梁萍.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途径[J].小学生(下旬刊),2020(12):80.
[3]相素芳.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A].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年基础教育发展研究高峰论坛论文集[C].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研究中心,20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