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兵
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初级中学 广西 贺州 542700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近代数学教育已经迈入了一个全新的台阶,尤其是初中数学教育教学质量得到了良好的改善。但是笔者通过走访和调查发现,由于教育方面城乡差距较大,所以农村初中数学教学依旧存在些许阻碍,存在大量的数学“学困生”。深究其原因,发现导致产生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学生本身的智力原因、教师原因、以及来自于原生家庭的原因等,都会导致学生学习效率低下,对数学的学习产生抗拒心理,最终成为“学困生”。如果不能对这些数学“学困生”采取必要的措施,极有可能出现退学事件,对学生的未来前途产生消极影响。
关键词:农村地区;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引言
从字面意思上分析,所谓学困生就是在学习方面存在困难的学生。农村地区的初中校园由于存在教学条件相对较差、教学观念较为落后的情况,从而导致很多学生在实际学习的过程中出现学习兴趣不高、学习困难、学习效率低等问题。为此,作为初中数学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有效地教学策略,帮助学生更好的学习数学知识,从而实现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笔者就导致学困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将学困生进行转化展开了讨论。
一、导致农村初中产生数学“学困生”的形成原因
(一)学生无法对数学的学习产生兴趣
通过对农村初中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初中生都认为数学的学习难度很大,所以很难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从而导致班级内出现数学“学困生”。其一,是因为很多学生本身的学习能力较差,致使在进行学习的过程中未能及时的跟上教师的教学进度,加大了学习难度,从而最终对数学的学习失去兴趣。其二,有些学生在最初接触数学时具备一定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能良好的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加之长期对老师的惧怕,长期与老师缺少有效沟通,在学习过程中即使遇到问题也不能及时向老师询问,自身问题得不到解决,长此以往,最终失去了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成为数学“学困生”。
(二)教师的教学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枯燥
众所周知,数学是理科的代表性学科,由于其中蕴含的知识相对比较复杂和抽象,所以数学学科具有极强的逻辑性和系统性等特点,要求被教育者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尤其是步入初中校园之后,数学学习又加大了难度,教师的教学任务逐渐加重,在实际进行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大部分数学教师都采用“板书”或者“讲解”的方式进行教学,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导致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教师和学生之间缺少良性互动和交流。加之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很难长时间集中注意力,所以在数学课堂上常常出现溜号、走神的情况,很难保证学习效率和效果,最终出现数学“学困生”。
二、如何将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的几点建议
(一)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为了有效地将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进行转化,首先就要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学生对数学知识产生探索的欲望。在实际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将一些抽象的知识通过投影仪向学生进行展示和讲解,从而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好奇心,使学生沉浸在数学课堂当中,从而帮助学生集中注意力,更好的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
(二)引入体验式教学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坚定意志
在学习数学知识的路途上,坚定的意志力是其中非常关键的一个因素。为此,数学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入体验式教学方式,从而培养学生坚定的学习意志力和吃苦耐劳的优秀精神。所谓体验式教学,其实就是以培训为主要形式,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培训活动,比如数学知识竞赛、统计图绘画竞赛等,单人形式或者团队形式均可参与。这种培训活动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自主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不断强化学生的心理素质。学生通过参与到体验式教学当中,能够形成一种坚定不移的思想和精神,在今后学习数学知识的过程中,形成坚定的意志力,更好的参与到数学当中。
(三)创新教育教学模式,建立开放性数学课堂
伴随着新课程改革政策的大力实施,相关教育部门提出需要将学生放到课堂的整体地位上,而且教师一定要充分尊重学生在课堂当中的主体地位,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并在此基础上,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丰富课堂教学形式,增加数学课堂的趣味性,通过打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建立开放性数学课堂的方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数学学习当中,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实现转化数学“学困生”的目标。在数学课堂上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猜想,将小组合作学习模式充分渗透到数学课堂当中,学生相互之间进行沟通和交流,交换各自的想法和理解。如此一开,数学“学困生”就很容易被数学成绩好的学生所感染,投入到数学学习当中。
(四)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
由于农村中留守儿童较多,学生家长无法做到及时对学生进行监督和管理,针对于这种现象,教师可以利用现代化通讯设备实现与家长的有效沟通,例如使用微信等软件与家长进行密切的联系,从而初步了解不同学生的家庭背景。并且深入分析学生的心理状况,对班级内每个学生的家庭状况进行了解,并根据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制定相应的管理方式,并加强对学生的关爱和照顾,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另外,也要注重对学生的正确引导,防止学生因缺少管理而误入歧途的现象,帮助学生能够健康成长。
三、结束语
针对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的转化问题,需要得到初中数学教师、乃至整个教育部门充分的重视。笔者根据总结出现数学“学困生”的原因,提出可以从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通过体验式教学锻炼学生的意志力、创新教学模式,创建开放性课堂、加强与家长的有效沟通等方式来实现学困生的转化,有效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林波.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的研究[J].基础教育论坛,2021(01):86-87.
[2]康婷婷.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策略研究[J].智力,2020(25):31-32.
[3]葛振民,张正兰. 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有效转化的策略研究[A]. 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教师教育论坛(第二辑)[C].: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