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升平
福建省三明市将乐县水南中学 福建三明 353300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由于学生在初中阶段接受的体育锻炼水平不同,以及个人身体素质的差异,学生在高中体育课上的表现也会出现层次分化的现象,造成学生体育学习能力的参差不齐。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切实优化教学结构,采取不同层次的体育教学,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做准备。
关键词:生本理念;高中体育;分层教学;运用策略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实施,得以学生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等理念逐渐深入人心,高中体育教师也应该全面优化学生的自主运动行为,让学生能够在体育课上全面展现自己的运动潜能,稳步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促使学生自觉继承优良的运动精神,全面优化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做准备。
一、设计课时目标分层
所谓教学目标是指教师通过教学活动,对学生的学习水平和能力提升的一种主观意愿,同时也是教师在备课时,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所拟定的需要达成或实现的目标要求。但是,要想产生这一结果,高中体育教师便要客观分析高中生的现有运动水平与身体素质,客观预设学生的运动发展潜能,由此设计可行的课时目标。其中,由于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差异十分突出,如果课时目标的难度水平超出了学生的身体负荷强度,则会伤害学生的身体健康,让学生产生疲惫不堪的运动感受;如果课时目标的难度水平无法全面满足学生的运动发展需求,那么则会浪费教学资源,同样也无法优化学生的运动感受。为此,高中体育教师便可从分层教学理念入手,全面设计层次化的课时目标结构,让各层学生均可通过课时锻炼优化自己的运动能力,由此改善学生的运动态度,促使学生实现个性化发展。比如,在“背越式跳高”技能教学中,笔者就认真分析了本班学生的运动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了层次化的课时目标,希望各层学生均可取得运动进步。具体来说,该节课的课时目标包括两个:掌握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要领,能够正确做出标准动作;能够在特定场地规范做出背越式跳高动作,且能跳出理想高度。其中,由于高中生的身体协调性、跳跃能力都有可能使其受伤,所以笔者就反复强调了安全跳高的重要性,认真检查了跳高场地,希望学生能够自主展开跳高练习,懂得防范意外伤害。如此,高中生就可以在体育课上自主练习背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为了确保高中生能够取得运动进步,笔者还组织了6人异质小组讨论活动,希望高中生可以在体育课上及时展开运动交流,通过同伴启发与帮助掌握背越式跳高的规范动作。实践证明,由于高中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身体素质情况适当降低课时目标的难度水平,很好地释放了心理压力,所以,每个学生都积极学习了跨越式跳高的动作技术,积累了有效运动经验,而这就可以有效端正学生的运动态度。
二、教学方式分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应当采取“自主 + 合作 + 探究”的方式,但并不意味着这种学习方式就是放任学生不管,教师也要分对象、讲程度。
实际上,生本教育理念便是一切为了学生、一切以学生为中心,所以,高中体育教师要及时丰富体育教学形式,利用一些趣味十足的体育活动来唤醒高中生的运动动机,让高中生自发展开运动锻炼,促使学生真正实现运动进步。如此,可不断优化高中生的运动意识,使其自觉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进一步实现终身教育。比如,在“脚内侧踢球”一课教学中,笔者就设计了一个趣味游戏,即“8人攻防战”:高中生以8人为一组,两组对抗;一组为攻方,一组为守方;攻方负责使用脚内侧踢球技术将足球踢进对方的球框内,如果顺利踢进,则积分,反之则不积分;待一轮游戏活动结束之后,攻防双方轮换位置,调转攻防位置。这个游戏活动以小组竞赛机制为主,所以轻易便可调动起高中生的竞争心理,使其认真讨论了作战技术,还在小组内监督该组成员全面掌握了脚内侧踢球这一动作技术,积极演示了踢球部位、踢球力度、踢球方向等,相互帮助,切实实现了共同进步。如此,高中生就可以真正在体育课上实现运动进步,切实发展自己的运动能力。实践证明,班里的学生都很喜欢这一带有竞技性的体育游戏,表示自己会高度集中个人注意力,还会认真学习其他同学的运动优势,尝试调整个人运动行为,并由此感到十分幸福、快乐。另外,在体育课上,笔者也会适当借助多媒体资源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比如借助动感音乐帮助学生调整运动节奏、使用直观视频引导学生了解某一动作技术,等等。如此,高中生便会对多变、新鲜的体育课堂始终抱有期待心理,便于学生真正实现运动进步。
三、做好考试及训练分层
课前热身训练与课程内容的进程都需要分层教学的大力支持,而高中体育课程的考试与训练也需要做好分层工作。每个学生在课程学习中都或多或少地对某一体育运动有所选择、有所侧重,因此,学生在学期结束时对全体育课程运动活动的掌握是因个体而异的。这就要求教师在制定训练大纲时,依据学生掌握运动水平的不同,采用分层教学法,制定不同的训练范围和训练方法。例如学生对于篮球三步上篮掌握的程度较低,对运球、控球的掌握程度较高,教师就应当引导学生加强运球技能训练,并且以基本体能和传球配合为主; 相反在上篮与投篮方面学生可以适当减少训练精力,并且训练时以难度较高的技能技巧为主进行拔高训练。在考试过程中的分层,是一个与训练时方法相反的过程。教师在了解过学生掌握运动技能的侧重点之后,将具有相同技能的学生分一组,教师可以制作不同侧重点的考试方法及形式,以供具有不同体育运动能力的学生考试。值得一提的是,分层的过程绝不是将学生分成三六九等,也绝不是让教师分出所谓的“优生”与“差生”,而是将具有相似掌握体育运动能力的学生聚集在一起,采用新的教学培训方法,高效率地让学生在高中体育课堂上有所提高。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高中体育教学过程中坚持生本教育理念可以促使学生真正实现健康成长,激励学生不断展现自己的身体素质与运动能力,促使学生实现长远进步。因此,高中体育教师要积极组织以学生为中心的体育运动活动,不断完善学生的运动能力,改善学生的运动心理,综合发展学生的体育素养。
参考文献:
[1]邓文武.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有效运用策略[J].体育世界: 学术版,2018( 11) : 144,146.
[2]张中伟.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有效运用[J].当代体育科技,2019( 903) : 136-137.
[3]李莉莎.分层教学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的应用[J].体育世界: 学术版,2019( 4) : 167-1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