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际森
云南省保山市实验中学
摘要:即使新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强调学习应该以人为本,但是传统教学课堂模式的弊端并不能够一步到位消除,而且由于应试教育的影响和束缚,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解题能力往往被忽视,学生缺乏一定的数学素养。即使有很多教师采用“题海战术”的教学,但是教学成效并不理想,学生仅仅只能就题论题,无法举一反三,从根本上认识到这道题所要考察的的知识点。因此,初中数学解题教学方法应该对其予以高度重视,良好的数学解题能力能够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和数学习惯。
关键词:初中数学;解题能力;策略
1.初中数学教学解题的意义和目的
根据我国出版的《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数学解题的主要目标为数学的
提出分析和解决的能力,由此可见,数学问题的解决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组成内容,应该得到重视。教授初中数学解题的目的同样在于可以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使学生最终可以自主的研究解题的方式方法,并且在面对新问题时,能够掌握该题的规律。学生在面对数学问题时,运用数学解题能力,能够快速学会举一反三,迅速摸清该题的规律以及所含知识点,大大提高数学学习效率。
2.初中数学问题主要特点
数学是一门逻辑思维较强且内容丰富的学科,它是理科学习的基础支撑,也可以帮助文科学习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升入初中之后,要更多的学习解决问题的方法,从而为将来的高中学习打下良好基础,提升自己的数学能力;而同样的,在日常生活之中,数学解题也富有极大的魅力和挑战。因而初中数学问题的解决是一个过渡性的学习过程,它具体包含有以下特点:
(1)初中数学具有挑战性
初中数学着重培养逻辑思维能力。有些基础的传统数学问题,或许可以用常规的公式与套路来进行解决,但是这种套路没有办法解决所有问题,有些实际问题,或者一些新兴题型,解决时还是有一定难度,需要经过不断的努力与探索,才能够解决它。
(2)数学问题与数学思想方法相互关联
以数学知识为基础,探索数学规律,从而解决相关问题,培养一定的数学思维,是学习数学的灵魂所在。数学方法可以有效解决相关数学问题,它是学科知识与解决方法之间相互联系的桥梁。数学解题时应该以一定思想与学习指导,而同样的,对数学思想的理解与概括、总结形成了一种数学方法。
3.培养初中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策略
(1)从学生层面讲
第一,学生要仔细审题,抓住要点。
数学解题必不可少的是读清题干、理解这道题核心问题所在。面对一道数学问题之时,先要仔细审题才可以从中得出基础解题信息,才可以做出解题途径的选择和解题方法运用。如果出现相似题型,还可以将其作归类总结,熟练运用相关知识点去解题。
举例来说,一道初中数学题将会给出已知条件。有些初中数学题题干很长,内容复杂多样,学生必须要从中提取与问题相关的重要信息,还要学会筛选那些对该问题结论帮助不大的条件,而这又分为两种情况:其一,若题干给出多余条件,是想要混淆视听,干扰学生解题;其二,某些条件是隐藏条件,无法一眼就看出来它会对解题有什么帮助,但是会在接下来的运算中使用到。
因此,认真审题十分重要,数学教师应该在教导学生在解题之前先专注审题,从中找出适合条件,且学会分析隐藏条件。
第二,学生要发散思维,一题多思。
事实上,数学解题灵活多变,方法多样,并不只局限于教师在课堂上所教的那一种方法。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学会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思,鼓励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举例来说,如果碰到图形图像问题,既可以运用代数积分来计算,也可以利用空间定理来解决它,这样做的成效是显而易见的。
(2)从老师方面讲
第一,注重对学生的数学素质培养。
初中数学中,会少量涉及到实际数学问题,但是在正规考试中,实际问题却甚少出现。因此,有不少教师和学生认为初中实际数学问题没有去了解和研究的必要,但事实上,研究初中数学实际问题会帮助学生认识到实际问题也是可以合理解决的,并没有看起来那么困难。而在面对其他难题之时,自然不会望题却步。
同时,数学解题方法并非只是单一的计算,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知识时,如果依靠计算解决不出来问题,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学会数形结合方式,通过图形来为学生展示这道题的答案,然后在反其道而行之,探究为何代数计算会更加麻烦。这一类数学思想可以帮助学生更高效率的学习,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分类讨论思想也显得尤为重要,尤其在初中数学中,函数类大题需要多方面缜密思考,在得出结论的同时,不忘重视前面解题步骤中或许出现的限制条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全面分析问题,讨论分类标准,对各个分类作出主意讨论,最后进行总结,培养学生数学逻辑思维能力。
第二,为学生留作业要精,不要多。
初中学业较为繁忙,如果所留作业较多,学生反而会产生疲劳感,进而应付差事。有些教师非常喜欢采用题海战术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题量过多,学生本来就会题型尚可解决,但学生不会的题型会一直不会,学习没有了成效。初中数学教师所要做的,就是将解题技能与解题智能均衡发展,授予学生解题的方法、解题所需要的知识,让学生自主解题,锻炼数学解题能力,主动实现算法与思辨的结合。
第三,建立多方面评价体系,关注学生心理发展。
初中数学题有一定的难度,而学生的数学素质参差不齐,因此出现学生解题水平参差不齐是非常普遍的一个现象。但是初中数学解题并不一味的只依赖于智力,学生在平时的数学习惯、所处环境的不同、以及对数学解题的兴趣程度,都可以在很大方面影响学生数学解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建立多方面评价体系,从各个角度观察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数学解题的自信心,培养学生数学解题时的良好心态。
4.小结
初中数学教育阶段在学生整个数学求学过程中十分重要,它基于小学数学基础知识理论的学习,同时又是高中数学学习的基石,这一阶段学生主要学习的反而是如何运用相关知识来解题,是对知识运用的重点考察。初中数学教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自主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发散思维,试图用已有知识来从不同角度解决所遇到的题目,帮助学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孙海荣.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J].中华少年,2020(06):126+129.
[2]陈欣.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8(05):76.
[3]吴明艳.初中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解题技巧[J].试题与研究,2018(16):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