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庞靖华 2崔萍
1云南省曲靖市马龙区第三中学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2曲靖师范学院学报编辑部 云南省曲靖市 655000
摘要:初中数学是培养学生数学思维的重要科目,学生的数学思维主要体现在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于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工作而言,要想使得初中阶段的课堂改革实现高效性,老师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进行优化,以此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实现高效课堂的构建。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题效率;高效课堂
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传统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发展与需求。因此有必要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构建初中高效课堂的教学方法。“高效课堂”兼顾课堂教学效率与教学质量,其既要求取得高的教学效率,又要求取得高的教学质量,旨在让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获得最显著、最切实有效的发展。
1 构建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现实意义
初中数学是一门极其重要的学科,这一方面是因为数学是学生学习物理、化学、生物的基础,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影响非常大,另一方面是因为数学关系到了学生在现实生活当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决定着学生的核心素养发展。但是在以往的初中数学教学中,由于数学学科的抽象性较高,同时教师的教学理念、方法又较为保守和陈旧,所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一直都不是很高,学习过程当中的投入度、能动性不足,降低了教学的效率和质量,限制了学生的学习、成长与发展。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前教师就应当转变教学理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采取开放的、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挥其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构建高效课堂,提高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这样才能让学生实现更好的学习、成长与发展。
2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阻碍因素
为国家、为社会培养有用的人才、优秀的人才是我国教育教学的根本目的。但从当前初中数学课程教学现状来看,大多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都普遍遇到了一个现实问题,那就是虽然非常认真的进行了课堂教学,但最终的教学质量与教学效率还是很低,且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水平也较为低下,对已经讲过的知识不能很好的进行理解,从而导致课堂教学效率低下。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存在两个极端,一种是在教学的过程中缺乏创新的管理理念,导致在教学中的教学仅仅是照本宣科,一味地按照教科书的内容在课堂上原原本本地传达给学生,课堂上无法和学生达成很多的互动,也无法激发学生的听课积极性。还有一种就是根据新课程提倡的要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师的日常教学中,但是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认真去分析教材想要传递给学生的东西,根据自己的主观判断来传授教学,虽然学生在课堂上主动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但是并不能带来教学的进步。
确切的来说,良好的课堂氛围应该是师生共建的。如果想要切实有效的提升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那么教师就必须要认识到师生交流与互动的重要性。在实际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忽略了与学生的沟通交流与互动。常常是一堂课下来只有教师一个人在讲在说,学生一点思考与沟通的时间与空间,且教师也没有给学生创造一个展示平台,这也是为什么一节课下来教师常常感到很疲惫,但最终的收效并不大的原因所在。由于在学习中找不到乐趣出现对数学课程没有兴趣的不好习惯。部分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缺少学习兴趣,导致在教师在教学中成绩越来越差,在学习中无法找到一种让自己感到骄傲的学习干劲。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将知识传递给学生,同时还要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可以通过教学情感的交流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找到自信心。
3 如何构建初中数学的“高效课堂”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如何构建,作为数学教师,应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促使学生有效学习,从而最大可能地发掘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3.1 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构建高效数学课堂
要使得课堂教学效率变得更为高效,需要让学生先体会到数学知识中蕴含的乐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并积极探索相关知识,这样学生的课堂教学参与度就会逐渐提高,师生课堂互动也会逐渐增多,学生的学习激情也能得到长久的保持。如在学习“欧拉公式”的阅读材料时,要求学生根据新年晚会现场布置的立体图形进行趣味性探究。学生可以数一下正四面体、正方体、正八面体等图形的顶点数、棱数以及面数,同时老师也可以鼓励学生动手制作一个多面体,看是否与得出的规律相符。通过探索总结其中的规律,学生亲自实践探索,既增添了学习的趣味性,又使学生快速掌握相关知识。
3.2 运用微课进行高效教学
初中数学教学中,将多媒体设备引入课堂,能够有效将枯燥乏味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更加生动形象的知识,以此更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让学生更加主动的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借助微课教学方式,教师能够将这部分数学知识的难点和重点部分标注出来,让学生在课后进行自主的反复观看学习。开展微课教学,教师应该注重循序渐进的教学方法,并遵循学生的学习规律,让学生结合自身的知识学习和掌握情况,做出针对性的微课学习。
3.3 发挥教师的指导参与作用
构建高效的学习课堂,就是要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使其进入到主动寻找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状态当中。在课堂学习中,教师要注意把握学生主动学习的方向,不能听任学生在错误的方向上不断耗费时间,而是要在适当的时间对其学习和讨论方向进行纠正。另外,教师还要在课堂学习当中注意运用适当的方法对学生进行引导,例如在函数学习当中,教师就要充分运用图形对学生讲解函数的本质,使其理解函数的概念和运用方法。最后教师要在课堂讨论学习中起到充分的引导作用,在学生提出问题或学生之间就某个问题讨论完毕之后,要适时地进行总结,使学生能够掌握该问题的重点,确保课堂的学习效率。
3.4 重视预习工作,确保教学质量
预习是教学的重要构成阶段之一,对于初中数学的学习来说也是如此。有效的预习可以帮助学生对课堂上将要学习的知识有一个大体的认识,相应的,学生在进行课堂学习时,也就可以做到有针对性的重点听课。为了实现预习工作的有效开展,教师就要能结合实际将微信、QQ等社交媒体利用起来。例如,在进行“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这一课的教学前,教师就可以在班级的微信群、QQ群中上传相关的教学课件,使学生借助相应的课件来实现对相应内容的有效预习,事后要求学生通过微信或QQ向教师回馈其预习情况。这样,教师通过对学生预习情况的汇总,就可以在大体上得知学生预习情况,从而实现对教学计划的调整。
3.5 自由探讨,合作学习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验、自主探索与小组讨论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经过积极探索、努力实践,将小组讨论作为特定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通过营造和谐、自由、积极的学习氛围,在小组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让学生相互启发,相互借鉴,合作学习。
4 结语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者,应当不断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育,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教师的思想,接受教师传递的知识,真正使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发挥最大限度的意义。在初中新课改推进的大背景下,关于教学质量的研究受到了空前的关注。综上所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需要教师、学生多方的共同参与。当然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也需要注重自身教学方式以及教学观念的转变,这样才能够在多重的努力下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升。.
参考资料:
[1]朱赟.生活化教学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47.
[2]陈爱平.解题反思教学 提高课堂效率——初中数学高效课堂实践探究[J].当代家庭教育,2020(35):96-97.
课题名称:中小学高效数学课堂探索—关注学习起点,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效率;课题编号:QJQSKT2019YB09;主持人:庞靖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