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丽艳
湖北省巴东县神农中小学 湖北恩施 444300
摘 要:合作学习是一种主体性教学组织形式,它突出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学习英语积极性的激发、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以及学习质量的整体性提高有着积极性的影响。
关键词:初中英语;合作学习;探索实践
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能使得学生的合作意识得到增强,合作能力切实提升。通过合作学习能够使得学生掌握更多的词汇,对英语语法能够熟练掌握,促使学生将所学的英语知识予以充分的应用,整体提升学生英语教学质量。
一、合作学习的定义
合作学习是一种结构化的、系统的学习策略,由能力各异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以合作和互助的方式从事学习活动,共同完成小组学习目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学习。在促进每个人的学习水平的前提下,提高整体英语教学质量。
二、合作学习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积极作用
初中英语教学中开展合作学习可让每个学生通地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在主动参与学习活动中激发兴趣,在积极交往中学会合作,在成功体验中享受学习,使学生树立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的学习观。尤其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使得学生的学习自信能够得到切实增强;能积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形成互助、互信的关系,使得学生的学习意愿进一步提升;能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使得学生的口语练习更具实效性。在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形成了师生、生生之间的全方位、多层次、多角度的交流模式,使小组中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观点与看法,也乐于倾听他人的意见,使学生感受到学习是一种愉快的事情,从而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和谐发展,最终达到使学生爱学、会学、乐学的目标,进而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
三、初中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践对策
(一)科学合理的分组是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前提
在对学生进行分组之时,必须要确保学生进入到适宜的小组当中。分组之时,要对学生的基础、能力以及兴趣等予以切实关注,每个小组的人员数,尤其是要保证每个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大致均衡的。
1、指令性分组
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这种方式能保证组内各成员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以及小组之间合理竞争的公平性。
2、随机性分组
根据不同的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这样做即有利于各组之间公平竞争,有给学习创造了于更多合作的机会。
3、自由性分组
学生根据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除此之外,让学生经常换组合作学习既可以活跃合作的气氛,还可以让学生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
科学安排的一个合作小组可以缩短同学间的空间距离便于学生交流,而且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表现自我、展示个性的机会,满足学生个体发展的需求,更是给学生特供了许多合作的机会。
(二)明确成员职责是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保障
根据英语教学中不同合作任务,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并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认的责任。小组成员在共同任务中的分工以及个人责任要明确,这是合作学习开展的重要基础。
分组之后,各小组就可以对每个成员的责任进行规定,一般每个小组都要选出一名组长,负责小组的全面工作。每个人各自负责各自的任务,团结协作,针对同一问题,大家共同努力解决。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要组内成员定期互换角色,小组间的职务是可以定期轮换的,让每个学生都尝试不同的“岗位”,以在工作中更加能做到换位思考,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三)精心设计的任务是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必备条件
小组合作学习其实也是任务型教学的一种,明确的要求才能让学生更好地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才能更好地完成小组合作学习的任务。教师按照自己的教学理念并根据具体需要设计或选择任务与活动,每一个任务就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这样,学生就知道自己的具体目标和要求是什么,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任务的意义,去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职责分工之后,要引入竞争机制。教师要对小组竞争予以必要的引导、调控。在小组当中,学困生应该是先回答问题,再由学优生来予以补充。此外要依据学优生、学困生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所要完成的任务,这样方可使得所有学生均能够参与合作学习之中,尤其是能够保证学困生有展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合作学习的实效性就能够得到保证。
(四)高效课堂的管控是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关键
(1)合作学习课前准备。小组合作学习前,让学生做好预习工作,查阅课文背景资料,熟悉课文内容,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收集并整理资料,为小组合作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Our outdoor activities小组合作学习前,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收集并整理有关outdoor activities的资料,包括校内活动、校外活动、所有活动内容、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等内容,为课堂发言、参与小组合作学习准备条件。
(2)合作学习课中指导。根据初中英语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设置学习任务,让每个组员积极参与讨论。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模拟对话练习是提高学生的英语交际能力的重要内容,在进行组织对话实践操练时,不可简单的布置任务,要有示范、创设情景、语言提示,在这种要求明确的布置下,学生对语言的运用往往能够充分准确, 就更能活跃他们的思维,达不到小组合作学习的预期目的。
(3)合作学习课后展示。可设置“小组合作学习成果展”园地,利用教室内黑板报或开辟一个园地,将课堂中来不及交流的优秀的小组讨论记载张贴出来,供学生相互交流学习。还可以设置词语和短语听写、朗读和背诵课文、拓展课外阅读等任务,让小组成员相互合作完成任务,并给出成果汇报,由任课老师进行评价。
(五)科学合理的评价是合作学习有效实施的有力助推
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它是学习策略得以有效实施的有力保证。通过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教师应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结果进行合理评价,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过程应建立相互检查机制,并进行阶段性的评价。具体可采取由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之间或小组相互评价、教师评价等多种形式,独立运用或相互结合、科学、民主、客观地进行评价。及时有效、客观公正的评价不仅是最好的检查,而且还能充分鼓励学生、培养他们的思维能力,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进取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但评价时应注意方式方法,不能过于简单,如:不能简单地对学生的学习结论说“yes/no”“right/wrong”。这种种评价只能暂时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结果有个初步的了解,而不能直正了解合作学习的成果,久而久之,反而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应指出“好”在哪里,并加以保持;“不好”在哪里,应如何改正等。
公正、科学的评价是建立在教师对学生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的,只有对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情况了如指掌,才能作出公正的、科学的评价,才能激励越来越多的学生认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
英语合作学习不仅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的学生理念,同时也强调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和教师的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指导性;另外还注重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趣味性,重视学生学习的个体差异,和团队合作的互助互补性,尤其强调对学生学习创造性的开发与培养。初中英语教学中加强小组合作学习应用,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与能力,还能锻炼与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这对于学生英语综合能力的提高意义很大,英语合作学习为实践新课标的一条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朱爱飞 秦红兵: “合作学习”出现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改革与实践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