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会
亳州市第九中学
【摘要】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但流畅的书面表达对他们来说有一定的难度。作为教师,如何以三年级教材中的习作为依托,让学生乐与写作呢本文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从:游戏表演中让学生有话可写;情境体验中让学生有话想写;科学实验中让学生有话要写;放飞想象中让学生有话乐写四个方面,总结出让三年级学生乐于写作的教学方法,旨在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关键词】三年级;起步作文;乐于写作;教学方法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小学三年级学生开始写成篇的习作,从“写话”到“习作”,对他们而言有一定的难度,如何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呢?笔者根据部编版三年级的语文教材,探索出几种让学生乐于写作文的教学方法。
一、游戏表演中让学生有话可写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把学生喜闻乐见的游戏表演引进课堂作文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游戏表演可以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游戏表演是最富有情感性的创造活动,在课堂上让学生尽情地“玩”,能激发他们的表达欲望,提高他们的创作热情。
游戏表演的课堂作文教学,一般可以分五步进行:1.老师在课上详细地讲解游戏表演作品操作的规则,学生做好观看前的准备,老师还要给学生提出观察的主要内容和注意事项;2.老师组织学生开始表演并进行视频录制;3.老师引导学生理清游戏表演的过程,明确写作的要点。4.观看第一次游戏表演的视频,给予学生二次观察的机会,让学生能够抓住游戏的重点部分仔细地观察;5.学生自由写作。
我在教《那次玩得真高兴》这篇习作的时候,就采用了这种教学方法。本次习作给了四副图画,第一副图画掰手腕易于操作,我就在教室里开展了这个游戏。第一步,我把我班的学生按照男女生比例平分,两队分别给自己取一个响亮的名字,一个叫“领先队”,另一个叫“战胜队”,我亲自担任了裁判员并向他们讲解了游戏的规则,比赛过程中不能犯规,犯规的输,比赛三局两胜。两队选派人员规则如下:第一局每队各派一名女生,第二局每队各派一名男生,第三局每队各派一名最强的选手。比赛前我把同学们要观察的内容写在黑板上:比赛前、比赛时、比赛结束,两队的选手和啦啦队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心理活动。第二步,游戏开始。第一局两队分别派出一名女生,先让他们用生动有趣的话,来介绍一下自己,要向对方放狠话,可以做出各种动作,来展示自己的实力,大胆、风趣,充分展示自己的个性。介绍完,第一局比赛正式开始,选手们把双手放在桌子上,之后,两位选手把自己和对方的手合在一起,握成球状。开始!只听我一声令下,比赛拉开了帷幕,“领先队”选手深吸一口气,紧紧握住对方的手,让对方动弹不得,但“战胜队”也不甘示弱,她的脸憋得红红的,鼻梁、额头都冒出了细密的汗珠。“领先队”的选手使出吃奶的力气想把“战胜队”给扳倒,但“战胜队”立即反攻,他们紧握的手,一会向左,一会向右,双方选手都咬着牙,红着脸,脖子上的青筋都快爆出来了,就这样对抗了三分多钟,“领先队”选手再次发力,随着嘭的一声轻响,“领先队”把“战胜队”选手的手给扳倒了。胜出的“领先队”的啦啦队们欢呼沸腾起来,“战胜队”的啦啦队并不服气,并大声喊着:“再比,再比!”就这样,进行了另外两场比赛。第三步,我和学生一起认真地梳理比赛进行的具体过程,分析比赛前两队选手的实际情况,比赛时,场上的气氛,每队选手的语言、动作、神态以及啦啦队的表现,比赛后,选手的状态和啦啦队的表现。我让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然后找代表全班交流。4.回放刚才比赛的视频,给学生二次观察的机会,并讲解哪些内容应详写,哪些内容应略写。第五步,学生自主习作,完成后进行交流修改。
二、情境体验中让学生有话想写
写景习作对缺乏细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三年级学生来说最难,学生缺乏多角度描写景物的意识,抓不住景物的特点,没有一定的描写顺序,写出的习作语句不生动,景物描写得不具体,详略不得当,结构松散。
老师在教这类习作时要带领学生去观察一些真实的景物或者是用多媒体来再现一些现实的场景,师生可以在情境中共同开展有趣的习作教学活动。
情境体验式的作文教学方法,一般分五步进行:1.老师引导学生观察情境。2.老师引领学生走进情境,激发学生的语言表达愿景和写作动机。3.拓展情境,启发学生写作的思路。4.老师提供范文为学生习作引路,教给学生写作方法。5.学生自主写作。
在教《这儿真美》这篇习作时,我的教学流程分为五步进行的。第一步,展示校园里的小花园一年四季的美景,唤醒了学生对周围风光和美景的回味,激起学生的好奇心。第二步,带领学生走进学校的小花园,让学生谈谈自己发现的美。第三步,引导学生选小花园里一种或两种最美的事物详细介绍。第四步,返回教室,展示范文,穿插讲解:(1)作者是怎样仔细观察的。用了哪些感官,掌握了景物的哪些特点。(2)怎样写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3)写景的同时,作者是怎样融入自己的感情的。(4)整篇文章的结构是怎样的,分写的段落是围绕那句话展开的。(5)哪些是景物的静态描写,哪些是景物的动态描写。(6)文章按照怎样的顺序写景的。
三、科学实验中让学生有话要写
科学实验是学生非常喜欢的活动,科学实验新奇有趣,实验的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充满期待,把小实验引入作文课堂教学,能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和写作兴趣。
科学实验式的作文教学方法,一般分四个步骤进行:1.老师给学生讲清楚实验前的各种准备操作、实验步骤和观察时的注意事项;2.老师做实验或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学生进行观察并做记录;3.老师和学生一起理清实验过程,明确写作的要点,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然后找代表全班交流;4.学生自主习作。
《我做了一项小实验》这篇习作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比较难,由于学校的条件有限,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做过实验,我决定在课堂上做个小实验,抛砖引玉,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降低学生写作的难度。孩子都爱自己的妈妈,都希望把最美的东西送给自己的妈妈,我抓住孩子的这一心理特点教给学生做一个制作“蓝水晶”的小实验。第一步,课前准备好开水和硫酸铜;第二步,在玻璃杯中倒入小半杯开水,加入五勺硫酸铜,用一根吸管搅拌,使硫酸铜充分溶解后静置;第三步,找学生说出老师实验的过程,在说的过程中提醒学生用上“先……接着……然后……最后”这些词语。让学生思考:硫酸铜充分溶解,静置以后,你发现溶液有什么变化,你的心情如何?你有什么感受?第四步,学生的表达欲望被激发,我及时让学生进行习作。
四、放飞想象中让学生有话乐写
三年级的学生爱想象,脑子里充满了奇思妙想,放飞学生想象的翅膀,让他们把想象和幻想的内容落实到笔尖上,创造出自己精彩的童话世界。
想象式的作文教学方法,一般可以分四步来进行:1.老师给学生出示所准备的一些教学素材,比如:单个词语、段落、声音、实物等,让学生了解一些教学素料的内容,创造一个令他们难以想象的教育情景。2.老师引导学生产生想象力,让他们开动脑筋自主想象。3.让学生找到有统一想象的伙伴,在一起互相补充想象的内容,把故事补充完整。4.让学生把想象的故事完整写出来。
在教《我来编童话》这次习作时,我的课堂教学过程可以划分为四个步骤。第一步,我出示课本上给出的主人公的名字,让学生说说这些主人公的特点,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主人公来编写童话。第二步,我给学生范读我编写的一个下水童话故事《国王和玫瑰》,范读时穿插讲解题目的拟定,写童话采用的手法,要大胆想象,合理构思,要确定好时间和地点,周围的环境,编写的童话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等。讲完,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选取自己童话故事中的主人公构思故事。第三步,学生可以与自己想法相同的学生自由组成小组,大家发挥集体的智慧把故事编精彩,在这个过程中,集思广益,大家讨论的特别热烈。讨论后找学生讲编写的童话故事。第四步,在学生分享故事后,抓住学生思维最活跃的时机,让学生把故事完整地记录下来。
总之,三年级的学生刚刚开始写作,只要我们老师多一份耐心,多一份细心,多探究一些让学生乐于写作的教学方法,相信学生一定能文思泉涌。
参考文献:
[1]胡珊.小学三年级起步作文教学策略初探[J].戏剧之家,2018(34):153
[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注(201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