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舍得》看劳动教育的“大围城” ——劳动教育家校结盟策略新探索

发表时间:2021/7/14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月8期   作者:陈春
[导读] 针对现在的孩子劳动意识不强,没有正确的劳动思想引路
        陈春
        (灌云县第二实验小学,江苏连云港,222200)

        [摘 要]:针对现在的孩子劳动意识不强,没有正确的劳动思想引路,严重缺乏基本的劳动技能,我在班级劳动教育的实践中积极探索适合当前孩子的教育途径,初步探索出六项家校结盟,共促劳动教育的策略:家校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家校共商问题,制定适合的劳动计划;家校共教知识,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家校共建关系,打造和谐的劳动环境;家校共育情感,培养积极的劳动美德;家校共享喜悦,收获美好的劳动快乐。家校结盟,实施正确的育人策略,共同对孩子进行劳动教育,一定能把孩子培养成为新时代最光荣的劳动者。
        [关键词]:家校结盟  劳动教育  策略  新探索
        
        近日,电视剧《小舍得》特别的火,剧中暴露的教育问题特别多,也是网友们争论最多的话题,可以说,一部小小的电视剧却揭示了当前家庭教育的藩篱。其中,我最关注的是《小舍得》中劳动教育这座“大围城”。剧中的“长公主”,也是女主的妈妈,早年被丈夫离婚,至今仍孤伶一人。她有知识有文化,有气质有情调,生活有品位,高雅而脱俗。可是,即使这样,为什么十几年前,被迫被离婚呢?当然原因可能不止一个,但是女主爸爸在十几年前病倒那一次,当他生命垂危之时,却放弃了精心伺候多年,也恩爱多年的妻子,却娶了一位没知识没文化也没品味的护理。当大家都在指责他的做法时,如果静下细细想一想的,也是可以理解的,“十指不沾阳春水”的“长公主”,在婚姻中是享受的一方,在危机面前,有可能是被抛弃的一方。同样,看一看新生一代,欢欢、子悠,他们在繁重的学业压迫下,家长从根本上已经忽略了孩子的劳动教育,家里雇佣的小时工已经包揽了全部劳动,而出身在社会底层家庭的孩子米桃,在原生态家庭的错误引导下,“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孩子的思想意识里怎么还可能去尊重出身底层的劳动者?
        艺术源于现实生活。纵观我们的家庭教育,几代人对孩子的过渡溺爱,把他们捧在手心里,个个是“长公主”“小王子”,劳动教育已经严重缺失,孩子们养尊处优,他们得来的东西太容易,所以不会好好珍惜。就比如,现在的孩子学习没有主动性,也不够勤奋,似乎都是家长们在推着走,甚至是逼着学。回想我们那会儿,家里穷得叮当响,吃不饱,穿不好,每天放学就帮着家长干农活,上学精神十足,求知欲极强。所以啊,对孩子的劳动教育不仅是学校的教学任务,更是家庭的教育任务。
        在我多年的班主任教育工作中,经过不断探索实践,初步总结出六个教育策略,家校结盟,优化劳动教育方法,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家校统一思想,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
        观念不转变,一切白费力。学校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新时代好少年,重视素质教育,而家庭教育就要跟得上,不能扯后腿,孩子在学校是这样教育的,在家里又是另一套做法。如何统一思想呢,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呢?从以下几方面去做,收效甚大。
        (一)教育好孩子,树立积极向上的劳动观
        教育的主角是谁?当然是孩子。所以,我在班级里常常教育孩子,要热爱劳动。并且把班级的劳动任务进行细致的分工,让每个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
        1.热爱劳动才最光荣
        每个人都要有这样的信念:爱劳动的人最光荣。从思想上转变懒惰思想,转变轻视劳动的思想,人人树立劳动最光荣的观念。教育孩子不仅在学校完成劳动任务,在家里也要积极劳动。
        2.劳动创造幸福生活
        幸福生活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在平常的教育中,结合学科教育要渗透这样的思想,不能让孩子养成好逸恶劳的习惯。
        (二)沟通好家长,转变家庭教育的劳动观
        1.热爱劳动的孩子才最美
        爱孩子不等于舍不得让他干活做事,恰恰相反,如果你爱他,就要让他学会劳动,否者会被离开你的生活所教育。我经常利用微信群表扬劳动中表现优秀的孩子,让家长们看一看,爱劳动的孩子有多美。
        2.幸福生活靠孩子去创造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家长有千般强大不如教会孩子自己强大。生活中往往有许多巨婴被生活教训,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家庭教育偏离正常轨道导致,我在家长会和微信群上,有意地去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劳动观。
        二、家校共商问题,制定适合的劳动计划
        每个学段的孩子能力不一样,因此,学校应该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制定科学的劳动教育计划,而且,还应该根据每个家庭的具体情况灵活修改计划,让计划更加切实可行。
        (一)孩子参与学校的劳动计划制定
        在制定前,应该广泛进行问卷调查、积极讨论、征求意见,让每个孩子都能参与到班级的劳动计划中来。
        (二)家长参与学校的劳动计划制定
        1.可以用调查问卷沟通
        让家长填写调查问卷,并且对学校和班级的劳动教育提出宝贵意见。
        2.可以制定有特色计划
        还可以让家长也给孩子订一份符合自家特色的劳动计划,也纳入学校对孩子劳动教育的评估中。
        三、家校共教知识,学习基本的劳动技能
        1.学校劳动课扎实学知识
        老师要精心设计教案,结合孩子自身的能力和实际需求,应该有计划地教会孩子基本的劳动知识与技能,这个过程应该是循序渐进的。
        2.家庭大平台学会用知识
        家长应该积极创造机会让孩子去施展自己的才能,比如:给孩子摘菜,洗菜,淘米,做饭,浇花,洗衣妇等等。不要担心他不会,也不要怕麻烦,实在弄不好再教一次,或者自己再收拾。
        3.家校结盟开展亲子劳动
        每年定期开展亲子劳动,比如:共同植树,共同弄水果拼盘,共同值日等等。
        四、家校共建关系,打造和谐的劳动环境
        (一)评价表建联系
        1.学校制定家长评价表
        比如:         
                        
        2.学生制定自己评价表
        比如:          
                 
        (二)营造和谐的劳动环境
        1.教师积极创造条件
        充分利用身边的资源,积极培养孩子的劳动技能。比如给班级的黑板出板报,给班级宣传墙设计标语,给学校宣传栏创作海报等等。
        2.学生自觉养成习惯
        习惯的养成很难,需要长期地坚持。因此,在班主任教育中,应该有这个观念,比如关于环保的习惯,可以引导孩子主动去发现校园里的事情,主动去做事。给小树浇水,给小花园除草,看见垃圾弯弯腰等等。当任务成为习惯,当责任变成习惯,还有什么活儿是事呢?
        3.家长自主参与教育
        当学校的劳动教育赢得了家长的认可,家长会自主参与到孩子的教育中来,起到良好的支持和鼓励作用。
        五、家校共育情感,培养积极的劳动美德
        (一)认真做事,勤奋劳动
        1.态度决定一切
        只有端正劳动态度,才能摆正劳动姿态,不攀比任何人,只要做最好的自己。
        2.情感培养美德
        只有热爱,才能做得好。所以,要让孩子热爱劳动,培养劳动美德。
        (二)精益求精,创造劳动
        每一份劳动成果都是来之不易的,在劳动过程中,应该积极引导孩子做事求精,不能马虎,在劳动中学会审美,学会创造,做一个有思想、有志向的劳动者。
        (三)无私奉献,献身劳动
        伟大的劳动者是为他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就像小蜜蜂,它的勤劳是为人们酿造甘甜的蜜。我们应该培养孩子崇高的劳动观,懂得为他人奉献自己的力量。
        六、家校共享喜悦,收获美好的劳动快乐
        劳动是快乐的,不仅体现在劳动的本身,还体现在劳动的成果。这份快乐是无价之宝,而在劳动的过程中,家长和老师往往是这份快乐的制造者和参与者。当孩子获得你们的赞叹和表扬,他们感受到劳动的价值,收获了劳动的快乐。而此时的你们,也会获得快乐。
        我们班级的劳动教育虽然取得了一点成绩,但是还要继续加强家校结盟,把孩子的劳动教育任务落实得更好。新时代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怎能是不爱劳动,不会劳动的人呢?我们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更应该明白这个道理,积极取得家长的支持与配合,努力把孩子培养成为健康的劳动者,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热爱生活,勇于创造幸福生活的人。
        
        参考文献:
        [1]晏红.家务劳动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7
        [2]赵忠心.热爱劳动最光荣.[J]幼儿教育.2007
        [3]《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
         作者信息:陈春,女(1980.6),汉族,江苏连云港人,本科,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