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君
武汉市黄陂区罗汉寺街祝店小学 湖北武汉430300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稳步推进,对教师教学提出了一定要求,更加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小学数学的课程内容,是较为基础的学习内容,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数学的过程起基础铺垫的作用,能有效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思维。在小学农村教学中,因为教学条件的不足和师资队伍的薄弱等问题,使得农村的学生难以接触到教育的改革创新,所以对于农村孩子的数学学习来说,思维能力和构建是十分重要的。因此,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立足于现状为农村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切实有效的策略。
关键词:农村小学;小学数学;思维能力;构建措施
农村的学生阅历较为浅薄,且父母的知识水平都不高,因此缺乏一定的正确引导。使得农村学生的学习不深入较为浅显,没有系统考虑问题的能力。所以在小学农村中开展数学教学要格外关注到这一点,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要从源头出发。防止学生因遇到挫折而放弃学习数学知识的动力,对数学学习难以产生兴趣。因此,基层教师要有耐心的进行引导,保障每一位学生都不被落下。实现义务教育的全面化和更加的有效率。逐步培养农村小学生的思维能力,开阔其视野,并逐步增强其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不断的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升。
一、思维能力在数学学习中的重要性
数学学科的学习中涉及较多的公式和计算法则,相对其它学科来说有一定的复杂程度,需要良好的思维逻辑来对数学知识进行系统的构建,从而更加有利于学生后续知识的学习。小学数学学习中,知识较为基础,但是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征,数学知识的教学引导要十分的重视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不断提升课堂的效率。数学是一门较为抽象的学科,所以思维能力的构建十分重要,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逐步地形成思考和处理数学问题的能力。思维能力对于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有理论指导性的意义,给学生提供了学习的思路和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一部分。教师应该结合数学学科的核心素养,保证学生更深入了解数学学科,从而激发其不断学习的动力。对于农村小学生数学教学的开展中,学生思维能力的构建是一项重大的工作,对于教师来说是任重而道远,需要不断的探索和实践。
二、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实践策略
(一)创立情景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主动性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开展情景式教学可以让小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到数学的学习中。小学阶段孩子的注意力和学习能力都处在初始阶段,需要教师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萌生多数学学习的兴趣。传统的教学形式不利于很好的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因此可以通过相关情境的创立来构建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其中不断的探索和思考。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加减法”系列的知识时,学生对概念并没有很大的兴趣,所以可以通过一定的情景进行教学。比如把加减法带入到实际的生活情景,通过买文具情景的创立,对铅笔、橡皮等文具进行明码标价,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喜好去选购文具,然后自主算出自己所购买的文具的价值总额。类似情景的创立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对于农村教学环境来说也不难开展,在情景式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构建学生学习数学的思维能力,学会用自己的思维去解决数学问题。
(二)开展多样的练习活动,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多角度看待问题的能力
所谓“熟能生巧”,是指通过练习活动的开展,可以使得学生对相关数学知识的学习起到巩固的作用,让学生在练习中或者新的解题技巧。通过多种多样练习活动的开展,让学生能多样性的考虑问题,从不同的角度去考虑类似的问题。练习活动的开展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环境特色,更能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武汉作为具有古都特色的城市,小学农村教育建设也正在不断的改进中,可以结合当地的地理位置和教学环境有针对性地开展练习活动。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去当地的旅游景区去参观,发现古代历史中隐含的丰富文化,并且在参观中可以对学生布置任务。比如:数一数景区里有多少个人物塑像,分别是怎么排列的,相同的有几种、不同的有几种类似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能从实际生活中的现象感悟到数学文化的力量。
(三)通过课堂教学内容的举一反三,激发学生思维能力的逐步增强
课堂教学的主体应该是学生,教师只是引导的作用,因此要让学生充分地理解课堂内容,并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疑问。数学课堂教学的开展是教师依据一定的教学大纲去开展的,具有规范性和适用性,因此要引导学生对课堂内容进行反复推敲,对课堂内容学会举一反三,形成自己的见解和系统性的思维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三角形有几个角,分别是什么角”的学习内容时,可以让学生展开积极的谈论,并引导学生发挥合理想象,比如“四边形有几个角”、“菱形是什么样的”等系列问题,通过举一反三,使得学生加强对不同图形的认知和学习。通过其不同问题的提出,让学生相互探讨和解答,在这样反复的过程中,使得学生的思维能力逐步增强,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通过实践引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生的学习更多的是通过感官的学习,在小学农村教学中有这样一个优势,就是可以便捷的深入自然进行实践教学,因此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在实践中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在学习容积的数学知识时,学生对于毫升并没有实际的概念,因此可以通过让学生进行量杯实验,通过让学生动手操作,感受到特定毫升的水量的具体容积,从而更直观地感受数学概念。农村的教育现阶段较为落后,素质教育还在不断的完善过程中,因此要通过实践的检验来观察相关的教学形式是否有效,让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逐步增强自己的综合素质,完善自己的数学知识体系,形成自己有逻辑的思维模式,逐步引导自己学业成绩和实践操作能力的提升。
(五)逐步完善教学设施和丰富师资队伍
农村因为交通和环境的艰苦,不利于教学设施的引进和吸引高质量的教师人才,从而不利于学生接受新型的教学,现有的教师还是传统的教学理念,不利于有效引导学生构建思维能力。因此,教育部门应给予学生一定的经济扶持政策,给予教师一定的福利和鼓励政策,引导年轻教师前来教学。在推进全面脱贫攻坚的过程中,农村教学也是其中重大的一部分,所以要不断的完善教学设施和丰富师资力量。通过引进多媒体、投影仪等设备,让学生可以直观感受现代化教学的优点,从而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和数字时代的动力,让学生更好的走出农村,去接受更好的现代化教育。
总结
随着新时代的发展,农村教学的现状还未能跟得上时代的发展,需要及时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形式。新时代倡导的是素质教育,注重培养学生全面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在实际生活中对数学知识运用的技能,这一点对于数学知识的学习来说更为重要。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不对在一朝一夕中就能完成的,包括农村教育的现代化改革也需要社会各界的力量才能逐步完成。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数学的教学中,要结合学校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当地办学的特色,有理有据地开展教学创新,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让农村的学生也能感受是新教育改革的益处,逐步地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使自己形成新时代所需要的具备核心竞争力的学生。
参考文献:
[1]潘建军.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J].数学学习与研究, 2020(12):59-59.
[2]吴世永.如何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J].新一代:理论版, 2019, 16):156-156.
[3]陈国军.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J].读天下(综合), 2020(5):2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